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軍大營。
經過幾個月的整頓,北軍大營裡的氣氛似乎比幾個月前好了很多。統帥位置暫缺,一切事務都是由幾個高層副將共同商議決定。
五個副將,兩個是原來的,三個是新任的。
所謂原來的,就是李戎生的部下,所謂新任,就是李戎生下台後到任的。
其實真正的大權是掌握在新任三位副將身上,兩個老人員副將其實隻有建議,沒有決定的權力。
將軍,梁魏的異動我們要多注意,我覺得他們最近半個月舉動不正常。雖然他們的軍隊沒有大調動動作,但是根據我安插在他們那邊的探子得來的消息,他們的高層軍事會議最近開的很頻繁。
高層會議我們也頻繁,這不能說明什麼。
是,但同時頻繁的是兩個國家,梁魏兩國都很平凡,這就很奇怪了,他們同步頻繁會議能做什麼?除了又想對我們用兵,我想不出其他理由。
他們互相之間的溝通做的很隱秘,我們無法知道。但如此同步的雙方高層,很顯然有問題。
陛下親自安排到北軍的將軍摸著下巴道:那你們有什麼想法?
將軍,現在如果他們再來一次,我想我們還是要避其鋒芒,他們士氣正盛,我們可以把北軍層層布防,不要全部集中於城外,或者是單獨在這座大營。我們把軍隊分成三四層甚至是七八層,隻要他們打過來,我們也不跟他們正麵硬來,我們就守,慢慢消耗他們的銳氣...
將軍,你這是長大人誌氣滅自己威風,如果我們不正麵硬打,他們的士氣就會越來越旺盛,我們就會越來越難打。
副將心說你他娘的這是順風的時候,或者實力差不多的時候,現在咱們跟人家差距不小。將軍,我軍戰力稍弱對方,咱們這個法子更保險些,勝了固然好,若是敗了,咱們現在不能再敗了啊。
將軍的想法是,現在敵人不一定敢再來。畢竟條約才簽訂沒半年,梁魏不會這麼快就撕毀條約。第二就是北軍經過這幾個月的調整,戰鬥力已經恢複了不少,就算他們敢來,將軍也相信這次跟上次絕對不一樣了。上回是殺了他們北軍一個措手不及,這次他們早就準備的非常充分,敵軍再也彆想這麼輕易就進來了。
老副將的想法是,咱們還沒恢複戰鬥力,敵人就要再來,咱們要步步為營的跟他們耗,他們勞師遠征,咱們在自家國土上跟他們乾,拚的就是韌勁。現在我們的實力比不上敵人,就隻能拚韌勁。若非要跟他們硬碰硬,還會是輸,那就不值得了。
另一位老副將給了說話的副將一個眼神,然後拱手道,將軍,我有個想法,咱們可以讓一半部隊去層層布防,從邊關開始往內一層層布防,另一半就在關外跟敵軍打。敵人不來便罷,若是來,咱們這個萬全之策讓他們有來無回。
咱們層層布防豈不是示弱之舉?將軍最在乎的就是這個麵子。
示弱是為了誘敵深入,咱們若是可以將他們一擊即潰當然是最好,但他們人多,咱們若是擊潰不了,就可以裝作敗退,到時候他們一頭鑽到我們的多層包圍裡,隻要他們鑽到裡麵來,咱們就可以將他們圍殲。讓他們回不去,就算他們人多圍殲不了全部,也能讓他們損兵折將重傷而回再也不敢對我們起歪心思。
從京城來的將軍摸著下巴考慮著同僚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