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垂幕之年 第二百零四章 春雨中的白幡(2 / 2)

將夜 貓膩 6397 字 10個月前

寧缺沉默片刻後說道:“我答應你,一旦簽署和約,隻要西陵神殿聯軍退出清河郡,我就把清河會館裡的那些人送回去。”

清晨時分,春雨再降,塵埃落地。

唐國答應了西陵神殿方麵提出來的絕大部分要求,親王李沛言鄭重地在和約上簽下自已的名字,同時也把自已的名字寫在了曆史的恥辱柱上。

消息傳出,朝野嘩然,誰也不知道這個漫長的夜晚裡發生了什麼事情,為什麼皇宮裡的大人物們,居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真的簽了這份和約。

聚集在皇城前的唐人們再也無法控製自已的情緒,憤怒地罵著臟話,對著朱紅色的宮牆吐著口水,然後有些舊年的傳聞在人群中流傳開來。

那些舊年傳聞其實不是傳聞而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比如燕境的屠村血案,親王與西陵神殿掌教關係親密,曾經涉及某椿道門在長安城裡掀起的血案,因而才被先帝貶為庶民,直至李琿圓登基才恢複爵位……

宮門緩緩開啟,李沛言向人群走去,他穿著件黑紅綴金的深色長袍,在清晨時落下的微淡春雨裡顯得格外醒目。

無數人看著他,目光裡充滿了鄙夷與憤怒,甚至有人試圖衝過來揍他。

一名衙門裡的下級吏員痛聲質問著為什麼,為什麼朝廷要割讓東山郡,要割讓向晚原,這名吏員的聲音真的極痛,仿佛在流血。

無數人在質問在痛斥在罵著難道朝廷不想收回清河郡?為什麼還要把清河會館裡那些叛國賊送回去?

皇宮前滿是帶著血腥味的聲音。

如果不是羽林軍重重保護,李沛言此時大概已經被撕成了碎片。

李沛言忽然停下腳步,望向四周憤怒的人海。

他臉上的神情很平靜,眼眸深處的神情很複雜。

人群漸漸安靜下來。

“為什麼?世間沒有那麼多的道理可講,大唐需要時間,本王便替你們爭取時間大唐需要和平,本王便替你們爭取和平,舉世伐唐,大唐如何自處?難道還真能與天下為敵?如果你們認為本王錯了,日後你們證明給本王看。”

他的神情很漠然,袖中的手卻不停顫抖著。

李沛言回到了王府。

憤怒的民眾包圍了王府。

書院前院的學生和國子監的學生,正在城裡協助工部修葺戰爭中受損的民宅聽著消息後抬了無數碎磚和石塊來到了這裡。

羽林軍士兵和侍衛嚴陣以待,但他們的人數太少,根本不足以震懾憤怒的人群,王府四周回響著憤怒的口號聲。

甚至有人抬出了桐油點燃了火把。

便在最緊張的時刻,王府牆內忽然響起一片淒涼的哭聲。

王府門後仲出一隻白幡。

大唐親王李沛言死了。

街上變得安靜無比,看著那張在春雨裡格外淒涼的白幡,人們放下了手裡的磚塊和石頭剛點燃的火把也漸漸熄了。

寧缺站在遠處的巷口,靜靜看著這幕畫麵。

他的臉上沒有任何情緒波動。

李沛言代表大唐在和約簽字對西陵神殿方麵來說,並不意味著談判的結束和最終的勝利,因為神殿還需要書院的簽字。

如果可以的話,他們當然更願意以仁聞名的大先生或是守禮不欺的二先生簽字,隻是書院裡隻有一個入世之人,那就是寧缺。

此時的雁鳴湖被煙般的春雨籠罩著,卻並不淒清,西陵神殿使團所有人以及唐國諸位大學士都在廳內,沒有人說話,心情各有不同,西陵神殿方麵自不必提,曾靜大學士等大唐官員的臉色則是非常沉重。

所有人都在等著寧缺回來簽字,葉紅魚也在梅園裡等著,但寧缺卻遲遲沒有出現,因為他在回雁鳴湖之前,先去了一個地方。

清河郡會館前是直街,後是湖山,此時亦是春雨迷蒙,景色很是美麗。

數名侍衛和二十餘名魚龍幫眾警惕地注視著會館四周的動靜。

長安城那夜動亂時,會館裡的清河郡諸閥子弟趁亂逃出。事後把這些人抓回來,費了很大的力氣,他們不想這種事情再次重演。如果讓他們知道,會館裡的這些家夥馬上便要被送回清河郡,不知道會憤怒成什麼模樣。

就是在這樣一個時刻,寧缺走進了清河會館。他接過毛巾擦了擦被春雨打濕的頭發,撣掉衣服上的水珠,自然的像是回家。

(大家好,今天就這一章,明天就是這卷結尾,需要思考一下,可能三章或者更多會一口氣寫完。最近被罵的比較多,解釋兩句:請不要說我平時不努力月底假暴發要月票,我要是要了你再罵也不遲,問題是我這個月哪有正經要過月票?最關鍵是,我也沒準備暴發啊,攤手。至於說我寫的爛,那更沒辦法,我儘力按我所以為好的標準去寫,希望你們能接受,達不到您的標準,那是能力不足,便隻能無奈地揮手說再見,祝大家看書愉快,也儘量不要來罵我了,讓我也愉快一些吧,好嗎?)(

.|d!μ*0*0.(\(一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