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其實一個人不管行走的姿態還是穿著打扮,最重要的是自信。
而嚴舒錦最不缺的就是自信了,所以真學起來倒是不難。
等午休過後,嚴舒錦就和嚴啟瑜一起去書房,杜先生在前兩日已經摸過底,知道兩個人學習的進度。
兩人把功課交上去後,杜先生先放到了一邊,坐在椅子上說道:“昨天的問題你們想清楚了嗎?”
嚴舒錦和嚴啟瑜都點頭。
杜先生說道:“那你們說吧。”
嚴舒錦看向嚴啟瑜,說道:“弟弟先說。”
嚴啟瑜有些不好意思地撓了撓臉,說道:“我想了一下,如果我有一百個人和十匹戰馬,可是糧草勉強夠八十個人吃三天的話,那我會殺掉戰馬,這樣的話糧草就夠了,然後繞路避戰。”
“雖然我知道戰馬很重要,可我覺得人命更重要,隻要有人的話,遲早能東山再起的。”嚴啟瑜是仔細思考衡量過的,杜先生給的題目除了糧草不夠外,敵人還有一百二十個並且糧草充足,他覺得避戰再找尋找機會。
杜先生沒有說對或者不對,而是看向了嚴舒錦。
嚴舒錦沉默了一下說道:“我會把所有的糧食都讓士兵吃了,一百個人包括戰馬都喂飽,然後拚死一戰。”
杜先生依舊沒有說話。
嚴啟瑜說道:“可是姐姐這樣的話,很可能輸,畢竟敵人人比我們多,而且一直都能吃飽飯又有充足的糧草,會不會太冒險了?”
“正是因為這樣,我們才不會輸。”嚴舒錦說道:“他們一直吃飽飯,但是我的士兵嘗到過餓的滋味才更珍惜吃飽的感覺,他們還有充足的糧草我們沒有了,戰死或者餓死。”
嚴啟瑜愣住了,看著嚴舒錦。
嚴舒錦神色平靜,就好像在討論一件很普通的事情:“更何況勝利了以後都不會再餓肚子了,其實說到底他們有退路,我們沒有,所以哪怕他們有一百二十個人,也拚不過我們的,我們不會輸。”
“而且勉強夠八十人吃三天的糧草,就算每個人減少吃的,又能吃多久?”嚴舒錦是知道餓肚子的滋味的,三天的就算再節省,最多不過吃五天,五天以後呢?而且這五天怕是所有人都吃不飽,萬一那時候再遇到敵人,怕是連一拚之力都沒有了。
吃掉戰馬也是方法,保存實力東山再起也不錯,可那不是嚴舒錦的性格。
杜先生沒有說誰對誰錯,隻是笑道:“那我與你們講講當年的一件事,當年你們大伯也遇到了這樣的情況,隻不過身邊不是一百人,而足足有萬餘人,你們大伯並沒有瞞著糧草不足的事情,而且讓夥夫把剩餘的糧草都給做了,所有人都吃飽喝足休了一天,第二天早上更是吃了一頓好的,就對湖州發起了進攻。”
蘇湖之戰的勝利奠定了嚴超最終的勝利。
前朝就有俗語:“蘇湖熟,天下足。”
自從占了蘇湖後,嚴超再也不用為糧草發愁了,也可以大規模招兵買馬。
嚴啟瑜眼睛都亮了,看向了嚴舒錦說道:“姐姐你好厲害。”
嚴舒錦說道:“因為我是你姐姐啊。”
嚴啟瑜使勁點頭。
杜先生被逗笑了:“嚴啟瑜的辦法也不算錯,隻是有一點要記得,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打仗有時候就憑著那股氣。”
嚴啟瑜正色道:“我知道了。”
嚴舒錦卻覺得有些奇怪,按照大伯的性格不應該帶不夠糧草的:“杜先生,當時去打蘇湖的時候,很危險被逼著過去的嗎?”
杜先生看向嚴舒錦,問道:“你為什麼這樣問?”
嚴舒錦說道:“因為我覺得奇怪。”
杜先生笑了起來,隻是說道:“不如等你們父親回來,你們去問他?”
嚴舒錦點了點頭。
杜先生說道:“我要布置明天討論的東西了,認真聽好了。”
嚴舒錦和嚴啟瑜都不由自主挺直了腰板,他們兩個對學問高的人都很尊敬,更知道杜先生是來教導他們的,所以格外認真。
“從前有一大戶人家,他們為人和善,家中更是有很多存糧,鎮子上的人也都聽他們家的。”杜先生的聲音很好聽,說話的速度也恰到好處,讓人聽著感覺很舒服:“那個鎮子中的百姓過的很富裕,心地更是善良,可是有一天外麵來了很多難民,他們家中遭了災,要是再沒有東西吃,他們就都要餓死了,如果你們是大戶人家,會怎麼做?”
杜先生說完問道:“你們有要問的嗎?”
嚴舒錦問道:“那些難民都是什麼人?老人?小孩?女人?還是青壯年?”
杜先生聞言笑了下說道:“都是一些老人和孩子。”
嚴舒錦再次問道:“那女人呢?孩子都沒有母親嗎?”
杜先生說道:“沒有多少女人。”
“難民大概有多少人?”嚴啟瑜也問道:“而鎮子中的百姓有多少人?”
杜先生說道:“鎮子中有一百人,而那些難民有四十人,鎮子中的糧食足夠一百四十人吃三年。”
嚴啟瑜覺得有些奇怪,卻又想不出來哪裡奇怪,一時間沒有吭聲。
杜先生也沒有再多說什麼:“你們今天的功課,嚴姑娘你練十張大字,嚴啟瑜你把這本書的前十頁背下來,再練三張大字。”
兩人同時應了下來。
杜先生說道:“行了,你們開始看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