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多事之秋 第十九章 清河郡到了(2 / 2)

將夜 貓膩 4878 字 9個月前

自從離開渭城之後,更準確地說,從老筆齋開張,然後開始掙到很多銀子後,他二人每月都會按時給渭城寄些銀兩。數目雖然不多,但總是個意思,而且按照寧缺的話來說,那個破地方要銀子也沒什麼用處,寄再多最終還是會落進賭坊和酒鋪這兩個地方,何必好死那兩個家

雁鳴湖畔宅院購置裝修再修,基本上花光了寧缺所有的錢,甚至包括明年的賭坊分紅也都花了出去,不過這次去爛柯寺應該要算是公差,所以他毫不客氣地假傳夫子的話,在前院黃鶴教授那裡連蒙帶騙取了三千兩白銀,又從徐崇山那裡威逼利誘弄了一千兩,囊中飽滿如昨。

他與桑桑依然習慣性地節約,不過既然是有錢人,自然開始在乎享受,顏瑟大師留下的馬車雖好,但在陽關城裡住馬車不免有些驚世駭俗,所以他挑了瘦湖旁一家看上去最高級的客棧,然後要了最好的房間。

把大黑馬交給客棧夥計,他囑咐那夥計千萬不要喂這憨貨豆包之類的乾糧,那夥計震驚無語,心想果然是豪客,居然養的馬嬌貴的連豆包都不能吃。

寧缺倒不是怕大黑馬吃壞肚子,而是怕它嫌夥食不好發脾氣。要知道這憨貨如今吃習慣了新鮮瓜果外加黃精山參之類大補的東西,哪裡瞧得上什麼豆包,至於草料更是看都不會看一眼。

本來這憨貨骨子裡就是一吃貨,這一年又被那頭老黃牛給帶進了溝裡,開始像夫子一樣講究飲食,奉行以食為天的法則,如果真讓這它因為夥食問題發瘋,便是他都不一定能鎮龘壓得住。

在房間裡簡單洗漱一番,寧缺帶著桑桑去了客棧前庭,在二樓要了個雅間,憑欄看著瘦湖,毫不意外地叫了最貴的席麵。

南方的飲食果然彆有風味,薰鴨醬肉這些油膩物也能做出清淡的感覺,碟旁擱朵青芽便有了雅意,而豆腐青菜之類的清淡物,卻是以濃醬暈染,再配上幾壺果酒,著實很是賞目悅口。

寧缺和桑桑吃的正開心,忽聽著樓下湖畔隱隱傳來一些嘈雜的聲音,有人在議論今日發生的某椿事情,語氣頗為惱怒不滿。

寧缺靜靜聽了會兒,讓小廝喊來掌櫃,極奢闊地扔了一錠銀子過去,便打聽清楚了自己想要打聽的事情。

“崔老太公他老人家過百歲大壽,是何等樣的大龘事,便是皇帝陛下也親手寫了賀辭,讓禮部侍郎大人帶來賀壽,西陵神殿也派了人,便是鎮西大將軍冼植朗,那可是我大唐王將……這等l人物,入陽關後也未作歇息,便趕到富春江澄園拜望老太公,你說綠色招算得什麼,居然敢如此無禮。”

掌櫃說道,明顯可以看出他是真的很不高興。

寧缺這才知道,原來後日便是清河郡崔閥老太爺的百歲壽辰,大概是崔姓想著綠色招難得出趟長安城,便邀其於壽宴上以歌舞助興,卻似乎中間出現了一些問題。

清河郡諸大姓,綿延數千年,甚至長於大唐國祚,向來極受世人尊敬,除了鐘姓,其餘諸姓並不居住在陽關城內,而是居住在富春江畔的莊園裡,富春江兩岸名園處處,默然證明著這些門閥的底蘊與勢力。

舉世公認,清河郡諸姓以汝陽崔氏為首。

崔氏起於汝陽州。

千年之前,大唐立國之初,便是崔氏不顧彆的門閥反對,堅決倒向長安城,同意清河郡並入唐境——雖說更多是迫於大唐太祖皇帝的恐怖壓力,但崔氏的堅持在事後被證明極為英明——清河郡諸姓不止生存了下來,並且獲得了太祖皇帝的好感,爭取到了很多便利,而其餘敢於無視太祖皇帝的那些所謂千世之家,最終都落了個家破人亡傳承斷續的悲慘下場。

在隨後的曆史當中,崔氏一共為大唐貢獻了五位皇後,換句話說,如今長安城皇宮裡的皇帝陛下,身上肯定也有崔姓的血脈,除此之外,更令人感到敬畏的是,崔氏還為西陵神殿貢獻了兩位大神官。

如今的崔氏門閥依然強大而高不可攀,即將度過自己一百個年頭的崔老太公,曾經做過一任宰相。在皇室和文武朝臣們的刻意壓製下,清河郡諸姓出身的官員,居然能夠做到文臣第一人,這可是近三百年來的頭一遭,僅憑這一點,便可以想像這位崔老太公是何等要的人物。

很多年前,崔老太公便在宰相位置上歸老,其後他的二兒子做過一任吏部侍郎,如今已辭官,在富春江的莊園終日悠遊,還留在長安城朝廷裡做官的已經是崔氏的第三代長孫,也已經做到大理寺少卿的位置。

如此人物的百歲大壽自然擔得起陛下親筆道賀,擔得起禮部侍郎親自前來,甚至朝堂上很多官員都在猜測,如果不是為了執行繼定的國策,或許陛下的恩賞應該還要更重一些才對。

如今綠色招可能觸怒的,便是這樣的一個超級門閥。(

.|d!μ*0*0.(\(一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