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縣城生活(1 / 2)

“叮鈴叮鈴——”

自行車的鈴聲在巷子中響起,隻見門口有個男人大聲喊:“牛奶牛奶!”

他聲音很響亮,整條槐花巷子的人都能聽得到。

“來啦來啦!”

小妹嘴裡叼個包子,趿拉著拖鞋匆匆往院門跑去。她打開裡頭一層木門,從外層鐵門空隙中把牛奶接過來。

平和縣在去年開了一家牛奶站,聽說裡頭有十個工人,還有二十多隻奶牛。

這十個工人裡還有三四個送奶員,送奶人每天拉著裝滿鮮牛奶的鐵桶,滿街吆喝著賣牛奶。

若要是提前預定也行,這樣送奶員每天到點就會把牛奶送上門。

比如說宋禾家每天就定了足足兩斤的鮮牛奶。

在早晨七點,第一縷陽光照射在柿子樹上時,這位叫魏峰的送奶員就會用量牛奶的提子,量出剛好兩斤鮮牛奶倒到宋禾家的暖水瓶中。

她們一家四口人,剛好一人喝半斤。

牛奶很香,是處理過的,拿到手後便可以直接喝。

小妹這會兒聞著那股香醇味,已經迫不及待想喝一口了。

魏峰送了三天的牛奶,和宋禾也有些熟悉,於是笑笑問:“你們三個小孩是今天去鐵道中學報名吧?”

小妹點點頭:“我們待會兒就得去。”

“好嘞,這學校進去了可得好好學習。”

說完,魏峰就蹬著自行車離開,小妹看了看周圍,也將木門關上,轉身回去。

前幾日她們姐弟剛來的時候還有好多人圍觀呢,不論你是出門打的醬油,還是早上拿牛奶,都有不少人盯著看,搞得小妹十分不習慣。

在縣城裡就這點不好,有點小動靜街坊鄰居都知道。小妹覺得就是在城裡做頓紅燒肉,這整條巷子都得聞得到味道。

往常她們住的地方都偏僻,再加上知青社員們都得上工,做味兒再大的菜也沒人曉得。

可這槐花巷子中,不少人家裡總有一兩個一整天下來都待在家中的人。

在如今,人們的嗅覺都靈敏的很。

想做肉菜?

你前一秒把肉放到鍋中,後一秒人家就能聞到肉味了。

這種時候你是不能出門的,出門必被人逮著問家裡做了些啥菜,菜是哪買的,是怎麼做得這麼香。

大部分的人羨慕歸羨慕,卻不會眼紅。

可槐花巷子裡也有一戶人家,在旁人家裡做好菜時,總是會讓家裡小孩跑到人家家門口撒潑打滾要吃的。

剛來那天傍晚大娃就做了炸南瓜和炸肉丸吃,那味道簡直是絕了,說是香飄整個槐花巷子都不過分!

果不其然,在她們四人吃的正歡時,門口就傳來小孩兒的吵鬨聲。

是一個男孩兒,大約四五歲的年紀,就在院子門口哭天搶地耍脾氣。

等小孩哭了一會兒,宋禾家還沒動靜時,就傳來大人咒罵小孩的聲音。

那罵小孩的內容指桑罵槐的,抑揚頓挫格外有腔調,宋禾四姐弟權當相聲聽。

最後那小孩聲音都哭啞了,仿佛都要上氣喘不過下氣後,門口才沒了動靜。

宋禾當初在租這個院子時,鄭奶奶也跟她提過這戶人家,說是讓宋禾小心一點,吃東西時千萬彆開門。

這家人說是很壞也不會,就是光乾一些損人不利己的事兒。

去偷你東西,去拔你自行車的氣,趁著沒人時給你家潑臟水……這些事兒他家倒不會乾。

那家的大人是腦袋清楚的,就是兩個老人慣愛指使孫子去人家家裡要吃的。

大人每天要去上班,哪有時間管孩子?

緩過神來後,就發現孩子被教壞了。想狠下心把孩子掰過來,兩個老人又得哭鬨著說是兒子兒媳嫌棄他們。

這家人每天都得在槐花巷子中上演一出大戲,搞得宋禾很想端著飯碗蹲在門口邊看邊吃。

說真的,宋禾是好久沒見過這類人了。

想當初她可是個在飯店吃飯時遇到吵架,都得多點兩碗菜待在店裡繼續看的人。

之後宋禾家做飯時,小孩兒又來哭了一兩次。

可宋禾是誰呀?她這人最不受人的拿捏!

她不僅就不開門,還端著飯碗坐在院門那吃。時不時還感歎幾句,故意發出砸吧砸吧的聲音?成功把小孩氣得仰頭大哭,撕心裂肺咳得震天動地,臉蛋都憋紅快要暈倒的那種。

從此之後,這倆老人再也不敢唆使小孩兒來宋禾家了,整個槐花巷子的人,也不敢把宋禾姐弟四人當軟柿子看。

好家夥,原以為她們家小孩臉皮都薄。

沒想到,比他們這些大人還老油條呢!

今天是9月1號,吃過早飯後,宋禾便準備帶著三個小孩去鐵道中學。

幼兒園得9月2號才招生開學,所以宋禾這次倒有時間送幾個小孩去。

可她願意送了,大娃幾人卻推辭說不要宋禾送。

大娃無奈:“我們這是高中又不是小學,哪裡還需要姐姐你送。”

宋禾立刻停下腳步:“真的嗎?那我就真不送了,這種大熱天的我還不願意去呢。”

小妹哈哈笑:“大娃這是怕你到學校去時會喊他的小名,到時候他又得成為宋大娃了。”

初中時大娃就逼迫著小妹和米寶要叫他哥哥,或者叫宋躍。

但那時整個公社的人都是叫他大娃,班級的同學自然如此。

就連那些剛認識的同學,在玩久後都一口一個“宋大娃”的,甚至老師偶爾都會從嘴裡蹦出個“大娃”。

大娃可真是怕了,這回無論如何都得把自己大名給用上。

不去就不去,宋禾心想。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