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在第八日的中午船到達成都城的渡口。
四人四個侍衛一共八人下船,雙腳踏上岸的踏實感非常不錯。
“這可是頭一回來成都,看看這芙蓉城到底是怎麼個讓人忘記回家的。”陳樂天邊走邊道。
成都的城牆跟京城比,至少矮了一半,而且厚度也不及京城的一半。
從這點上可以看出,成都這個地方的君王,向來就沒有什麼好戰的意識。
不過民間有說法,說是曆來蜀王就是專門用這種法子來讓彆人興不起攻城的興趣。
或者換種說法是,因為成都城門容易攻破,所以乾脆每次滅蜀都把蜀國當做最後一個攻破的國家。
而到最後,說不定就不戰而降了。
就像當年九國爭霸末期,先帝的馬蹄踏遍八國王庭,最後除了幾個沒有花大力氣吞並的意義,其他的全部吞並後,隻留下個蜀地。
然後蜀王直接獻地投降,這場投降,直接就讓蜀地成了爭霸後期唯一沒有遭受刀兵之禍的國家。
“成都的城牆要那麼高那麼厚做什麼?已經是陛下的了,防誰?”
這是蜀王在第一次在蜀地接見大宋帝王時,麵對大宋帝王的疑問說的話。
而後當時的大宋帝王笑著說:“道家之道,無為而無不為,在你這淋漓儘致啊。不過話說回來。真到了國家危亡到那種地步的時候,你這成都城再高再厚也擋不住兵馬啊。”
蜀王深以為然,蜀地眾舊臣也深以為然。
陳樂天站在成都城門前抬頭望了半晌,忽然籲口氣:“咱們要引以為戒啊,不要忘了曆史的教訓!入城。”
眾人入城後,映入眼簾的是繁華的長街。根據陳樂天之前在地圖上看到的,這條路直通蜀王府和總督府。
先到總督府,然後再往前儘頭就是蜀王府。
其實從建築格局上來說,總督府和蜀王府完全不可相提並論。蜀王府就是原來的蜀國皇宮,絲毫沒變。而總督府隻是後來興建的府衙而已,比一般縣衙大個兩三倍而已。
成都百姓們有個諺語是這麼說的,蜀王府不見邊,總督府扔個石頭就到角。蜀地事,決於二府,誰也不怕誰,誰也不聽誰。
這個諺語就很好的說出了蜀王府的大和總督府的小。
不過陳樂天現在暫時先逛逛,不著急著去總督府告狀。好不容易來一趟這錦官城,一定要好好看看。
進成都城門走了不到半裡路,陳樂天就被路旁邊一家書店給吸引了。之所以吸引他,是因為招牌實在是做的亮眼。
正常的書店起的名字都是很有書香氣的,比如說華亭,書苑之類的。但是這家書店叫金戈鐵馬。招牌很大,用四個燙金大字虎虎生威的寫著,讓人一看,根本就不會聯想到書店,而是賭場或者兵器鋪。
還有,彆的書齋招牌都不大,也不張揚,他這個非常張揚,大且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