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 一切為了大宋(2 / 2)

修行在大宋 沐飛塵 3521 字 10個月前

不知是真是假。”

帝王道:“二十官吏通匪是真的。案子早些時候蜀王、總督府和巴中城縣令縣丞都有上書說及這件事,朕本欲派禦史下去,但想想還是算了,給蜀王下了道旨就罷了。”帝王不禁搖搖頭,又道:“蜀地百姓太不容易了,朕...朕快要忍不住出手了...”

大將軍知道帝王說的出手是什麼意思,削藩,把最後一個大權在握的藩王給擼下來,把巴蜀地徹底編入大宋的官僚體係,真正的完完全全的由朝廷委任官吏來全權治理。

但大將軍是個武將,這種事本應該文官跟陛下討論,而非他這種武將,尤其是這種大事。

帝王想了想,苦笑一聲道:“不過朕有生之年肯定是做不了的了,先皇交代過幾件得等到朕之後的繼任者才能做的事,削蜀王就是其中一件。人呐,活在這世上,做事就永遠得東邊考慮一下西邊思索一下,無論你是帝王將相還是販夫走卒,都一個樣。”

大將軍道:“陛下心情似乎不太好,不過臣說句不該說的話,陛下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就得吃這個虧。誰叫陛下命不好。”

“你啊,要是換個皇帝早把你殺了,什麼話都說。”帝王笑著搖搖頭,倒是被大將軍這番話給開解了,最近他又收到了來自於蜀地的密折。密折中說,巴中城縣令有通匪之嫌,所以他才心中不悅,堂堂縣令,竟然跟土匪勾結劫掠百姓錢財。這事若是謠言便罷,若是真的,那這蜀地官治是差到什麼地步了啊。

當然,事情分普遍和個例,帝王當然希望這隻是個例。“但從傳言中可以看到有一點還是不錯的。蜀地百姓能比較自由的說關於官吏通匪的事,說明蜀地百姓還沒被欺壓到一定份上。真要是到了道路以目的地步,傳言也就沒有了,一切都在暗流湧動下才是最可怕的。”帝王說道。

“聖上英明,正是如此。”李大將軍點頭:“總體來說蜀地百姓的日子還是在一天天變得更好的,隻是可能這種進步中還夾雜著很多管不到的地方,陛下不必著急,總得慢慢來。”

帝王繼續行走,腳步堅實的踏在青石板上:“我不急,事實上不隻是蜀地,大宋其他地方也同樣是如此,哪怕是京城這種天子腳下,也一樣有很多燈下黑的地方,急是急不來的,得一步步按部就班來。”

接著,李大將軍跟帝王說了些北軍的事。大事小事都有,好的壞的都有。

帝王基本上不做評價,對於李大將軍有些夾在在話中提的要求,帝王會回一句,回頭我跟戶部說一下,回頭我跟中書省說一下...

“你明天就回北軍吧,宮裡幾個皇族偏房子弟想要去北軍

,你把他們帶上。”帝王尋到個空當,忽然說道。

大將軍有些猶豫道:“都是...哪些藩王子弟啊?”

“不是我要求你帶著的,我隻是傳個話而已,他們也都知道要參加北軍的考核,進軍前要考核,進去後還要幾個月的觀察,他們都知道要按北軍的規矩來,你放心吧,不徇私。”帝王如此道。

大將軍這才舒了口氣,道:“陛下,臣可不是為了自己啊,想保證北軍的強大,就必須要有嚴格的甄選製度,什麼人都往裡塞,塞到最後那不是成了烏合之眾了。”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