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大司馬轉頭看去,右夫人亮晶晶的目光也看過來。
他甚至可以感覺到右夫人那火熱的氣息噴在自己的脖頸處。
良久之後,馮大司馬這才長長地吐出一口氣,喃喃地說道:
“司馬懿,好大的手筆,他這是想要禍水東引啊……”
右夫人聽到這個詞,不禁讚許點頭:
“禍水東引?阿郎這個詞不錯,妾本還想著是說移禍江東,禍水東引倒是要貼切得多。對於司馬懿和曹爽來說,我們的確就是禍水。”
左夫人鳳眼微微眯起,“我們一旦拿下了洛陽,曹爽恐怕就要難受了,看來司馬懿這是不想再為曹爽遮擋了。”
洛陽是舊都,如今被司馬懿拱手相讓,大漢要不要?
要了的話,麵對坦蕩無阻,大漢鐵騎可以隨意縱橫的平原之地,大漢是先易後難,拿下山東之地,再揮師渡河北上。
還是強行忍住近在咫尺的巨大誘惑,先難後易,先強渡大河,強攻太行,拿下河北。
然後再與東吳平分山東之地?
“他這何止是不想為曹爽遮擋啊,簡直就是想要拿曹爽給自己拖延時間。”
右夫人此時也看出來了,上前兩步,伸了手指,指了指河北之地:
“大漢要是先拿山東之地,那麼他就可以有時間進一步收攏河北人心,甚至可以借機收留逃避戰亂的山東大族。”
要不是說三個臭裨將,頂上諸葛丞相呢?
馮大司馬此時也是興趣盎然,湊上去說道:
“不止,依我看來,若是我們當真先拿山東之地,那麼司馬懿隨時會在大軍背麵伺機而動,讓我們不敢儘施全力。”
“但若是先拿河北就不一樣了。曹爽這個家夥,說不定還會拍手稱快。”
相比於左右夫人,馮大司馬有一點優勢。
那就是對曆史脈絡的先知性。
雖然現在這點優勢,越來越小,但對曆史著名人物真正麵目的了解,卻是仍有著他人所不具備的優勢。
不管司馬懿對洛水放屁拉低了華夏政治鬥爭道德底線這個事情有多惡劣。
但在洛水放屁以前,誰能知道司馬懿會這麼卑劣?
這至少說明,在大局方麵,司馬懿的目光,比曹爽要受世人肯定。
左夫人聽到馮大司馬這個話,不置可否:
“其實如果我們先河北再山東,曹爽就算是有心,恐怕亦是無力向北支援。”
說著,她點了點地圖上不存在的東南之地:
“隻要我們一旦東進,東吳絕不可能坐視而不為所動。”
“若是曹爽敢妄動,以陸遜之能,必定會有所動靜。”
右夫人接口道:“而且,曹爽已經被陸遜算計過一次,丟了襄陽,恐怕也會心有忌憚,不敢輕動。”
揚州需要重兵布防,這自不必說。
丟了襄陽之後,南陽西北有漢軍,南邊有吳軍,同樣是需要布重兵加以防守。
再加上若是洛陽落入大漢手裡,曹大將軍真可謂是三麵皆敵,隻能一麵朝大海,靜待春暖花開了。
“好算計,真是好算計!”
馮大司馬忍不住地附掌而笑。
三人商議到這裡,馮大司馬自認為,已經算是把司馬懿的謀劃弄清楚了。
“這司馬老匹夫,當真算得上是一個狠人。”
怪不得在曆史上能奠定司馬氏晉王朝的基礎。
你不能說他沒有才能,更不能說他沒有謀略。
“就是手段太過卑劣了些。”
雖說是敵國之人,右夫人臉色仍是有些不好看,仿佛被司馬懿惡心到了:
“若是此老賊當真是存了這般打算,那就委實讓人不齒。”
馮大司馬看了右夫人一眼,輕笑一下,沒有說話。
四娘啊,你那是沒有看到此老賊在原曆史上高平陵之變後的所作所為,那才真叫讓人不齒。
“世家嘛,多是自私自利,為一己一家之私,國尚可不顧,作出此等舉動,一點也不出奇。”
前漢軍中,多是良家子,有家國之念。
軍中兵卒猶然如此,可想而知當時的社會風氣。
朝中大臣自然是多有天下之念。
到了後漢,乃是依靠豪強地主才取得了天下,待豪強轉變成世家……大而不能倒啊!
不但不能倒,而且還要趴在國家身上不斷吸血。
再加上劉氏皇帝自己不斷作死,還想指望那些人有國家天下之念?
不落井下石,不,能少吸口血就算是有良心了。
“那依阿郎之意,我們要不要現在就取洛陽?”
“取啊,送上門的好事,為什麼不取?”
馮大司馬理所當然地說道,“若是不取,此事一旦泄露出去,那就真是把我這個大司馬架在火爐上烤了。”
左夫人麵有擔憂之色:“依妾之見,司馬老賊,就算是讓出了洛陽,亦同樣是把阿郎架在火爐上烤啊!”
“取了洛陽,日後是不是還得先取山東?如此一來,豈不是遂了司馬懿之意?”
不取洛陽,到時候朝野不知有多人要罵馮大司馬為一己私利,暗通賊子。
再加上現在的名聲,說不得後世那些文人的騷性,多半是要繪聲繪色地編出個馮太師大奸臣為禍季漢朝野的故事。
但取了洛陽,不先取容易拿下的山東,而非要強攻險隘欲向北,同樣會有人跳出來,罵馮某人有通曹爽的嫌疑。
“恐怕還不止。”
右夫人想到了什麼,提醒道,“阿郎莫不成忘了河東並州那些大族?他們可都是等著在山東那邊種棉花呢。”
在山東種棉花,現在就是吊在這些大家族麵前的一根胡蘿卜。
大漢幾次府庫見底,都能讓他們心甘情願地掏口袋,靠的就是這根胡蘿卜。
若是馮大司馬棄山東而向北——到時候可能還要他們再掏一次錢——這些人妥妥要跳腳罵娘。
馮大司馬多半要被罵成千夫所指。
對此馮大司馬卻是一臉的輕鬆寫意:
“怕什麼?真到了那個時候,先東再北還是先北再東,又不是由我決定。”
兩位夫人聞言,頓時就是一怔。
你可是大司馬,錄尚書事還都督內外軍事,不是你決定,是誰決定?
“陛下啊!”馮大司馬理直氣壯地說道,“大漢向東之日,就是統一天下之時,這等大事,自然是要陛下做決定的嘛!”
不動兵戈就能收複洛陽,全部收複大漢舊都,這等露臉的大好事,足夠劉連襟在宗廟裡大吹特吹了。
怎麼?
好處你占了,黑鍋你不背?
簡直是豈有此理!
“待我這就進宮與陛下商議一番。”
馮大司馬慢條斯理地起身,一甩袖子,走了出去。
哼哼,司馬懿,以爾那等小人胸襟,焉知大漢君臣之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