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掉不堪重用的主帥,換上有能力的。
陳樂天想到這,猛地皺起眉頭。他忽然想明白。陛下肯定也明白這個道理,但是陛下怎麼知道哪些人有能力?陛下根本不知道。陛下隻能聽心腹講,聽朝臣說。
陛下唯一知道的隻有誰是自己的心腹,誰對自己忠心耿耿,誰對自己不太滿意。除此之外的事,恐怕都不清楚。
所以?
所以當陳樂天站在陛下的角度想上一想,就立刻覺得可以了,隻要敵軍退了就好了,已經跟他們簽訂了條約,他們不會再來打我們了,他們的仇已經報了,並且也得到了很多賠償。
當一個人被蒙蔽了雙眼,你再說他看不見危機,他也還是看不見危機,畢竟他的眼睛被蒙住了啊。
想明白了這些後,陳樂天在想這一係列問題的時候,就感覺很不同了。
這棟樓已經搖搖欲墜,主梁已經快不行了,不能再繼續依靠主梁了,得想彆的辦法了。
---
這個王朝,像陳樂天這樣想這麼多問題的人不在少數。民間很多,朝廷裡很多,但唯獨在有力位子上可以說得上話的人裡,這樣的人並不多。
祭酒大人在想。刑部原尚書林大人在想。禦史台鄭大人在想...
帝國的未來,現在看來,好像沒有未來。
陛下不應該是這樣的,陛下雖然在做晉王的時候沒有顯得多麼英明,但很顯然他也不是那種十惡不赦的昏君。包括繼位後他所做的很多事,其實本意上還是想讓帝國更好的,不是想把帝國搞的更壞。
那麼到底是為什麼導致現在這樣?
大家都不約而同的在想這個問題。
百姓們多數不知道宮裡歌舞升平,但少數知道的讀書人或者有地位的官宦人家的人,也在想。
陛下不是個昏君。這點是可以肯定的。
為什麼呢?
陛下需要一場酒席來衝淡內心這兩個月來的惶恐和焦躁。
大宴之後,他也開始想著做些事。
首先他派南軍主力去營救太原城。;解了太原城之圍就回京城駐紮。陛下這道命令顯然還是擔心敵人會繼續來衝擊京城。
另外又命令北軍回北軍大營,去恢複建製。
北軍受的傷最為嚴重,基本上被衝垮衝散的建製十有五六。可以說在短期內把建製恢複到九成,把人都聚集起來,重新形成一個完整的北軍是當務之急。;陳樂天你暫且不用去北軍駐地,有什麼事讓其他統帥去做就行了,你暫且在京城待著做些事。這道命令是下給陳樂天的。按照陳樂天的北軍高層的職務,他要在軍中和其他副帥們一起重建北軍。但顯然陛下對他並不是多信任,所以把他還留在京城,讓陛下的心腹們去重建北軍。
陳樂天還能說什麼,隻能接受這一切。,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