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影像因薑思白心中的畏懼而顯現,進而放大。
那一處黑暗中似有雷鳴般聲音傳來,厚重的黑暗中好像隱藏著什麼龐然巨物。
又有一處黑暗中似有異形扭曲,仿佛冷不丁就會從中鑽出不可名狀之物。
還有虛空中某些隱約亮點,就好像是某種邪物的眼眸,正於暗中悄然打量著他……
薑思白一時慌亂,隨後連忙念誦《靈虛慈願感應經》。
這篇經文中描述了諸多直指虛空的心境狀態,本是他為了引導那些亡魂所作。
可是沒想到自己倒是在這個時候用到了。
元神出遊虛空,這本是一件十分危險的事情。
但好在他此時麵前有那一道真靈長河貫穿而過,背後又有自己的識海之界以為聯係,故而可以不用擔心在這虛空中迷失。
《靈虛慈願感應經》的念誦也令他心境平複,回顧到通明無垢的狀態,繼而原本眼前一切的恐怖之物全部消失,唯餘他空空蕩蕩一人身。
薑思白忽然有種恍惚,難道虛空中的一切恐怖之物都是源於他自身意誌?
隻是虛空本就是虛實難明之地,他這一念所生之恐怖物或者本就存在呢?
或許它們意誌都存在於這黑暗的虛空中,隻是他心若無念它們便不能顯現,隻能不斷地通過色、受、想、行、識這五感來扭曲他的意誌,令他感受到它們的存在。
它們因他的意而存在又或不存在,又或者說因為它們的存在又或不存在而在影響著他的意。
虛空之中便是如此,混沌、交錯、也充滿了思辨。
薑思白隻能壓下一切所思,試圖向那真靈長河行去。
隻是起初他並不能靠近真靈長河,因為虛空之中無前無後無上無下,唯有深淺之分。
而薑思白此時身在自己本不該觸及的虛空深處,能不迷失已經是萬幸,如何還能前進?
可他還是一步步地接近著真靈長河。
因為當他定下心神來直視此河時,一幕幕的畫麵就這般彙入了他的元神中。
那是他的真靈寄於虛空中的記憶!
而這段記憶,便是從他前世死後開始的。
……
嫋嫋之煙,他如在雲端俯瞰,心中哀切地看著老妻於他靈前失聲痛哭。
是了,他死了,但也算喜喪。
如此七日,他在靈前徘徊,因為肉身魄力未散,他尚且不能遠離。
及至七日之後,他的肉身七魄散儘,亡魂再不受阻,便可在這世間暢行無阻矣。
隻是人間停留一日,他的亡魂也衰弱一日。
他隻能在這人間多陪伴老妻,希望能夠看到她從悲傷中走出。
如此四十天後,他終於托夢老妻、托夢兒女,最後告彆人間前往那真靈長河去也。
老妻向來是個有些遲鈍的人,托夢效果不佳;兒子篤信唯物,他甚至無法入夢;唯有小女有靈,還於夢中相送隨他走了一路,已經算是了卻心願了。
在那之後,他的意識便如同嫋嫋香煙,向天開而去,直入那浩渺虛空之中。
(本章完)
rg
rg。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