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自己灌了一碗心靈雞湯後,宋禾閃身,終於來到闊彆已久的幼兒園廚房。
想她上次進來的時候還是逃荒那回呢,等到達姑姑家後,她壓根不敢再進去,甚至不敢從廚房中偷渡食物出來吃。
可快饞死她了!
空間食物沒變質,這是啥原理宋禾也搞不懂。
可都有空間了,其他不合理的地方還重要嗎?壓根不重要。
她先是進入儲物室,然後把放在架子底下的六鼇紅心地瓜搬一箱出去,與姑姑給的以及隊裡借的地瓜混合在一起。
雖說外表不太一樣,但也沒人會好好的去注意你家地瓜呀。
除了地瓜外,她那雪白的大米也有借口拿出來了。
隊裡借給她們家的米是糙米,宋禾原本還遺憾不能吃大米飯呢。
可姑姑給的米明顯是這個時代的精米,與空間裡頭的米,也就隻有形狀上的區彆。
宋禾前些天買大水缸的時候窯廠附贈了幾個小些的缸。
這會兒小陶缸剛好可以拿來裝米,她用量杯舀好半天才將米缸裝滿。
最後將蓋子扣上,用石頭壓著,放到櫥櫃旁,壓根不要怕老鼠。
宋禾絞儘腦汁地把能找得到借口的食物都偷渡些出來。
主要是她發現自家三個小孩腦袋瓜子都有些好使,反正比她好。
所以萬萬不能像以前隨便給他們塞口糖那麼大意,鬼知道他們多年以後會不會突然意識到自家姐姐的古怪之處。
時間漸漸流逝,宋禾想一會兒忙一會兒,忙活一個多小時,終於將所有能拿出來的東西都拿了出來。
她長呼一口氣,拍拍手上的灰塵,站起身來到門口,雙手做成喇叭狀,氣沉丹田,深深吸一口氣大喊一聲:
“大娃,小妹,米寶——”
“回家啦——”
宋禾喊完氣息一泄,嗓子不痛不癢更不乾,然後轉身回家。
荷花這小姑娘有一個特彆特殊的地方,那就是聲音賊大,穿透力特彆強,還出奇的有親和力,是個當幼師的好苗子。
宋禾剛來的時候費不少時間適應了一下這種聲線,如今算是收縮自如。
幾百米外的曬穀場。
原本正在集中注意力盯著捉鳥籠的大娃耳朵動了動,緊接著突然抬頭,望向家的方向。
大娃轉頭問一旁的米寶:“米寶,聽到沒,是不是姐姐在喊我們?”
米寶眼中疑惑一瞬,而後把手中的樹枝一扔,起身就往家裡跑。
“哎,哎米寶,你到底聽到沒?”
大娃氣得跳腳,拉起還在嘻嘻哈哈玩跳格子的小妹匆匆往家裡跑去。
坐在樹根旁邊烤火的老人們臉上不由得露出笑容,“那幾個小娃還真懂事兒,沒咱們李家村的皮實。”
“家裡沒大人呦,也不曉得以後該怎麼辦。”
“嗐,老楊你是沒看過那幾個娃娃的大姐,說話做事都跟大人似的,還有隊長幫襯,哪用得著你多操心。”
“還真是,那小孩成精了嘿……”
“聽說還會識字,讀到中學。你們說說,咱們村有幾個姑娘讀到中學?”
“所以說還得讀書,讀書好。”
樹皮爺穿著軍大衣,腦袋包的嚴嚴實實地,聽他們討論了好一會兒後,拿著煙鬥慢悠悠站起身,往家裡走去。
他歲數大,可身體還算硬朗。隊裡好幾年前就打算安排人照顧他,樹皮爺給推拒了。
自己這一把老骨頭,作甚還要耽誤彆人,給隊裡添麻煩呢?
樹皮爺家中什麼都不缺,因為立過功,所以票證比一般人家多得多。
那臥室的書桌上甚至還擺著一包麥乳精。
他來到書桌前,翻找兩下,而後把一個本子夾到胳肢窩下,徑直往大隊長家走去。
新房外。
大娃拉著小妹氣喘籲籲地追上米寶,到達家門口後氣壞了,抓住米寶道:“你以後得聽我的,我是哥哥。”
米寶不聽,跨入門檻:“我聽姐姐的。”
“可是你沒等小妹,姐姐說咱們得三人一塊走,誰都不能丟。”
大娃氣急敗壞,跑在米寶的前頭想跟宋禾告狀。
作為老大,宋禾早就做好了日日“升法庭、斷官司”的準備。
根據她那少得可憐的家長育兒知識,讓她知道在小孩鬨矛盾時切記多插手。
宋禾拿個板凳坐在院子裡摘山上采的野薺菜,大娃又委屈又著急地對著她劈裡啪啦一頓輸出。
等大娃終於說完了,宋禾瞪大眼睛分外驚訝:“啊,是嗎?那該怎麼辦?”
