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他再厲害、再富貴,隻能說明他自己足夠努力、有能力。但,若他能影響身邊的人,讓彆人也變的更好,更強大、富貴,那就極為難得了。
論語中有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道德經中有言,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儒道兩家典籍裡的這兩句話,說的都是同樣的此理。
但世上這種人是極少的,開宗立派者,往往都是這類人,他們不僅自己站的足夠高,而且努力幫助他人往高處爬。
而任何門派,其實都是在不斷重複這樣的流程。這一代執牛耳者,培養下一代接班人,一代傳一代,繼續往複下去。
武當山這代掌教和大真人們,每日做的就是這樣的事。
就拿王重陽來說,儘管王重陽有十年的光陰,被感情所困,境界上不去,修行遇上瓶頸。但他並不因此消沉的不問山中山外事,他仍舊收了不少徒子徒孫,基本上每天都會給那些弟子徒孫開課。無論那哪位弟子有了想不明白的事,都可以直接去找他詢問解惑。弟子有了困難,亦可以找他求助。
雖然是師父師祖,但他王重陽卻更像是山下村子中那學堂裡的先生。
陳樂天問過王重陽,在武當,你這個天下聞名的王真人,為什麼徒子徒孫們看到你都不怕你?反而願意與你說話與你親近?這恐怕不是禦下該有的態度?
王重陽笑說,咱們武當不是朝堂,不是綠林黑幫,人人都是一樣平平凡凡的,你願意來修道,我們歡迎,你不願意,我們不勉強。
有道緣,咱們就結為同門、師徒,沒有道緣,咱們就各過各的。
誰也不用臣服誰,誰也不要誰臣服。所以根本不存在你說的‘禦下’這個東西。
陳樂天在武當的這月餘,學到了太多太多東西,也見識到了過去在軍伍中、在汴京城中沒見過的人和事。
他這才明白安柳兩師的用心,也很感謝他們的栽培。他決定日後回去了,好好去跟兩位大宗師道聲謝,尤其是對柳師,一定得好好表達下自己過去所犯錯誤的愧疚之情。
柳師是那種很容易恨鐵不成鋼,看到弟子丁點的小錯誤,都想要暴打一頓以助其改正錯誤的老師。所以以前,總是挨柳師揍的陳樂天,心裡有怨氣。
可是在武當山的修行,讓他徹底沒了怨氣。
“在你長大以後,還願意不怕得罪你,願意在你犯錯時,狠狠教訓你的人,都是你真正的老師。”這話是已故去的爹爹說的。
當時陳樂天還小,隻覺得爹爹說的這話不一定就是對的?後來才發現,這話說的太對了!
在疆場上,被敵人在身上刻下無數道傷疤後,他終於明白,那都是敵人的教訓啊!那都是敵人在教他保命之道啊。
每受一次傷,他就更強大一分,每一次從鬼門關前轉悠一圈再回到陽間,他下次就能多撐片刻,多殺一個敵人。這樣的敵人,不是老師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