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禾眼睛一亮:“叔你自己不要嗎?”
他搖搖頭:“你要的話我就給你,上次你教我兒子寫的那幾個字,他現在還記得。”
那都幾個月前的事兒了。
宋禾當時排隊買肉,順口教了一個隊伍旁的小男孩寫自己的名字,沒想到是肉鋪大叔的兒子。
“反正我也收你錢票,又沒有違反紀律。”
大叔話還沒說完,宋禾立刻點點頭,有便宜擺在眼前當然要占。
也不知道是誰對孫子那麼看重,竟然預定了兩條豬蹄,足足有兩斤半,宋禾全給買了。
肉鋪大叔提醒:“要小心壞,這個天氣很容易變臭。”
宋禾笑笑:“我知道,謝謝叔。”
一般人是不敢買這麼多,可她有空間呀,放在裡邊就不怕變質。
出了肉鋪後宋禾又去買雞蛋,他們每天家裡就是雞蛋消耗得最多。
以前沒啥錢的時候是一人一天半個,如今資金寬裕了,就變成一人一天一個。
沒辦法,這個時代哪有什麼營養品,雞蛋紅糖就是營養品。
宋禾還前段時間還到處找牛奶呢。鄭秀秀說源陽市有牛奶廠,每天新鮮的牛奶都可以送奶上家。雖然貴了些,但也有不少人預定,可惜縣城中沒有。
不過聽說公社有人養羊,宋禾沒喝過羊奶,也不知道羊奶的營養價值。
但後市總是有什麼羊奶粉,羊初乳之類的東西,所以羊奶的營養價值應該也不低吧。
快速買完菜,又到國營飯店買了幾個包子後,她騎上自行車往公社趕。
在沒人的路上,宋禾將空間內已經準備好的蝦和米麵放到鐵筐上的麻袋裡。接下來一路未停,騎到家中。
中午吃的是包子,晚上吃的是水餃。
宋禾也有好久沒有奢侈這麼一把了。
其實來到公社後她們家反而可以正大光明的改善夥食。以前因為在村裡,鄰裡鄰居都相熟,偶爾串個門聊個天,你家是什麼情況其他人大致都知道。
因此,宋禾為了不惹麻煩,在夥食這方麵得藏著掖著。
而如今宿舍附近又沒人住,其他人要來串門,也得穿過好幾道門才能進入她家,所以隱蔽性強了許多。
吃過午飯後先揉麵,緊接著調餡料。
宋禾不由得想起自己大學附近的那家水餃店,主打的就是蝦仁鮮肉水餃,那家的魚籽蝦仁雲吞更是宋禾次次必點的。
所以食材都準備好後,將豬蹄處理一下燉下去。
為了方便,宋禾還是選擇先拿一斤豬蹄燉蹄花湯。
從中午開始燉,一直燉到吃晚飯時。奶白濃稠的蹄花湯就已燉好。
快速包幾十個餃子,在熱水中煮過,煮的白滾滾圓鼓鼓,再配上蘸了酸辣蘸水的蹄花——
哇,美得四人晚上睡覺時,嘴巴都還在“砸吧砸吧”。
第二日。
天還未大亮,天際處露出魚肚白。
宋禾起床,推開院門時,已經能聽到外頭的吵鬨聲。
又過一會兒,旭日東升。
火紅的太陽從遠處連綿不絕的青山上升起來,光芒灑向大地。
隨著時間的推移,公社慢慢變得熱鬨。
路上大多是家長帶著孩子,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敘說家常趣事。
宋禾幼兒園還有事要乾,掐著時間差,快速把三個小孩送到小學去報道。
路上,宋禾不停叮囑:“上課要守紀律,下課要注意安全。放學後要先回家,即使是想和同學一起出去玩,也得跟姐姐說一聲。”
“知道啦!”
三個小孩很無奈,這話姐姐昨晚睡前也一直說,他們都能背了。
進入小學後人更多。
這兩年因為大力發展教育的關係,標準年齡入學的小孩不少。
宋禾拉著三個人穿梭在人群中,左顧右盼的找老師。
終於,十分鐘後,三個小孩報道注冊完畢。
學校門口,三個小孩眼淚汪汪的看著宋禾。
宋禾摸摸他們臉蛋:“姐姐知道你們不會欺負彆人,但若是有小孩欺負你們,得跟姐姐說曉得吧?語言欺負也是欺負!”
“咱們大娃是哥哥,在姐姐不在的時候就得擔起哥哥的責任,每天放學記得把弟弟妹妹領回家中。”
“還有小妹,小妹不準氣老師知道沒?老師上課時知識要是說錯了,你要下課後去辦公室對老師說。最重要的是什麼,姐姐說不能給彆人碰的地方,記著要保護好,誰敢碰一定要大聲喊出來。”
“米寶記得要跟同學們一起玩,彆老是一個人坐在教室中,都像小老頭子啦。”
宋禾越說越想哭,在眼淚要掉下來前快速揮揮手離開。
真挺奇怪的,她覺得這瞬間自己的情緒來得莫名其妙。
明明隻是在家門口上個小學而已,怎麼就會如此呢?
宋禾想了一路都想不通,可到了幼兒園,看見一個個家長站在幼兒園門口往裡眺望時,她突然就懂得了。
這是家長與孩子對自己上一生活階段的告彆。
原本你們是在共同成長,可在這一刻卻會分開一段路。你在你的路上會認識到有趣的人,碰到有趣的事,孩子亦是如此。
未來,你們或許還是親密無間,或許是漸行漸遠。
這一刻的心情,既是對之前的不舍,也是對未來的惶恐。
可這就是成長啊。
宋禾整理好心情,邁向公社幼兒園,開啟她自己的人生新階段。
今年的幼兒園中有六位老師,兩位輔助老師,加上宋禾共有九人。
先前幼兒園是沒有園長的,一切事物都是小柴一手抓。對此小柴早就向宋禾抱怨過,說幼兒園的種種事情讓她苦不堪言,特彆是怎麼讓小孩聽話這件事。
早晨9點,幼兒園已經報完名,家長們也到了該回去乾活的時間。
程萍拿著冊子走進辦公室:“小禾,娃娃的信息都錄完了,這個學期一共有82個孩子。”
她是宋禾培訓出來的學生,在幼兒園也乾兩年了,招新的流程很清楚,所以宋禾讓她負責。
往常她們都是喊宋禾叫宋老師,相處熟後又叫小禾,如今也改不過來。
宋禾接過冊子十分驚訝:“這麼多嗎?怎麼會有這麼多學生?”
程萍無奈:“要不是三歲以下不收,來的人會更多。61年那會兒啊,真不少人懷孕生小孩。”
宋禾也想到這個原因,60年河西公社的災荒就徹底消失了。都說飽暖思□□,災荒那兩年的孩子,全在61年補了回來。
而61年生的,如今可不就剛到能上幼兒園的那個年齡。
宋禾忍不住咬唇:“三四歲的小孩,可是最不好照顧的。”
程萍欲哭無淚:“可不是嗎,這次還就這個年齡段的小孩最多。而且明年來年那會兒,還有一波呢!”
她們公社是個人口多的公社,隔壁大湖村人口也不少。完全可以預見到接下來幾年,幼兒園的任務將會多麼艱難。
宋禾被她這話嚇到,頭一回感覺肩上擔子重如千斤。
好嘛,她說練主任怎麼三催四請,一定要讓她今年秋天接手幼兒園,並且還開下不低的薪酬條件,原來在這兒等著她!
頓時間,宋禾沒空傷春悲秋了,趕緊召集幾個老師一起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