罵不出來,然後就直撲上去,似乎是想跟石包拚命。
隻是年歲已高的馮太公,血氣儘衰,又如何是石包的對手?
但見石包一伸手,便把馮太公拿住,笑道:
“馮公,你這可是行刺?行刺朝廷官員,可是犯死罪的。”
馮太公慘然一笑:
“死罪?現在馮家如此境地,皆是老夫湖塗所致,老夫如今與犯死罪又何區彆?”
看著馮太公麵如死灰,失魂落魄的模樣,石包卻是輕笑:
“馮公言下之意,看來是承認確實知道馮氏一族中,有人附逆了?”
馮太公顯得有些追悔莫及,麵對事實,他不得不承認道:
“沒錯,族中有人助逆一事,老夫確實知情。”
說著,他抬頭看向石包:
“事到如今,老夫也沒有什麼好隱瞞的,他們舉事之前,老夫是提前知道消息的。”
“甚至可以說,族裡有人欲行助逆之舉,老夫是默認了的。”
“助逆之人已逃往他處,將軍若是想要追究,且就追究老夫吧!”
馮太公盯著石包,眼中露出些許的譏諷之色:
“反正老夫也活了這麼久,該享受的,也早就享受過了,何懼一死?”
聽到馮太公一心求死,就連一直低頭做記錄狀的年青學子,都忍不住地轉頭看過來。
誰料到石包再次輕笑,聲音越發地柔和起來:
“馮公這是要激我麼?”
“豈聞激人求死?”
石包看到馮太公如此模樣,反而是哈哈大笑起來。
“馮公真是好算計!附逆的人跟著魏賊跑了,留下來的人裡,又有馮公主動站出來承擔罪名。”
“如此一來,輕則馮公一人受罪,重則最多不過是連累貴府,至於馮氏其他人,仍能平安無恙。”
說著,石包亦是像馮太公那樣,眼中露出譏諷之色:
“馮公,我之言,對也不對?”
聽到石包的這個話,馮太公原本一心求死的澹然模樣,登時就消失得無影無蹤。
他猶如被捅了肺管子一般,嘶聲大叫起來:
“你胡說!”
石包看著馮太公的激烈反應,含笑不語。
見到石包的笑容,再想起前幾日此人在大街上,亦是對自己這般笑。
馮太公心裡不由地就是發寒,隻聽得他顫聲道:
“石將軍果真欲行株連之事乎?”
石包仍是笑而不語。
“石將軍,我馮氏一族,與你近來無怨,往日無仇,你為何竟是連一絲活路都不願意給吾等?”
馮太公看到石包仍是神色未變,眼中不由地露出絕望之色:
“石將軍如此行事,難道就不怕將來被人攻訐?”
天子未曾下令,臣子就私自行株連之事。
此等行為,將來說不得就會成了僭越之事。
聽到這個話,石包終於開了口:
“馮公言重了,大漢向來重律法,株連之事,吾豈敢私自行之?”
重法依法,乃是丞留下來的規矩,石包豈會不知道這一點?
“馮公莫不是忘了,我曾經說過,不會放過一個壞人,也不會輕易冤枉一個好人。”
但見他悠悠地說道:“馮氏一族,有多少人牽連其中,那得看最後清查的結果。”
“所以啊,”石包湊近了馮太公,緩緩地說道,“馮公你最好回憶一下,想想馮氏究竟有沒有忠於漢室的人。”
“也免得你們馮氏一族,就此徹底沒落,再無起來的機會,對吧?”
馮太公渾身顫抖著,張了張嘴,終於再也說不出話來。
馮太公府內被掘地三尺。
府外,則早已是流言滿天飛。
不少人家皆是惶惶不安。
聽說,那天當眾揭發馮氏的不知名熱心百姓,最終得到了官府的獎勵。
聽說,還是聽說,因為此人不想暴露自己,所以把獎勵的田地折算成錢糧,竟然也被允許了。
不少人都在打聽這位不知名熱心百姓——特彆是那些與馮氏往日有聯係的——可惜官府守口如瓶,竟是隻字不提此人的名字。
如果說,石包在長子城當眾的宣言,可喻“城門立木”。
那麼某不知名熱心百姓之事,則算得上“徙木立信”。
一時間,此事被炒得沸沸揚揚。
那些豪族,這些日子以來,如芒在背。
因為有不少目光,總是或在明裡,或在意裡,有意無意地打量著他們。
“怎麼辦?再這樣下去,怕是那扒皮惡狗還沒找上門,我們自己族中的人就首先受不住了。”
某個大院子裡,有人滿麵焦慮。
“再等等吧?”有人遲疑地說道,“現在誰也不知道,那惡狗的胃口有多大……”
話未說完,就有人搶道,“還等?那惡狗都把馮太公府上都抄了!他的胃口有多大,難道還看不出來嗎?”
也有人不耐煩地回答:“不等?不等你有什麼辦法?就算看出來又如何?”
難道還想要舉兵造反?
沒看到連魏國的那些賊兵賊將,看到漢軍過來,直接就跑了?
更有人歎息:
漢國……什麼時候,已經變成了這副讓人看不懂的模樣?
在此之前數百年以降,不管姓曹還是姓劉,稱魏還是稱漢,世卿世祿也好,察舉征僻也罷。
誰想要當天子,不都得從大姓裡選賢才以輔左治國?
若不然,難道要靠那些泥腿子嗎?
更始帝劉玄是個什麼下場,劉禪就不能好好看看,吸取教訓?
特彆是後漢兩百餘年以來,官府想要穩定地方,不都得依靠他們這些鄉賢?
像現在扒皮惡狗的做法,簡直就是比更始帝時還惡劣!
賤民就是賤民,毫無見識,不知何為治民。
有人在角落裡怯怯地低聲說了一句:
“那日石將軍好像說過,隻要主動前去投桉,可酌情減罪?”
聲音很低,但卻是讓所有人都沉默了下來。
良久之後,有人有些底氣不足地說道:
“吾等又沒附逆,投什麼桉?這不是自投羅網麼?”
“說不準?看看馮家,馮太公當時也沒在明麵上助逆,是另一支族人乾的,現在能逃得掉麼?”
“知情不報,好像是與附逆同罪吧?”
“知,知情?我們肯定不能知情啊!”
“你這不是把石扒皮當傻子了?”
“那,那就知一點?”
“對,知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