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小夥伴同樣不遑多讓,都不需要沈爹招呼,一個個便連湯帶肉的盛碗裡做鴨肉泡飯了。
是的,他們自己夾肉,沈麗姝並沒有站出來分配,早在去年年底,她就徹底辭去了食堂大媽的工作,一是因為工作太忙,實在顧不上這份“兼職”,二來這個餐餐有肉的標準就是年前那會兒定的,大家這麼吃了一兩個月,不說吃膩了,但至少不會饞肉饞到看見它們就眼冒綠光了。
正所謂“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當肉成了每天都能吃到的東西,也就沒必要你爭我搶了,每個人都很自覺的隻夾了兩塊肉,並且爭著搶著把沈麗姝吃雞鴨時最喜歡的翅膀和爪子都讓給她。
每當這個時候,沈麗姝就覺得她真不愧是全家最靚的崽,這待遇都快趕上老佛爺了吧。
然後她就用飯前洗過的小手抓起鴨翅膀“啊嗚”啃起來。
除了她,小夥伴們也在摸索中逐漸發現了自己的喜好,有人喜歡啃鴨脖子,有人喜歡吃雞皮鴨皮,也有隻愛吃肉不搞那些虛頭巴腦的,還有人專門撿鴨煲裡的竹筍吃——喜歡這一口還不在少數,因為以前沒怎麼吃過。
汴京附近竹子少,竹筍就更不多見,普通人寧願買肉也不花那冤枉錢去買竹筍吃。
鴨煲裡的竹筍也不是自家買的,而是老爹那位叫許木的朋友送的。
為了給沈麗姝在鎮上種竹林,她爹重新和這位老友勤走動起來,許叔叔因為他父親的工作關係,家裡常有吃不完的筍,又不好光明正大把主家的東西拿出去賣錢——即便主家也不要,於是隻能瘋狂送親友吃,去年就送了好幾十斤冬筍,現在好似到了吃春筍的時節,家裡又有源源不斷的筍吃了。
沈麗姝比較喜歡吃春筍炒肉,放在湯裡她就沒興趣了,可能上輩子吃的多了,隻覺得中規中矩,一點也沒有小夥伴們那種鮮到掉眉毛的絕佳體驗感。
想到上輩子,沈麗姝看著手中正要開啃的鴨爪失了神。她記得穿越前,還被同事安利了一道來自螺螄粉之鄉的美食——田螺鴨腳煲。
據說這道菜跟螺螄粉一樣風味極佳,越吃越上頭。
沈麗姝下意識吸溜了下口水,“咦,什麼時候吃田螺?”
“又想吃田螺了?”沈家旺笑道,“那還要等一等,江南那邊有清明螺賽肥鵝的說法,田螺多是清明前後的最肥美,當然中秋前後也是吃螺的好時節。”
現在吃不上,那也不能讓她一個人流口水,沈麗姝為了勾起大家對田螺鴨腳煲的興趣,可謂喪心病狂,用詞極儘煽動之能事,引得小夥伴們口水直流,手裡的鴨肉湯泡飯都不那麼香了,卻還隻能望鴨止渴。
王武忍不住插了個嘴,“姝娘怎麼知道的如此詳細,在哪裡嘗過這道菜嗎?”
小夥伴們聞言,反應比被提問的當事人還大,紛紛回頭看著他們這位還年輕、沒經曆過社會毒打的兄弟,眼神亮的驚人。
他們覺得自己隻是學廢了姝娘的在線吃瓜,單純的強勢圍觀,沒有冒犯的意思,被看的王武卻莫名心底發毛,又覺得自己說話沒毛病,所以在得到表妹否定的答案後,他還是勇敢的繼續問出心底的好奇,“那、那你怎麼知道好吃?”
剛開始搞事那會兒,沈麗姝還要先動腦筋給自己層出不窮的奇思妙想,找到合理合法合規的理由和解釋,才能將想法付諸行動,正所謂先謀而後動。
不過人是慣性動物,一旦無所不能的人設立起來,就不需要再多費口舌解釋來源了,所以她現在堪稱有恃無恐,麵對新來表哥的疑問,理直氣壯表示,“鴨子田螺都是水裡遊的,單獨炒也好吃,一起燒豈不是一加一大於二?”
王武:……
這個解釋有理有據,他竟無法反駁。
比起被沈麗姝用三寸不爛之舌才“說服”的他,小夥伴們則是從開始就深信不疑,此時不約而同點頭附和,“姝娘說得很有道理。”
“阿武哥你日後嘗過就知道,在吃食上麵,咱們姝娘就從沒看走眼過。”
沈麗姝驕傲點頭:對對對,她就是這麼牛逼。
不過被表哥一打岔,她也忘記要勾大家陪她一起垂涎三尺的險惡用心,不知不覺就把話題引到了生意上,“我想顧客們連烤小魚和泥鰍都十分接受,說明還是有很多人好這一口,烤螺肉應當也會喜歡,咱們可以選大個的田螺,挑出來串一串,小一些的也不浪費,等日後燒烤店開起來,砌兩個灶台用來炒田螺、做香辣烤魚,你們說怎麼樣?”
