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石虎關急報的一個月前。
汴京城。
京城府衙四處都張貼上了最新的告示。
天還沒亮的時候就貼上了,到天蒙蒙亮的時候,有許多起早路過的百姓發現了這些告示。
大宋百姓裡識字的人相較其他國家是很多的,尤其是京城,更是幾乎人人識字。
此時在刑部府衙外的布告欄前站著七八個百姓。有老有少。
年輕人在念著告示上的字:第八條罪狀,專權擅權,無視朝廷,第九條,培植黨羽,意圖不軌...
;都是放的些什麼屁?大將軍意圖不軌?無視朝廷?若不是大將軍,淮南王之亂恐怕至今也沒能平息,這...;一個老者低聲道,四處看看,怕被刑部裡的官差聽見。
;唉...;
眾人紛紛歎息,似有很多話想說,但終究還是不敢說話。
如今的京城乃至整個大宋,都再也不複當初自由言論的日子了。當初那些隨便品評朝廷政策的日子已經一去不複返了。誰要是亂說話,很可能這邊剛剛話音落下,立刻就有官差冒出來把人給逮捕入獄。
所以,像這個老頭這樣敢說話的人不多了,誰也不想惹麻煩。就算大將軍再多麼的冤枉的明顯,他們也隻能自己在心裡默默難過。就如大將軍坐在囚車裡進京的那天,數萬京城百姓默默垂淚,無言的跪著迎接大將軍,也不敢說一句大將軍冤枉。
;這麼多罪狀,沒有一條在點子上,李公公,我想見陛下。;大理寺的天牢裡,奉陛下之命來給李戎生送點棉衣的李公公,按照陛下的旨意把罪狀說給大將軍聽。
李戎生聽罷,哈哈一笑道。
趙公公與李戎生隔著囚牢門,拱手道:;大將軍,奴才隻能跟陛下說一說,陛下願不願見大將軍奴才就不敢保證了。;
李戎生點點頭:;麻煩李公公了。;
李公公點點頭,轉身走了幾步,又轉過頭沉默了片刻,道:;大將軍,您說過,要審時度勢,希望您自己也能做到。;說罷,便走了。
李戎生愣了愣,看著李公公的背影苦澀一笑,喃喃道:;家裡的事,審時度勢若能解決,我早就認輸了。隻是不知給不給這個機會...;
即位才一年的皇帝迫不及待的問去宣旨的李公公:;快說,李戎生是什麼反應?哭了嗎?;
李公公道:;啟稟陛下,李戎生聽了罪狀後,雖然沒有當場嚇哭,但奴才很明顯的看到他渾身顫抖...;
;哈哈,好好,非常好。朕太高興了。朕最討厭他那副高高在上的樣子,這回怎麼樣?不還是成了階下囚!還不是嚇的麵如土色,身如篩糠,痛快,痛快!;帝王拍著手,隨即賞了幾百兩銀子給李公公。
這位先皇的身邊太監裡第二個還留在當今聖上身邊的太監,在收了銀子後,滿臉高興滿臉感恩的給新皇帝磕了九個頭。
皇帝笑著讓他起來說:;彆總是這麼多禮。朕信任你,你也要有點大太監的樣子,不要總因為自己是先帝身邊人就害怕朕把你殺了,你是個厚道人,乖巧懂事,是個大大的忠臣,用不著如此害怕...;
;啟稟陛下,奴才臨走的時候,李戎生求奴才能不能見見陛下,老奴當時隻敷衍說,回來跟陛下說說,但陛下願不願意見就不保證了。;
新皇帝點點頭,端起茶盞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