大娃氣還沒喘勻呢,突然愣住,“我不曉得。”
“嗯,姐姐想想。我覺得咱們大娃是哥哥,所以米寶做錯了你就去多教教他。”
米寶早就窩在宋禾旁邊了,用額頭磨蹭她的手臂,“我想早些回來。”
“可你得等等我們,不能一個人先跑!”大娃對他這種行為很不高興。
宋禾轉頭:“大娃說的挺對的,米寶記住了沒?”
說著,她神色一變,長歎一口氣:“哎,姐姐當年也好想有歲數一樣的玩伴,就像咱們大娃小妹和米寶一樣的,可以一起玩的,一起手拉手走路的……看著就跟親親的兄弟姐妹一樣,多幸福!”
大娃聽呆了:“姐姐沒有人玩嗎?”
宋禾麵帶愁苦的搖搖頭,“沒有。”
“太可憐了。”
大娃是個很感性的人,和宋禾共情得淚水都快奪眶而出。
米寶好半天抓著她的衣擺,扭捏說道:“那我以後和大娃小妹手牽手一塊走,像……親親的。”
這下換宋禾愣住,放下手中的野菜正色道:“咱們本來就是親親的,有誰說過咱們不是親親的嗎?”
米寶不說話,扁著嘴,眼眶慢慢變紅。
宋禾摸摸他的頭,“你是信旁人說的話,還是信姐姐和大娃小妹說的話?”
“信姐姐和大娃小妹的。”
“那就對了,咱們就是親親的,一塊吃一塊住,都是一樣的。時間久了,彆人也會曉得。”
米寶抽噎著擦乾眼淚,“真的嗎?”
“真的!”
宋禾認真地點點頭,然後指著水盆:
“比方說現在,姐姐一個人摘菜,作為親親的弟弟妹妹,是不是該來幫忙呢?”
眼淚汪汪的大娃和米寶:“……”
宋禾會做飯,但對洗碗洗菜這種活避之不及。
為了自己未來幾年的幸福生活,她打算對幾個小孩從小培養這幾項技能。
四五歲的小孩乾不了什麼,可最簡單的洗菜、掃地、養雞養鴨,這些都是能做的,宋禾不打算慣著三個娃。
“來,小妹也過來。”宋禾招招手。
“都拿個小板凳坐在這邊,跟姐姐一塊洗薺菜。”
你們學會了,姐姐我就可以廢了。
——
搬到新家後的第一頓飯,宋禾十分大方的蒸了白米飯。
這時候沒有電飯煲,隻能先將大米混著水放到砂鍋中煮。煮到半熟時,將濃稠香白的米湯倒出來,再繼續蒸,蒸大半個小時,米飯便蒸好。
更因為沒有鐵鍋,炒菜這一環節也變得繁瑣麻煩。
幾個小孩體會不到宋禾的痛苦,卻能聞到米飯的那股香氣,紛紛蹲在砂鍋旁邊,鼻子使勁兒嗅。
小妹陶醉得眼睛眯起:“姐姐,這就是白米飯的香嗎?”
宋禾拎起她的領子:“站遠了,都不許離太近,不聽話的沒有米飯吃。”
這話極有殺傷力,三人紛紛後退。
她可沒空理他們,蒸米飯的同時,宋禾將洗淨的薺菜過滾水焯熟。然後放入蒜末,加入調料,淋上香油,攪拌一下那股薺菜獨有的香味就混著香油香蔓延開來。
這時候也是有薺菜的,李家村的薺菜不止初春有,秋末初冬也不少呢。
而且經霜打過的薺菜吃著還格外清香一些。
彆看她們家有四個人,可所有人的飯量加起來可能都比不上一個強子姑父。
所以宋禾沒做太多菜……也做不了太多菜。
把涼拌薺菜端上桌,而後打兩個雞蛋,切些昨日從山上采的香菇一同煮湯。
這味道,鮮美得很!
香菇是山上自然生長的野菇,張奶奶說這種菇長在砍斷的樹乾上,不需要菌種,自然而然就能長出菇來,連下雪天都有,而且味道奇香。
這會兒還沒入口,光是一聞,她就知道張奶奶說得不錯。
“吃飯吃飯!”
三個人哪還需要宋禾催,她轉身一看,幾人已經坐在桌子上,甚至碗筷都擺放整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