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幼師學院(1 / 2)

歲月匆匆又一年。

幼兒園中旁邊又在動工,為的是擴大園區,多蓋幾間教室。

如今園區中老師漸漸增多,宋禾去年發現園區相對來說太過狹小時,就向唐局長申請要擴大園區。

唐局長起初不同意,宋禾愣是堵了他整整一個禮拜。從他上班堵,到他下班堵,甚至他休息日時也被宋禾拿著規劃本堵在家門口。

最終,唐局長實在是受不了宋禾,勉強同意了她這個擴大園區的規劃。

規劃圖是宋禾專門找人畫的,李家村的下放人員中有一個就是建築設計高手。

宋禾今年回李家村過年時剛好碰到這人摔在路旁水渠中,便讓大娃和米寶趕緊把她扶了上來,又把她送回牛棚裡。

等宋禾問清她名字時,就驚呆了。

此人姓寧,叫寧懷英,是著名的女建築家。

為啥會驚呆呢,因為後世少有人不知道她的。

一是因為她在平反後設計了許多有名的建築,其中有好幾座都獲得國際大獎,成為國內外首屈一指的建築師。

二是她長壽得很,活到一百來歲。

這很關鍵,因為她去世那天熱搜上報紙上都是關於她的新聞,媒體們都在科普她的生平事跡,宋禾很難不記得。

宋禾起先還沒反應過來,可當曉得她是建築師後,就立刻與後世的那位偉大的建築師對上號了。

所以有這麼一位專業的大拿在,宋禾當然要請她設計這份園區設計稿。

寧懷英是個特彆樂觀的人,即使遭遇下放,她每天也樂樂嗬嗬的。

照她的話說,她丈夫兒子都死了,全家隻留她一個人,怎麼也得把丈夫兒子的壽命給活回本。

宋禾還是頭一次聽到這種話,心中頓時無比敬佩,覺得她不長壽誰長壽。

李家村的條件好,即使是讓他們住牛棚中,他們的生活環境也不算差。

村裡的牛棚,可比有些地方人住的房子都要好上不少!

最起碼不刮風不漏雨,甚至還盤了幾個炕。

他們這兒的人不睡炕,當初盤這些炕是為了孵小雞的。可如今每家每戶手上都有餘錢,就連李二奶奶家都翻了新房,村民們能夠自己盤炕啦,哪裡還需要去牛棚擠?

所以牛棚這些炕,就被遺留下來,留給了這些下放人員用。

可以說在整個河西公社中,要說哪個村的下方人員在冬天時過的最舒服?那肯定是李家村。

牛棚就在後山腳下,山腳下可不缺木頭。

每到冬天時,就把炕燒得暖暖和和的,把這些下放人員的心仿佛都給燒暖了。

宋禾還記得她曾經看過寧懷英的采訪視頻,視頻上她說的一件事兒讓宋禾記得很清楚。

她說她曾經下放的那個村子,是個特彆有人情味兒的村子。她甚至把那裡當成自己第二個家,幾乎每年都要去那個村子中住上兩三個月。有時沒有靈感,更得去村子裡生活一段時間。

視頻裡寧懷英還說了,她曾經因為工作得了風濕病,後來還在下放期間摔到水渠中,被水浸了一兩個小時。

可就是這麼一雙老寒腿,因為有炕的存在,所以一直就沒有疼過。

冬天是他們那群人最喜歡的季節,外頭下著雪,不要上工,待在暖融融的房間中,還沒有檢查人員冒著大雪來村裡對他們進行□□。

宋禾當時一回想,莫名地就對這老人有了特殊的好感。

或許是因為,兩人之間有種奇妙的緣分,宋禾覺得她見證過自己存在的那個時代。

宋禾拜托寧懷英設計幼兒園的園區,簡直就是殺雞用牛刀。

她把幼兒園場地的各項數據給了寧懷英後,不到兩天的時間,寧懷英就把設計圖畫了出來,然後交給宋禾。

要知道那兩天,他們可都得早出晚歸的下地乾活。

宋禾被她速度驚呆了,更被她稿子的質量所震撼到。

她能從唐局長那裡摳了一筆錢,這個稿子簡直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唐局長不曉得宋禾從哪兒搞到一張這麼優秀的稿子,猶豫再三後,還是把錢撥給了她,甚至讓江秘書幫忙招工聯係建築隊。

如今幼兒園已經動工三個多月了,從二月一直到五月,快蓋完了都。

既然地盤有了,宋禾就要開始分門歸類。

首先,進入幼兒園的老師們,需要在幼兒園中學習三年的時間,才能夠畢業去幼兒園中工作。

在這三年裡,她們能夠上課,能夠就地實習,能夠以最快的速度成長起來。

如今的縣立幼兒園,更像是一座幼師學院的附屬幼兒園。

經過這兩年的招收,幼兒園的老師有238人。其中38位幼師是在幼兒園中正式工作的老師,另外兩百名則是接受學習的實習老師。

幼兒園園區很大,從前老師上課的地方,和小孩兒活動的地方離得很近,如今是被徹底分隔開來。

宋禾透過窗戶,穿過重重樹葉,望向工人們施工的地方。

這座將要被命名為平和幼師學院的地方已經初具雛形,想必再有一個月的時間就可以落成。

學校中即將有萬眾期待的圖書室,裡頭的圖書都是宋禾去談來的。

還有資料館,她們將要對附屬幼兒園中的每一個孩子,以及進入學院的每一個實習老師建檔造冊。

還有一間間教室,一間間辦公室,以及宿舍,甚至還有會議室和大操場。

雖然大多都是平房,但這種條件著實吸引了不少人來報名。

蔡淳上完課,趕緊坐下喝口水,然後開始了每日的觀察時間。

幾乎所有的老師都期盼著學校趕緊建好,平常沒事兒乾時就會站在窗戶邊上。一邊呼呼喝著熱水,一邊眺望著工地。

蔡淳期待道:“咱們啥時候能夠進去?”

宋禾:“……大約六月份的時候。”這已經是她第五次回答蔡淳的這個問題了。

蔡淳又問:“圖書室的那些書都到了嗎?”

宋禾點點頭:“都到了。”

蔡淳這才鬆口氣,天天祈禱著學院早日建成。

不過隨著這個小學院的建立,宋禾卻有了一個大煩惱。

那就是她如今的學曆,能夠當一個幼兒園的園長,卻不夠當一個學院的院長。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