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我在西北開加油站最新章節!
聽老張這麼感慨,維族老人忍不住笑了笑:“以後小牧的生意會越做越大哩。”
老張點點頭,這一點他是相信的。
巴河鎮剛進循疆公路的那一片,幾十裡地全是和陳牧合作的育苗場,隻看那規模,就知道牧雅的生意有多大了。
關鍵是那片育苗地一直在迅速擴張中。
鎮上都傳出來風聲了,牧雅林業這兩個月又申請了五十裡的地,和之前的合起來,都快將近百裡了。
百裡的育苗地,這樣的產業規模,就算是市裡,都不能忽視。
還有,現在讓鎮上的人最上心的,是那一片正正在鎮子邊上,已經平整出來的土地。
據說那是牧雅林業準備用來種水稻的,五月的時候就會插秧開種。
天啊,開什麼玩笑,在巴河鎮這樣的荒漠土地上種水稻,這簡直顛覆了所有人的想象。
張武雖然是夏族人,可也算是祖輩好幾代人在這裡生活,算是地地道道的本地人。
他在乾建築之前,也曾在家裡務過農。
隻是因為務農太苦,年輕的張武才放下了農活,跑出去跟著一個小建築隊從小工乾起,最後混成了工頭,成立了自己的建築隊。
所以,張武非常清楚在這荒漠上務農,究竟是多辛苦的事情。
這裡,根本是種不了水稻、小麥之類的作物,隻能種些果菜,還有玉米。
由於乾旱缺水,每天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要從水井到地裡來回挑水,澆灌作物,這事兒能累死個人。
正因如此,這裡的農民不管種什麼都隻能小麵積的種,收獲充其量也隻能自給自足,養活自己家裡人都夠嗆,更不用說往外賣賺錢。
這也是荒漠上的人們這麼貧窮的原因,務農的人要靠天吃飯,他們這裡的環境實在太惡劣,根本不給人吃飽飯的機會。
現在牧雅要大麵積種植水稻,這樣的事情對於鎮上的人來說,可是破天荒一樣的新鮮事兒。
大家都在議論牧雅的水稻到底能不能種成功,茶餘飯後總要把這事兒拿出來說一說,導致它成了巴河鎮人閒聊榜上絕對排名第一的話題。
“我覺得應該種不成吧,在我們這裡種水稻,簡直是異想天開哩。”
“可牧雅不一樣,我覺得他們能成。”
“誰知道呢,到時候看看收成怎麼樣就知道了……”
鎮上的人對種水稻的事情,大多在心底是不看好的。
不過因為牧雅這一年多來在x市“打”出來的好名聲,所以他們的心底又忍不住帶著一點期待。
要知道牧雅可不同彆的林業公司,他們的產品對x市附近的農民來說,就是質量的保證,讓他們莫名的有信心。
雖說種水稻這事兒真是太不可思議了,可萬一成了呢?
現在牧雅林業花了五百萬建研究院的事情,已經傳遍了這一片。
農民們都知道牧雅林業是有科學技術的公司,這樣的公司如果真把水稻種出來,似乎也並不是完全沒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