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的好處顯而易見,但除了考舉做官以外,似乎又不得其用。
當然了,這是站在大多數人老百姓的立場上所看到的。
若是站在許逍這樣的大真人立場,就完全不是那回事了。
三奶奶眼中的讀書,與許逍眼中的讀書是不同的。但他們這兩種人都認同,讀書是非常非常好的。前者所認為的好,是讀了書就不會想著去賭博了,聖人不是說過嗎,耕讀傳家。而後者所認為的好,是既有讀書人所知的黃金屋顏如玉,也能培養出當權者所需要的人才。
作為當歸村輩分最高的,三奶奶已行將就木,老邁之身,最掛念的,還是希望在當歸村能有個學堂。不再需要跑那麼遠,讓孩子們都能在家門口讀上書,能從村裡走出個讀書人。
那官辦學堂實在是太遠了,幾個村子,唯獨離當歸村最遠,不過也難怪,因為方圓百裡就他們這幾個村子。
從天空俯瞰下來,方圓百裡之地,當歸村獨處於圓的邊緣,而另外幾個村子,則集中在圓的中心。因此,這怪不得官府,官府隻能就著人數更多的村子來建學堂。
許逍忽然站起來,俯身在三奶奶的耳畔大聲道:“三奶奶您放心,我這就去找村長,想辦法給咱們村建個學堂。”
三奶奶看著許逍大踏步而去的背影,摸摸狗娃和牛娃的頭,蒼老如老樹皮般的臉上暈出笑意,喃喃道:“小許是大人物,大人物對咱們小小的村子這麼上心,這是天降福氣啊。狗娃牛娃,你們記著,以後無論你們是出去了還是沒出去,是成了大人物還是依舊是小人物,都不要忘了你們許爺爺,要報答他,知道嗎?”
狗娃和牛娃也不知有沒有聽明白,但報答這個詞他們還是懂的,兩人都點頭齊聲道:“三奶奶你放心,許爺爺是我們的恩人,我們不會忘的。”
許逍找到村長,召集起村裡的老者和每家的家主。
眾人在祠堂裡集合。
許逍把著年過七旬的村長胳膊,對眾人道:“各位父老鄉親,老兒我今日有件重要的事要跟你們說。”
“但憑恩人吩咐,我全村老小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對,上刀山下火海,皺下眉頭我們就不是英烈的後人!”
“恩人請說。”
...
百姓群情激奮,如同許逍馬上就要他們造反似的絕不回頭。
許逍擺擺手,道:“恩人兩字再也休提,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是我輩修行者的本分而已。是這樣的,我想……在當歸村建個學堂。方才我已與村長老哥說過了,村長也是很讚同的,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眾人都愣住了,辦學堂?他們不是沒想過啊,辦學堂所費頗大,二十多年前,他們村沒發生變故時,就商量過大家一起出錢籌建學堂,但當時家家戶戶糊口尚且艱難,哪還能拿得出多餘的錢來辦學堂啊。到了後來,賭坊進村,十有五六的家主都成了賭坊的常客,日子都過不了,就更彆談什麼辦學堂了。
現在許恩人又提起辦學堂?家家戶戶也還是拿不出錢啊!
一個頭發胡子全部發白的老者站起來,拱拱手道:“恩人,有什麼想法您就直說,辦學堂是為咱們村好,我們都知道。您是大人物,您比我們明白事,比我們懂得多,您說的東西,我們雖然不懂,但隻要您說,我們就按您說的辦。大夥說是不是?”
村長揚起手道:“咱們大夥都聽恩人的。”
“對,我們都聽恩人的!”
眾百姓異口同聲。
許逍嗯了聲,道:“我聽村長說過,學堂的事,幾十年前咱們也籌備過,隻不過當時家家戶戶都不富裕,拿不出多餘的銀錢。而現在,害人的賭坊散掉才一年而已,我想,家家的境況比之幾十年前,恐怕還要更糟吧。官府辦的學堂,又離咱們村太遠,讓孩子天天花半天的時間來回,也確實有些浪費時間。但是,咱們村要想過上好日子,想要繼承先烈的精神,唯一的路還是得讓孩子們讀書,這樣,建學堂的錢,我來出...”說著,許逍從懷裡摸出一遝銀票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