關將軍召五軍將領議事,最先到來的,是北軍主將關興。
“關將軍請徑自入內,鎮東將軍等候多時了。”
關興聞言,向前走了兩步,然後又有些猶豫地問了一句:
“其他人來了沒有?”
“稟將軍,沒有。”
“哦。”關興點頭,“那就好。”
說完,他便舉步邁入議事廳。
果見鎮東將軍正坐在主位上思索著什麼。
看到關興進來,正欲站起來,關興連忙伸手:
“哎,莫要如此,莫要如此!”
看看周圍確實無人,關興這才鬆了一口氣:
“三娘啊,你是鎮東將軍,按理說到了這裡,我應該向你行禮。”
“但我又是你兄長,此時沒有其他人,私下裡你應該向我問好。”
“不如這樣,我們扯平了,扯平,我自己找個位置坐,你也莫要客氣了。”
說著,關興一臉便秘般地尋了位置坐下。
鎮東將軍見此,微微一笑:
“阿郎去年不是想讓兄長出任司隸校尉麼?誰叫兄長不願意?”
其實軍中改製的時候,阿郎就建議兄長讓出北軍主將之位。
一是為了避諱,畢竟一個中都護府統內外軍事,兩個舅兄還掌握著南北軍,一個忠心小弟趙三千統領虎騎軍。
此三軍,可是拱衛關中絕對主力。
若非南軍主將姓張,中都護府上還有一位右夫人也姓張。
恐怕天子就是再仁厚,心裡也會忌憚不已。
所以鎮東將軍剛才對右夫人所說過的話,確實也是心裡話。
如果右夫人當真是完全站在中都護府這邊,才是拎不清。
因為這樣,隻會導致宮裡對阿郎起了真正的猜忌之心。
真到了那一步,阿郎與天子這麼多年建立起來的情分,隻會很快消耗殆儘。
宮裡那位想要扶持起魏延,以圖平衡,也就可以解釋得通了。
可惜的是,手段太過急切了些,魏延更是太不爭氣啊!
阿郎在改製之初,就曾建議兄長讓出北軍主將之位,出任司隸校尉,其實就是出於這個考慮。
司隸校尉相當於是司州刺史,可謂天下刺史之首。
比起在北軍擔任主將來,已經算高升了。
關興苦笑:
“那個時候,就想著改製後,好歹能領北軍再立些軍功,卻是沒有料到,這等事情,會來得這般快……”
鎮東將軍當然理解。
畢竟身為武將,誰不想在戰場上殺賊立功?
關興沉默了一下,又問道:
“三娘,你實話告訴我說,此次前去,可有把握?”
鎮東將軍搖頭:
“兄長你也是領軍之人,當知道陣前之事,哪來的十足必勝之說?”
“不過我在陛下麵前保證河東不失,卻也是實話。”
“賊子在軹關引而不發,目的不就是想要牽製住南軍麼?”
“故而在我看來,他們想必也是顧忌大漢鐵騎之銳,所以不敢輕易進入河東平地,與大漢相爭。”
“隻不過上黨之地……”鎮東將軍沉吟,又再次搖頭,“上黨地形複雜,有利騎軍縱橫的平地,也有利步卒扼守的山地。”
“如果大軍真要進入上黨與司馬懿相爭,步騎皆進,就算是阿郎,隻怕也不敢說自己能有十足把握。”
關興聽到這裡,臉上不禁露出有些擔心的神色:
“我擔心的,也正是這一點,你領軍到了河東,若是明文未至,千萬要小心,不可冒進。”
鎮東將軍卻是從關興的話裡聽出了另外一層意思,隻見她眉頭一挑:
“阿兄這個話,是什麼意思?難道這一次你不欲與我領軍同行?”
關興歎息:
“三娘此去,可以說,是要把整個中軍都帶走了,再加上後麵明文肯定也是要趕過去的。”
說到這裡,他下意識地看了一眼外麵,然後這才繼續說道:
“到時候你們夫婦領中軍在外,對外軍又有節製之權……”
關興不知怎麼說下去,又沉默了一下:
“你當也知道王翦領秦國全國之兵征楚故事。”
有些話,點到為止。
夫婦倆,忠心小弟,幾乎不受限製的兵權,太原北邊的平城還是食邑……
真要有心,重新立山頭那就是輕而易舉的事。
雖然說自己這個舅兄可能講不上什麼排麵,但留在長安,好歹也算是個態度吧?
鎮東將軍默然,然後點了點頭,緩緩地說道:
“阿兄考慮的也有道理。”
她看向關興,又問道:
“阿兄不是一直盼望著領軍建功麼?這一次,說不定是個好機會,阿兄就這麼甘心放棄了?”
“依我看來,阿兄就算是想要從北軍中抽身退出,那打完這一仗再退也不遲。”
關興搖頭:
“算啦,話雖這麼說沒錯,但做人做事,又何須太滿?”
“這一戰若是贏了,那我恐怕就不能在短時間內從北軍中抽身。”
哪有打贏了仗反而要換將的道理?
就算是不考慮將領本人的意見,難道還不考慮底下將士的意見?
“而若是敗了,咳,當然,我自然是不覺得大漢會敗。我的意思是說,假如啊,假如真事有不諧,那我豈不成了領軍無能,被迫離開的人?”
關興少有令名,在關家在蜀地被人嫌棄的時候,仍是一直受到丞相的看重,並不是沒有原因的。
關興把話說開,仿佛終於放下了心裡的石頭,他搖了搖頭:
“以前我還一直不服氣,畢竟你是女兒身,又嫁了人家,就算是頂了一個關索的名頭,但振興關家之事,終究還是得讓我來才是。”
“哪知道現在看看,世人隻知關家四郎之名,卻未聞關家還有一個關興。”
“這軍中啊,我是比不過你了,倒不如及早抽身,立足朝堂。”
“以後我們兄妹二人,一文一武,也算是大漢關家的一段佳話。”
鎮東將軍心裡的滋味本來還有些複雜,哪知聽到最後,卻又忍不住地笑了出來。
“阿兄能看得開,小妹倒是不好再說什麼了。卻不知阿兄這一次不打算前去,又讓何人領北軍?”
關興既然早就在考慮這個事情,自然是所決定:
“平北將軍馬仲華即馬岱,借超?三國誌所載,南北二軍初建時,本就有西涼軍老卒。”
“雖說這些年已經不剩幾個了,但南北軍能建起來,馬家從涼州帶過來的那點騎卒,起了不少作用。”
“現在馬仲華是北軍軍中司馬,讓他領軍隨你前往河東,正是合適。”
“唔,平北將軍嗎?”
鎮東將軍沉吟了一下,目光閃了一閃,最終是緩緩地點了點頭:
“倒也是個好人選。”
之所以說是個好人選,不僅僅是因為馬岱軍中老人的身份。
還因為馬岱的身份。
斄鄉侯即馬超之女馬氏,嫁給了安平王即劉禪之弟劉理。
而趙老將軍的妻室,正是寵愛趙三千的趙馬氏。
很明顯,馬岱是個多方都能接受的人選。
就在這時,隻聽得外頭侍衛喊話:
“虎騎軍趙將軍到!”
兩人抬頭看去,趙廣正腳下生風地進入議事廳。
趙廣得知自己這一回能領軍出征,本來滿臉的興奮之色,走路都恨不得要飛起來。
但他一看到主位上的關將軍,就如同被人揪住了後脖頸:
“末將拜見鎮東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