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燕出差,擬成立的總經辦人員還沒落實,路楠來京這一趟,把陳璐‘抓壯丁’,讓她陪著自己東奔西跑,還將餘安市的金律師請了過來,三人忙於往返於兩家投資公司之間門。
從三月底到現在,僅過去二十多天。
從博宇資本的付經理考察沁然公司至今,也不過十天。
短短二十天時間門內,沁然新簽五個經銷商,合計合同金額超過一千二百萬,老經銷商打款追加訂單的金額剛好破千萬,如此誇張的吸金速度,讓博宇資本的付經理更加想將這個項目收入囊中。
但是陳女士又豈會讓步?她才是最早慧眼識珠的人!
所以當下出現在沁然公司的情況,是不知道多少創業公司老板做夢都不敢想的場景:不同的投資公司,追著喊著要給自己錢呢!並且是九位數的錢!
從投資金額的數額來說,沁然公司麵臨的相當於是B輪融資。
本來嘛,融資又不是去銀行辦理抵押貸款,審核一下抵押物、確保沒有二次抵押,幾個工作日就可以放款的!
風投公司需要考慮到的還有需要融資的公司當下擁有的有形和無形的資產,更重要的是對其進行pre-money和post-money即投資前估值和投資後估值,還包括以往營收和淨利統計、未來營收和淨利潤預估等等。
這些資料都是要基於投資公司充分了解項目的基礎上完善的,急不來。
上月,陳女士提出以兩個億換取沁然公司20%的股權,這不是她心中的底價,在她的計劃中,花上兩三個月的時間門,和路楠慢慢磨。
一來,這是出資方的矜持和優越;
二來,給沁然充足的時間門證明它的潛力,這樣自己在LC公司立足的第一站能夠打得更漂亮一些。
但是計劃趕不上變化。
但才過去二十天,現在的沁然又更進一步,沁然的一切都正如陳女士和付經理讓人做的估值報告那樣發展。
路楠並不願意在創業之初就失去對公司的控製權。
和金律師商議過之後,路楠無論麵對陳女士還是付經理,都咬死了她的底線——最多願意讓渡20%的股份,這其中,相當於麵對單獨一方的時候說的就是10%,而金額也比陳女士當初提的要更高得多,10%的沁然股份報價1.8億。
漫天要價,坐地還錢嘛!
這樣的條件自然是陳、付兩人所不願意接受的。
他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不僅要還價,還想要說服路楠,釋放出20%最好是比這再多一點的股權。
公司近一個月的發展給了路楠更充足的信心,當然,現在賬戶上還剩下三千萬暫時不需要還給陳驍的資金也讓路楠在談判時有更充分的底氣。
待價而沽或許是一個貶義詞,但是路楠的商業行為皆是在合情合理的範圍之內。
她是將公司股份待價而沽,陳、付雙方又何嘗不是看好沁然,想要在未來‘奇貨可居’。
要怎麼分配,又是一個相當扯皮的過程。
譬如說,這一次談判最終還是暫時進入了僵持階段。
陳女士一改先前在米林時強硬的作風,這次倒是十分溫和,仿佛善解人意的前輩。
路楠要是能被溫情牌打動,上輩子早就不知道被坑死多少次了。
就連先前表現得十分積極且人畜無害的付經理都‘好意’勸說路楠:“其實沁然目前的估值有些偏高了。市麵上同類型的飲料已經有不少了,路總你應該知道時間門和金錢現在對你來說都很重要。”
路楠笑了笑:“付經理,我對自己的公司有充分的了解和充足的信心,是不是過高地評估了沁然的價值其實你我說的都不算,市場說了算。”
軟不吃,硬不吃。
路楠這一套做法,讓陳、付兩人有些無從下手。
路楠並不著急,她沉著地與他們兩人告辭,轉而去找已經電話約了自己好幾次的黃河礦業的李總吃個飯、聊聊天。
其實李總是想對她表示感謝之意——鮮奶吧的事兒。
但是陳、付兩人不知道呀,他們還以為這個暴發戶煤老板不講武德,在鮮奶行業賺錢之後,打算和他們搶項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