小夥伴們被她說的,越發迫不及待等燒烤店開張了,除了搞快點搞快點,還能說什麼?
沈麗姝這時反而比誰都心平氣和。畢竟市值近二千兩的豪華商鋪已經到手,她哪怕現在開始擺爛,這輩子照樣衣食無憂、瀟灑快活。
果然大家說的沒錯,不管在哪個時代,房子都是女人的安全感。
她現在就充滿了應對未來的底氣,心態也沉穩很多,麵對小夥伴們的催促,還能慢條斯理的勸說,“不著急,飯要一口一口吃,生意也要一步一步做,眼下修繕工作才是最重要的,因為咱們這生意要長長久久做下去,若是哪裡弄得不好,中途可沒法停工再修整,否則每天損失數以千計。”
安撫完捉急的大家,午飯也吃完了。
不過距離約定開工的時間還有半個多小時,沈麗姝不著急,便抽空關心了新來的小夥伴。
她一回來大家就搶著誇,相處很不錯的樣子,沈麗姝便覺得先讓他們跟著大家出攤,熟悉熟悉本職工作也不錯,現在也不急著考察麵試,就重了點問了問他們對生活環境的想法,“住後巷那邊的屋子,你們覺得還方便嗎?如果不自在或不習慣,可以跟其他人商量一下,看看有沒有願意跟你們換的。”
沈麗姝沒有點名如果需要,讓誰跟他們換,她相信大家會自己處理好,畢竟新來的不是外人,而是各自的親表兄弟,總有關係好願意關照他們的。
不過王武幾人也不需要特殊關照,他們對住宿環境相當滿意,不說那些雙層床多麼新奇有趣、讓他們欲罷不能,光是每個人都能睡獨立的床這點就贏了——他們在家裡還要跟兄弟們擠一個被窩呢。
就連條件好些的張彬和宋向民都不能免俗,因為他們家還沒有富有到蓋林府那種幾進幾出的大院子,住著還是尋常的農家大院,而這種條件不錯的家庭,往往兒孫也生得非常多,再多屋子也不夠他們住的,兄弟和姐妹之間共用一個被窩實數平常。
於是沈麗姝順勢又跟他們聊了下家長裡短,要快一點打成一片,工作才好展開嘛。
大家都吃飽喝足,跟表弟表妹們嘮嘮家常,也是極好的放鬆方式,卻不想在這個時候,張彬和宋向民的好表弟迫不及待向姝娘進言,“不是說要考一考表哥們的算術嗎?再不開始,你們又要去店裡啦。”
張彬和宋向民:……
他們真的會謝!
沈麗姝作為麵試官當然不慌,被提醒了張口就來,“可以可以,那雞兔同籠你們會做嗎?”
張彬和宋向民:……
這回輪到他們頂著所有人炯炯有神的目光,終於明白了王武先前的心情,明明什麼都沒做,莫名奇妙就心虛起來了呢,張彬咽了咽口水,弱弱的問:“我念書時先生教過這道題,隻是姝娘怎麼也會,這好像是算經中的題目?”
但凡帶經的,都跟科舉脫不了關係。張彬能學這題,因為在他們那兒出了名喜歡照本宣科的老秀才身邊開蒙,這位先生甭管學生考不考科舉,就教同一套書,聽不懂拉倒,聽得懂就跟下去。
可大部分先生都不是這般落拓不羈,他們會分兩套教學,考科舉的學經史子集,不考科舉的就學《三字經》認字,順便再教點簡單的加法,就足以讓學生應付很多場麵了。
比如沒跟他拜一個先生的表弟宋向民,此時就隻能一臉懵逼看看他,又看看姝娘。
沈麗姝在張家表哥吃驚的目光中莞爾一笑,“大弟二弟被林舉人考察收徒之前,我抽空翻了些書給他們補課,畢竟臨陣磨槍不快也光嘛。”
作者有話要說:日六成就達成!
晚安啦
感謝在2022-05-2623:53:23~2022-05-2723:49:47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貓貓小團團2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藍羽50瓶;五條悟和一方都是我老46瓶;靜靜宅30瓶;白丁、四書五經20瓶;31643808、六隻貓、橘子汽泡水、bobo、c、念許、半顆糖、春風=萬物、阿狸微、32250282、Sheenagh10瓶;明雪9瓶;風痕8瓶;幽、38813311、沉迷話本的鹹魚阿彬6瓶;童茜茜、christine、夏姬八纈、不講李?5瓶;文靜、風流囧齋主、熬夜不禿頭、鳳舞霓裳、妮子、泗水一衣、Emily、delia、哇汪汪、ambsy、晚椿、靜靜、453301291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