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民間傳言,北軍有個不成文的規矩,任何時候,新加入的兵士從第一天入伍時開始算起,參加第一場戰鬥的時間間隔不會超過一個月。也就是說,你今天被正式批準加入北軍,那你最遲最遲隻有三十天的準備時間,然後你就要拎著大刀端著長槍跟敵人在戰場上殺的血肉橫飛了。
而這一點梁國和魏國是做不到的,因為他們沒有磨刀練槍的機會和對象。
首先,他們絕不敢對大宋動一點心思,他們很清楚,隻要他們在邊境做出一丁點要對大宋用兵的態勢,北軍就會直接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對他們大舉進攻以練兵,以梁國和魏國當前的國力,一旦與大宋發生大戰,他們就會有亡國的危險。就可能會重現當年八國爭霸後期被大宋君王馬踏王庭之辱。所以他們絕不能想著拿大宋來磨刀。
第二,他們不能拿彼此來練。梁國和魏國之間,在當前的局勢下,唯有保持較為友好的關係,才能保證自己不被大宋忽然有一天心血來潮給吃掉。
也隻有梁魏聯盟在,大宋才不會輕易下手。
所以他們絕對不能拿對方來練兵,他們要是一練起來,那大宋坐山觀虎鬥一段時間,緊接著就要出兵以調和的理由把他倆都給乾趴下了。
而第三,西涼和西域十六國,更是梁國和魏國絕對無法染指的。本來,西域應該是他們練兵的最佳石頭。但是大宋不同意啊。莫說梁國魏國怎麼千裡迢迢出兵到西涼,隻要梁國魏國敢在西邊有動兵的意向,北軍就會立刻對他們的邊境進行敲打警告。
兵馬還沒出來,邊境重鎮就要接受北軍的攻伐,雖然這種攻伐更多知識象征性的,但很顯然,如果你們真的有這樣的想法並且真的敢這麼做,那我們大宋就要跟你玩真格的了。
而在天下輿論上,梁國魏國曾經為此專門寫信給大宋帝王,並且言辭頗有幽怨,說我們隻不過想去西邊練練兵而
已,一不侵擾大宋邊境,二來跟大宋毫無關係的用兵之舉,你們為何總是阻止我們。
然後大宋帝王回了一封義正言辭的信。主要表達的思想是,你們怎麼能有去西域練兵的想法?你們這個想法非常危險,你們應該掐滅這個想法。當今天下,應該以和平共處為主,你們怎麼可以反其道而行?平日裡你們對西域諸國的困難從來都是不聞不問,你們儘到一個大國的責任了嗎?而現在你們不僅僅不儘責任,甚至還想去侵擾西域,這是人乾的事兒嘛?
並且傳送西域諸國,把梁國魏國寫來的信,和大宋帝王的回信通通謄抄很多遍送去西域。
西域各友邦,我大宋永遠都會站在你們身後保護你們,無論想要傷害你們的是梁國還是魏國,我大宋願意冒著一切風險去替你們擋住這些人的鐵騎。
西域十六國的百姓們看了大宋傳入他們過度大家小巷中的傳單,無不是感動的熱淚盈眶啊。
但十六國的王公貴族們卻是都暗暗罵娘,心說你們就把我們當成你們大宋一個人的練兵場,你們不給梁國和魏國來隻是不想讓他們也有這個練兵場罷了,還說的這麼冠冕堂皇,真是忒壞了!
但是陽謀有個最大的特點就是你明知道是他的計謀但你卻無法戳破無法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