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在大宋第五百八十五章正式開衙總督府和蜀王府同時在各自張貼告示的地方貼上大告示,上麵明確說明朝廷的旨意和安排。
從今日開始,所有欲告官吏貪汙之類的案子一律至總理禦史衙門上告。
自今日起,總督府和蜀王府會一切聽憑總督衙門吩咐,協助處理。
從今日起,陳禦史是全權最高處理長官,請諸位父老鄉親知曉。
其實昨天下午的時候成都的有些百姓就知道些消息了。朝廷下了旨意,封陳公子為禦史,全權督查蜀地官吏貪贓枉法之事。並且還從禦史台撥了十位禦史供陳公子驅馳。
現在,在總督府和蜀王府告示牆邊圍觀的百姓成百上千。
識字的人念著告示上的字,不識字的人不停地發出‘好好、陛下英明’這樣的聲音。
“我就知道朝廷不會坐視不理的,咱們的陛下不會任咱們蜀地百姓被官吏魚肉的!”
“這下好了,陳公子做咱們的青天大老爺,再好不過了,咱們這回定要把那些貪官汙吏全部揪出來,一個都不能漏了!”
“昨天禦史大人們進城時我看到他們了,他們到城門前全部下馬,牽著馬慢慢走,好像就算是牽著馬也生怕衝撞道路過百姓。而且即便主乾道非常寬闊他們也沒有兩匹馬並肩,而是全部呈一字前後走著,儘量不多占道路。我看他們人人臉上都沒有一點官員的肥膩白皙,人人都像墨子的徒弟,像農民像辛苦的種田的人。”
“陛下心中永遠都有咱們蜀地百姓,陛下萬歲!”
忽然,幾個百姓們跪下來喊萬歲,然後五個六個,五十個六十個,最後所有百姓通通跪下來,朝向東邊汴京城皇城的方向,山呼萬歲。
虔誠、發自內心的呼喊,好像能穿過幾千裡路途傳到皇宮裡最終加持到陛下身上似的。
而此時此刻,遠在京城的和誠帝,正在講經閣裡跟老師們講孟子。
講到何必言利仁義而已。帝王對專門教自己《孟子》的老師說:“孟子若是跟我這麼說,那朕一定會回答他,帝王之利便是百姓之利,便是仁義。卻不知亞聖會怎麼說?”
老師笑笑道:“陛下每次講到這裡,總能說出不同以往的見解來,亦能如浪花一層層,每一層都蘊含著更為深刻的意義啊。臣以為,亞聖或許回這樣回答陛下:那咱們就說說利吧。”
帝王點點頭:“想必亞聖聽了會很高興的吧。隻可惜朕沒有這個福分,沒能早生千年。”
忽然,陛下不知為何想起西蜀百姓來,他隨即站起來,望向西邊,好像感覺到那裡的百姓在呼喚著他...
“陛下...”老師也站起來。
“希望蜀地百姓每每有了困難,不是罵朕,將朕之名棄絕於地,而是呼喊朕去解民於倒懸救民於水火...”遙遙西望,喃喃搖頭道:“可惜朕還是要惜護祖宗家族之名...”然後沉默良久。
身旁的老師不敢做聲,帝王的意思他當然懂。明明可以讓百姓活在更清明的吏治下,但為了曾經先帝的諾言,蜀地必須給與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