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章 分析一下(1 / 2)

修行在大宋 沐飛塵 3273 字 9個月前

當天中午三人就在老先生家的院子裡擺了一桌。

老先生雖然已經九十多歲的超高齡,但身體狀況跟中年人差不多了,三杯兩盞下肚根本不妨事。說起話來也是中氣十足毫無氣虛的現象。

酒足飯飽之後。陳樂天把藥方子拿出來給老先生看。

想請教老先生這上麵的每一味藥都有什麼作用。

老先生點點頭說,青山這種藥是大補的,如果單獨用,他的劑量不能大,而且在給藥的時候得慢慢給,一兩藥湯得三個月喝完,如果給猛了就會有大麻煩。

紅頂這種藥是中性偏寒,這種藥單獨用的話短期劑量其實多點少點都沒事,屬於調養類的。

魏楠這種藥單獨用的話劑量隻能多不能少,因為它有它獨特的情況,如果你給的少了就容易造成既達不到效果又傷害身體的情況發生。

全部都單獨點評一遍後,老先生總結說,但是這些藥如果放在一起的話,每一味藥的劑量就很關鍵了。比如說這個青山,他在裡麵含量的多少會決定這服藥是熱還是寒,也就是說對症就是天壤之彆了。

“所以光從這些配方上並不能看出來這位藥的大概藥性和他對於人體的影響”陳樂天問道。

老先生道“也並非絕對如此。在不知道藥性的情況下,我們可以進行幾種簡單的假設。”說著,老先生讓小廝拿來紙筆。

他在桌子上寫了一會。

然後遞給陳樂天。

這是我自己設想的幾種方案,第一種是所有藥都用差不多的量,這種情況下,它的藥性就是中性偏寒的,我不知道這種藥可以用來治什麼病,但基本上據我所知,他什麼都治不了,但普通人吃了沒有好處壞處也不大。

第二種是青山多,紅頂少,剩下的平均分,這種就是熱病,可以用來治療一些普通的熱體質人的熱病,但是效果隻是

一般,而且裡麵還有一味風亭,是具有不確定性的,至少我是不敢開這種藥給病人的。

如此一連說了五六種情況,陳樂天是聽得一頭霧水。對於醫術他是基本上一竅不通的。所以對他來講,老郎中說的再細也是枉然,因為他不懂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