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其他禦史們也都乾著和張禦史一樣的事。
在蜀地三十個城池裡都在發生著差不多的事。
禦史到達,讓當地縣衙發布告示,曉瑜百姓可以在三天之內來找禦史遞交狀子。一旦遞交了狀子的人,他的姓名家中況禦史大人都要進行簡單登記。這個做法是為了保證在禦史們離開地方後,這些來找禦史告狀的百姓不會受到當地縣衙的報複。
這樣一登記,就表明後還要來回訪,如果在回訪的過程中發現這些百姓受到了報複,那麼當地的縣衙就要負責任了。告的是縣衙裡的官吏,那麼受到報複,你縣衙還能脫得了乾係?那就要整治你縣令縣丞級彆的長官了。
俗話說民不與官鬥,這話能被所有人認同,就是因為眼下案件拋開不說,在之後,當官的能找到三百種法子去整民。
“我得把他們的信息都記下來收好了,事辦得差不多時候我們要來回訪,這些百姓的家我還是要一家家去看的,你們可要把這些受了冤屈的百姓給保護好了,千萬不要讓他們受到傷害,否則不是你們縣衙乾的你們也是跳進黃河都洗不清了。”這是很多禦史在一邊記錄告狀百姓信息的時候一邊跟當地縣令縣丞主簿們說的話。
一二三把手和其他官員唯唯點頭,都賭咒發誓說,我們一定保護好他們,連一根毫毛都少不了,請禦史大人放心,下次再來的時候保證他們比現在長的更豐腴了。
而即便縣令縣丞們如此信誓旦旦的保證,但禦史們依然是一副不管你怎麼說我就聽聽罷了,你們就是說破天我也得看實際況,絕不會被你們的言語給蒙蔽,我們乾禦史的就是從來不信當官的花言巧語,我們也聽慣了太多人的花言巧語。聖人言聽其言觀其行,話語隻是用來聽聽就行了,僅限於聽聽。
因此,禦史們那副不鹹不淡的表讓這些縣令縣丞們心裡愈發沒底。
隻能在心裡想著應該怎麼去保護這些人,在回訪之前,這些人哪怕
是跟彆人打架也是絕對不許的,到時候頂個黑眼圈胳膊斷了腿折了,那禦史大人一看,麻煩就大了。
---
半個月的時間裡,蜀地每座城池都在進行著這種調查。
這是蜀地自古從未有過的形。
在歸入大宋前,他是蜀國。
蜀國國君雖然不是那種暴君,也偶有能讓百姓們過上好子的皇帝,但這種特意的整治吏治的事,是從來沒做過的。不知是因為懶得去做還是壓根就不知道去做這些事。
反正就是沒有做過這種事。也沒聽人提起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