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下午,陛下的靈柩前,晉王完成了即位的一切禮數。
簡潔,莊嚴。
大殿上。
慶王殿下站在劉貴妃身邊,與文武百官一起跪下山呼萬歲,拜見新皇帝。
名叫趙煜的大宋帝王的年號定格在和誠十三年。
按照慣例,新皇帝即位應該到第二年才改年號,但新皇帝沒有等到第二年,而是下令三天後就改元太平。
和誠十三年成了太平元年。
---
北軍大營。
陛下過世後的第二天早晨,李戎生才收到陛下駕崩晉王即位的消息。
這位大將軍一前一後收到了三封信。
最先到達的是陳樂天寫來的,第二到達的是禦史大夫鄭大人讓李通寄來的,第三到達的是新帝王的聖旨。
陳樂天在信中說,局勢已定,大將軍若有任何吩咐,屬下絕對聽從。
這封信的意思很簡單,大將軍說怎麼辦就怎麼辦,我會全力配合。
第二封鄭直言的信,這位老尚書在信中說,請大將軍保持冷靜,一切如常,支持新皇帝。
而第三封信也就是新皇帝的聖旨。大將軍李戎生在拆開聖旨前想了一下,晉王趙馳會在聖旨中說些什麼。
將他就地解職返回京城?
或是安撫他讓他乖乖聽話,不要有異動?
打開後才發現都不是。聖旨裡晉王哭訴陛下駕崩對他的打擊,他這個做弟弟的根本不想做皇帝,隻想陛下能好好的還像從前那樣照顧他就行了。
說完這些廢話後,晉王說,還請大將軍回書一封,讓他不隻是一個人在傷心。
看完聖旨,大將軍李戎生冷笑一聲心道:如果你不是早有準備,怎麼會是你即位?
李戎生根本不用多想就能確定,陛下的亡故可能並不是誰下的殺手,但晉王的即位一定是誰做的準備,而且這種準備絕不是一朝一夕。
否則若是按部就班,是慶王這個嫡長子即位,絕不可能是晉王。
況且,竟然還有遺詔指名要晉王即位,這就更令人覺得奇怪了。
陛下的嫡長子慶王殿下什麼都好,就算立遺詔也不會立你晉王這個弟弟。
這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嗎。
但李戎生知道,正如鄭直言在信中所言一切已成定局,無法再有其他變數。除非,除非造反?那是他李戎生絕不會做的啊。
陳樂天信中隱含的意思他知道,大將軍,你若是要反,我亦隨之。李戎生不覺得奇怪,這本就是陳樂天的性格。是他這個大將軍多年來一直試圖改變陳樂天卻一直改變不了的一點。
成為他的心腹後,陳樂天從不掩飾對皇權的不屑,誰給百姓好日子過誰就是好皇帝,否則,這皇帝不要也罷。這種話多次出自陳樂天之口。作為陳樂天亦師亦友亦上級的大將軍覺得陳樂天這樣很不好,就試圖跟陳樂天講道理,讓他斷絕這樣的想法。但沒用,這麼些年來從來都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