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八章 老和尚和小和尚(2 / 2)

修行在大宋 沐飛塵 4953 字 11個月前

“少林寺智通大師遠道而來,是我書院怠慢了。”安溪大宗師與柳雲天大宗師頷首合十,不知何時來的。

老和尚坐著回了一禮,道:“果然一進這汴京城,就逃不過你們的法眼啊,一彆多年,二位大宗師彆來無恙啊。覺遠,還不見過安溪大宗師和柳雲天大宗師。”

“小僧覺遠,見過安大宗師、柳大宗師。”小和尚恭恭敬敬的行禮。

“覺遠小師父好。”柳雲天笑道:“覺遠小師父年紀輕輕便入了秋境,三個月前的天龍寺之戰,更是打的天龍寺年輕輩毫無還手之力,智通大師這師父當的,勝過我等許多啊,佩服佩服。”

“柳宗師就彆笑話老和尚我了,覺遠天資少林第一,你哪是在誇我,你這是在笑我揀個大便宜嘛。”老和尚嗬嗬笑。

一番寒暄,安柳兩人便領著一老一少往青天閣走去。

天下禪宗有三,少林寺、天龍寺,廣目寺。三百年前,少林是禪宗執牛耳者。可從兩百年前開始,禪宗開始呈三足鼎立的局麵。這幾十年少林為尊,下個幾十年天龍為尊,又下個幾十年廣目為尊,再下個幾十年或許誰都壓不住誰。如此風水輪流轉明年到我家的轉到現在,近年來又是三派勢力相差無幾的平衡局麵。

三個月前,覺遠小師父在初升秋境後,便孤身來到天龍寺講法。以一敵眾,舌綻蓮花,最後說不過覺遠惱羞成怒的天龍寺眾年輕僧人一擁而上,卻被覺遠輕描淡寫打的落花流水。此一戰,天龍寺顏麵儘失,少林寺風頭大盛。

得勝歸來的覺遠卻被方丈大師關了禁閉,理由是六根不淨。先是被拖到戒律院打了幾十戒杖,而後送去後山麵壁了一個月。麵壁一個月,恐怕也就是覺遠,換年輕輩裡任何一個僧人,估計坐不到一個月就得暈厥過去。不過覺遠小法師反而在這一個月裡,從孟秋境升到了仲秋境。其實禪宗本沒有境界之分,但修為高低自然是有的,出了麵壁洞後,師父智通大師高興的立刻跑去報告住持,住持自然心裡高興,但表麵上告誡智通,出家人不要總在意境界高低,要誠心修行。

雖然被懲罰了,但這並不影響一戰成名的覺遠小法師在眾禪宗弟子心中的地位。覺遠也被視為智通法師衣缽的繼承者。

智通法師,是少林寺的第一人,是少林寺的招牌,在近幾十年禪宗大宗師層出不窮的激烈時代,他以一人之力,扛起少林寺的招牌。

誰能想到,這一老一少衣著破舊甚至是破爛的兩個和尚,幾乎可以代表著少林寺,竟然同時出現在了大宋京城。百姓們若是知曉,那定然是沿街膜拜,雙手奉上香火錢。

來到青天閣的宴客廳,安柳兩大宗師自然是親陪,而且還叫來了夫子的二弟子淩雲,專門作陪覺遠小法師。

淩雲與王輕鴻不同,王輕鴻像春天夏天,時而溫柔時而濃烈,認真做起事來什麼都不顧了,隨性起來跟誰都稱兄道弟,恨起誰來立刻就要拚命,像春風像烈火。但淩雲恰恰相反,淩雲像秋天冬天,蕭肅、理智、冷靜,永遠像一塊沒有感情的冰。

夫子當然是不會來陪客的,夫子就像修行界的傳說,沒有任何門派宗屬的人會認為自己需要夫子親自接待,所有人都有這個自覺,哪怕是大宋的帝王,也會有這樣的自覺。

也不知夫子是怎麼想的,不派王輕鴻這個話癆,居然派淩雲這個經常與人話不投機就冷眼沉默的冰塊。不過淩雲有淩雲的優勢,淩雲辦事,不會出任何差錯,每一句話每一個表情動作,淩雲都能做到無懈可擊。

“淩雲,覺遠法師第一次來咱們書院,你陪覺遠法師出去走走看看。”

“是。覺遠師兄,請。”

“淩師兄請。”

淩雲在前半步,絕不多一寸絕不少一寸,時刻保持著半步的距離。領著覺遠往外走去。

“覺遠師兄遠道而來,可有教在下的?”兩人走到一片假山處,淩雲雙手合十行了一禮。

“不敢。不過小僧一路行來,途中見了一件事,心中有惑,還望師兄指點一二。”覺遠撓撓光頭,十幾天沒洗澡了,身上著實癢的很,但又不敢扭,畢竟淩雲師兄的氣場太過於肅然了。

“覺遠師兄請賜教。”淩雲微微頷首,而後恢複挺拔的身姿,雙手背負,眼睛平視前方,從鼻子到胸口到腳尖絕對是一條直線,不會有絲毫晃動。從任何角度看去,淩雲都像一座八麵來風自巍然不動的大山。 新電腦版大家收藏後就在新打開,老最近已經老打不開,以後老會打不開的,請牢記:網,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