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五章 多個機會(2 / 2)

修行在大宋 沐飛塵 3393 字 10個月前

但是自從狀紙遞上去後,他就開始吃不香睡不好了。心裡總是想著不知道會有什麼樣的結果,總督大人會不會把他抓去打一頓或者流放三千裡,又或是把他叫去褒獎他指出了捕快們的錯。

兩種情緒不斷的交錯著,一會覺得肯定沒事,大家都這麼乾了他沒理由被懲罰。一會又覺得可能會出大事,可能要被砍頭。搞的他這幾天非常的難受。也沒精神去誰家蹭飯也沒心思去誰家耍賴要錢了。

隨之而來的是越來越後悔自己不該告這個狀,事情過去了就過去了,吃虧就吃虧了,就算告贏了又怎麼樣呢,最多無非是那個抓他的小吏丟了鐵飯碗,他又沒有一丁點好處,甚至還可能遭到那個小吏的報複。

終於有一天,他聽說總理衙門來了,陛下下了聖旨。陳公子成了總理禦史衙門的最高長官,陳公子忽然就成了他們關於官吏貪贓枉法的告民的父母官。專門負責督查蜀地整治官吏的事情。還派了十位禦史台的禦史大人聽候陳公子的調遣。

然後他又聽說,之前所有遞交過狀紙的百姓都要重新來遞交狀紙,都要按照要求寫,之前的要作廢。

劉三兒第一時間就感覺到希望來了。有後悔藥吃了,於是他來到總督府外,一問情況才知道,並不是就可以把原來的狀紙拿回來,而是要用新寫的狀紙去換之前的狀詞。

也就是說,之前告過的現在並不是說就可以取消不告了,必須還是得告。

隻是新的狀詞要寫的簡單,不能再亂七八糟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寫成裹腳布那樣。

劉三兒回家想了一晚上,考慮到底要不要重新寫,怎麼辦?

終於他決定做,雖然還是得告,但重新寫狀紙他就能重新寫狀紙的機會。

關鍵在於,他可以把狀紙寫的簡單,他也必須寫的簡單。

上次他寫讓那個孩子照著他說的寫,當時他想著反正自己爛命一條什麼也不怕,寫的添油加醋點捏造點東西加進去,把獄卒把抓他的捕快們都說的非常非常壞,加了很多原本根本沒有的事兒。

原來他這樣寫,其實根本就沒想的透徹,根本沒考慮到假如大人把他找過去,三句話一問他就什麼都露餡了,很明顯的是在捏造了大量事實。到時候等於原本是受害者的他變成了誣告官吏的犯罪者。主要是因為那時候他就是一頭熱,沒考慮那麼多,淨想著怎麼痛快怎麼來。

但是現在他憑空的多了一次機會。總理禦史大人讓所有人重新寫狀紙,隻給三句話的內容,多寫半句話都不行。他就有了是多一次的機會。

在家了琢磨了一整天,終於把這三句話給琢磨出來了。第一句是時間地點人物,第二句,彆人跟我一模一樣的情況出點銀子就放我,我沒銀子就把我狠狠打一頓然後關幾個月。第三句,我要告那個捕快濫用職權魚肉百姓貪汙銀兩。

就這麼簡單的三句話,基本上就把情況說清楚了。

連劉三兒自己看著都佩服自己的總結能力,這麼複雜的事情僅僅用了三句話就說清楚了。他倒是很自信,沒有想想是他先前表達不清楚,這個簡單的事情本來就應該三句話說清楚的,事實上大部分的事情都是可以用幾句話就能把前因後果給說的清楚了,隻是很多人沒有去這麼做而已。或是沒有看清楚問題的本質,或是沒有有心去想這種本質。甚至最大的原因是大多數人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所做的所說的並不是在解決問題,而是下意識的在抱怨,抱怨天抱怨地抱怨人間,抱怨一切能抱怨的,隻為了緩解心中的不痛快,但其實都是於事無補,對解決問題隻有壞處沒有好處。:,,,,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