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覺到馬田屢次看向自己,陸遜有些奇怪地問道:
“先生可是有話要說?”
馬田一驚,生怕對方看出自己的心思,連忙咳了一聲:
“咳咳,確實是有話欲對上大將軍講,隻是不知合不合適。”
陸遜笑道:
“先生幫了吾這麼一個大忙,有話但請講就是,何須拘束?”
馬田左右看看,攻入城中的吳國將士,早就爭先恐後地跑去搶掠,生怕慢人一步。
此時跟在身邊的,都是陸遜最信任的親衛。
“上大將軍攻破襄陽城,乃是一件大喜事,可是吾陪上大將軍入城以來,發現上大將軍麵容偶有憂色,這是為何?”
陸遜似乎是沒有想馬田在這種情況下,竟然還能如此仔細觀察到自己的心思,他深深地看了一眼對方,並沒有立刻回答。
看到陸遜的神情,馬田連忙說道:
“是田孟浪了,不該問上大將軍這等問題……”
陸遜臉上的喜意已經散去,隻見他擺了擺手,略有歎息:
“此事沒有什麼不能說的。”
他頓了一頓,目光看向東邊,好一會,這才聲音低沉地說道:
“吾在西邊雖取得大勝,但建業那邊,卻是有國喪明嫡之殤啊!”
“若是可以,吾寧願拿這個襄陽城,換取太子殿下的健康無事……”
馬田聽到這個話,差點被自己的口水嗆著。
方才我還想著幸好吳國太子是個短命鬼呢!
心裡想著,馬田臉上亦是換上了一副惋惜而略帶悲傷的神情:
“吾久在江東,亦曾與太子殿下有數麵之交,太子殿下愛人好善,有茂美之德。”
“太子殿下早逝,江東失賢明儲君,非百姓之福啊,惜哉,惜哉!”
連連歎息之下,馬田又安慰陸遜道:
“不過吳主子嗣甚眾,聽聞皆是出眾之輩,想來定能再擇賢而立。”
陸遜長長地一聲歎息:“希望吧……”
他與孫登同守武昌數年,兩人雖是君臣有彆,更彆說年紀相差甚遠,但卻算得上是意氣相投。
陸遜視太子為明君,孫登視陸遜為賢臣。
沒想到……唉!
陸遜再次歎息,也不知道,陛下會立誰為太子?
馬田所言的陛下子嗣皆出眾之輩,實不過是安慰之語。
在陸遜看來,觀諸皇子,能與太子相比者,竟無一人。
這才是他心裡的愁鬱所在。
隻是這個話,自然不能與馬田說。
看到陸遜失去了說話的興致,馬田對此時襄陽城內發生的事情也沒有什麼興趣。
他對著陸遜拱了拱手:
“上大將軍,此間事已了,吾隻怕亦不能再久留,不日將要帶學生們回大漢,還請上大將軍允許。”
孫權幾個月前從合肥退回,隨軍的學生們亦跟著返回建業。
孫登的病逝,建業城雖然沒有大亂,但馬田這幾年來,交遊廣泛,又豈會察覺不到建業已經是暗流湧動?
所以他打算就立刻帶著學生們返回大漢。
誰料剛到荊州,恰逢陸遜圍攻襄陽。
同時關中,準確地說,是中都護送來密信,正好涉及陸遜與襄陽。
馬田權衡一番後,決定利用學生們的身份,幫忙打探一番。
同時相比於孫權攻打合肥,陸遜這位上大將軍斷絕漢水,圍攻襄陽的含金量顯然更高。
學生們能更好地近距離觀察吳國水軍的水戰水平。
馬田自不會錯過這個好機會。
果然,在此役中,學生們不但能看到吳人水軍如何作戰,還能看水軍戰艦之間,是如何協調的。
甚至在馬田拿出拱橋槍後,學生們還能登上吳人的最核心戰艦長安號,協同吳人作戰。
可以說,在此役中,是收獲滿滿。
雖然他屢次小心試探與查探,也沒能確認陸遜究竟有沒有與司馬懿勾連。
但此行的目的,也算是完成了大半。
是到了撤退的時候。
倒是陸遜,聽到馬田辭行,臉上竟是有些不舍之色:
“先生這就要走了?”
“某奉朝廷之命,領學生至江東習操船之術,如今已有數年矣,是該到了回去的時候了,豈敢耽擱?”
陸遜執起馬田之手,真誠地說道:
“先生助我攻破襄陽,我還沒有好好道謝呢,若是就這麼讓先生走了,那豈非顯得我太過寡情?”
馬田哈哈一笑,態度卻是瀟灑:
“上大將軍剛破襄陽,漢水之北,仍有強敵,不知還有多少事情等著上大將軍去處理呢。”
“若是因為田一人之故,誤了上大將軍的大事,那就真是死罪亦難贖也!”
“道謝之事,吾且先記在心裡,待上大將軍有空,吾再來討要。”
看到馬田都這麼說了,陸遜自然也不好再說什麼。
何況對方說的也是事實。
攻破襄陽僅僅是開始,如何善後,也是一件大事。
陸遜看向襄陽城的街道,已經有滿臉興奮的吳軍將士拎著大包小包的東西,從民宅裡出來……
他的眉頭一皺,終是不好再過多挽留。
馬田再次拱手:
“那某就先告退了。”
轉身,正好看到不遠處的羅憲和傅儉兩人,正探頭探腦地看向城裡,同時似乎還在指指點點。
馬田走過去,揮了揮手:“走了,有甚好看的?”
二人撇了撇嘴,一臉的不屑:“不看就不看。”
待離開一段距離之後,馬田這才放緩了腳步,問道:
“有什麼想法?”
“什麼想法?”二人麵麵相視,有些疑惑。
“我是說,你二人對吳人在襄陽城的做法有什麼想法?”
“世人皆詬言曹賊屠城,依我看,那吳人劫城也沒什麼兩樣,二者皆可謂賊是也!”
傅儉搶先答道。
他的大人,是死在吳狗手裡,自然不會對吳人有什麼好感。
就算是被派到吳國求學,他也不會因此而改變自己的看法。
相比於傅儉有些個人化的看法,羅憲倒是更客觀一些:
“吳軍諸營精銳多是將領部曲為主,對外作戰,隻喜劫掠百姓子女財帛,而攻城野戰卻是不力,韌性不夠。”
“故而就算是明知破城之後劫掠會留下後患,陸遜亦不得不按軍中諸將之意行事。”
“由此可見,吳軍諸營之間,協調不足,有各自為戰之嫌。以小觀大,吳國難成大氣。”
馬田一聽,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