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四章 亞聖說(2 / 2)

修行在大宋 沐飛塵 4140 字 9個月前

但是同學們雖然有些一頭霧水,但他們的心態都還不錯。畢竟能走到這一步誰都不是普通人,誰都想過不被選中的情況。畢竟是四十人選十二人,概率並不大。

因此幾乎所有人想的都是選不中沒關係,比其他修行院學子多了個在後山聽夫子教誨的這個過程,也是一個非常珍貴的經曆啊。這世上想花大把錢甚至願意用自己的壽命去換取這個的人都大有人在,但沒有誰能換到。

五天的時間並不短,同學們之間熟悉很多,大家對於彼此的情況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本來就熟悉的人之間則更熟悉了。本來不熟的人都也熟了。

從山上下來後,大家吃了頓早飯。總是吃野味夫子說得換換口味,結果有心的同學不知從哪居然弄來了野生的稻穀和山芋,又不知是怎麼做到的,反正材料足足熬了三大鍋粥,夫子第一個品嘗,夫子說非常好,很好。找原材料的是兩個同學,掌勺的是楊越山。夫子再次誇讚楊越山的廚藝高超。

楊越山謙虛的說一般,夫子不要再誇小子了。

但是說到這個鍋,陳樂天很自豪。因為鍋是他親自想並做出來的。他去小溪邊搗鼓一會又去樹林裡搗鼓一會,搞了一大灘泥出來,然後蹲在那裡搗鼓了好一會兒,哎,一個泥做的大鍋就成了。

而且他做的這個鍋架上火後滴水不漏,而且隨著火的烘烤鍋會更加的堅硬。吃完飯後,大家看鍋底上乾乾淨淨,一點泥都不會摻到他們吃的稀飯裡。

大家當然都誇他厲害,他也學楊越山謙虛的說一般一般,彆誇我。

他這個法子其實是在北軍裡跟同袍們學的,他們在野外的時候有時候三五人小組沒法帶鍋,而可能在野外一待就是十天半個月,所以就有同袍會這種做臨時鍋的法子。鍋用完後就不用管,隨時要隨時就能做出來,很方便。

這種事當然是最讓李成俊楊越山這樣的富家公子覺得驚奇的,楊越山雖然精通廚藝,但他不精通野外做鍋,因為他無論到哪裡都會

有人為他備好鍋。而反觀陳樂天雖然不精通廚藝,但是用泥糊個鍋出來能把東西煮熟能吃飽肚子的事還是很精通的。

同學們都誇讚陳樂天說他是上得廳堂下得廚房,什麼事兒都會。陳樂天笑說,什麼都會一點什麼都不精,哈哈。

這四十多個同學裡,大概有一半人出身富貴,出身好的他們能站在這裡當然他們就必然不屬於紈絝子弟那一類的,但畢竟他們對於陳樂天這種很懂得基本生存野外活命技術的人還是很佩服的。因為他們沒這個機會沒這個必要接觸這些。

有膽大的同學問夫子陳樂天這個鍋做的怎麼樣,夫子搖搖頭說做的不好看,但是勉強能用,過得去吧。

大家漸漸地有些琢磨出意思來,夫子好像不是很喜歡陳同學啊,難道陳同學做了什麼讓夫子不高興的事還是說了不好聽的話,所以惹夫子生氣了?目前來看沒有啊,陳樂天雖然說話有些裝神弄鬼的,但總體來說都是在譜子上無可指摘啊。私下裡悄悄說的?也沒有啊,沒見陳樂天私下跟夫子說話啊。

不過同學們在想不明白之餘,也有點竊喜,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他們就少了一個強勁的對手啊,哈哈。

有時候同學門心照不宣,跟陳樂天說話的時候明嘲暗諷的,搞的陳樂天不知道他們在搞什麼。

後來有些很老實的同學就小聲跟陳樂天說,夫子不太喜歡你,你注意點,表現好點。

陳樂天聽了一愣,然後笑說,我早就知道了,沒事的,夫子不喜歡我沒關係,聖人有雲,夫子不喜歡我也就是在教育我了...

這是亞聖孟子的一段話,被陳樂天這樣用出來雖然比較符合當下情況,但總有些怪怪的。

(本章完),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