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族小姑娘收了錢,也不再推銷了,倒是開始為這位夏族小哥哥的智商感到擔憂,忍不住囑咐道:“小哥哥,要不你還是你找一個人陪你一去走,你一個人很危險的。”
“還是算了吧,我喜歡自己一個人!”
陳牧把東西暫時寄存在維族小姑娘的店裡,準備回頭拿了車,再來運走。
饅頭和罐頭都是比較容易保存的東西,他買了一個簡易的戶外爐子,到時候在路上隨便熱一下,就能吃了。
準備好人吃的,接下來的就是車子吃的。
他買好了許多油罐子,等出發的時候把它們全都裝滿,放進車子裡,以備不時之需。
第三天,一切準備妥當,陳牧駕駛著陸地巡洋艦,開始出發。
穿過那個零公裡的巨大門牌,陳牧正式踏上219國道。
離開頁城縣後,開車行進一個多小時,就來到柯克亞鄉,這裡有檢查站,需要等候。
柯克亞鄉之後,則是普薩村,海拔開始高起來,達到2200米。
沿途一路都是戈壁和沙漠,沒有什麼太特彆的景觀。
陳牧看過網上的一些關於219國道的攻略,一般情況下,自駕遊的人都會選擇從藏省往疆齊走,因為從高往低走,會比較容易適應。
反倒像他這樣從疆齊往藏省走,往往會出現高原反應,一不小心就出問題。
通過普薩村後,接著是阿克美其特村。
對陳牧來說,阿克美其特村算是一個比較標誌性的地點,因為從這裡開始,他算是真正進入昆侖山脈,從此穿行在叢山峻嶺中,海拔會越來越高。
在阿克美其特村,陳牧停下車,默默感受了一下地圖裡的那根細線,發現自己的方向雖然有點偏離,但大致還是對的。
感覺上,細線所指的位置,應該在更西南一點的地方,而他,則在東邊。
“到底是什麼地方?不會是某座荒野雪峰裡麵吧?”
陳牧真有點拿不準。
如果那個地點真的是在雪峰上,他真的就隻能遠遠看一眼,回頭從長計議,下次再來。
從頁城出發,來到阿克美其特村,已經走了三百多公裡,大概兩個多小時就過去了。
陳牧的目的地是感到庫地鄉,晚上在那裡落腳。
庫地鄉是庫地區域的中心,居民有數十戶,還有兵站駐守。
一般來說,在新藏公路上,隻要有兵站,就會有外地的民工落腳,依靠著公路做些小生意,賺點辛苦錢。
庫地鄉就是這樣一個地方,可以讓過往的路人得到補給。
庫地區域的入口,是阿卡孜達阪。
達阪這個詞其實蒙各語,大概是高高山嶺和山口意思。
當初蒙各族統治中原的時候,瓦剌諸部遊牧於西域並統治了這裡,其中瓦剌人建立的碩特汗國還一度統治藏原,所以達阪的名稱也傳了下來。
阿卡孜達阪地勢險要,維語的意思是“連猴子都怕不上去的雪山”,坡長27公裡,開始真正的進入高原地帶。
陳牧開車走在路上,感覺高原反應並不明顯,沒有什麼呼吸不暢順的問題,不過氣壓反差就很大了,耳朵總會時不時就感覺到不舒服。
因為不敢開快,所以走得很慢。
而且,陳牧時不時還要停下車來,感受一下黑科技地圖中那根細線的位置,然後又對照自己手裡的地圖,查找方位……這麼折騰下來,直到了傍晚的時候,他才終於抵達庫地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