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我不要上學!”
“我不要上幼兒園!”
今日,幼兒園門口又在上演一出“生死離彆”的大戲。
幼兒園招有兩歲到六歲的孩子,大一些的孩子們還成,在幼兒園中待了幾天後,上學的興趣反而愈加濃厚。
小一些的孩子就不成了,兩三歲的孩子不願意離開家長,哭得那叫一個撕心裂肺。
老師們檢查過小孩後,把掙紮著的孩子抱入教室中,將早餐端出來時,許多小孩兒就不哭了。
幼兒園的夥食絕對是安慰小孩的殺手鐧,特彆是每周一早晨那香噴噴地三明治,讓小孩吃得忘了家長的事兒。
剛剛開園,宋禾天天都在幼兒園待著,她主要是觀察這一批孩子。
大約十幾天的時間,宋禾就觀察出這一批孩子中比較難管的幾個孩子了。
“小禾老師,段青生搶了我的香腸!”
宋禾剛到餐廳門口,一個姑娘就衝出來,抱在宋禾的大腿上,兩邊的辮子都氣得快衝了起來。
小孩兒們機靈,因為宋禾常常待在幼兒園,所以他們很快就判斷出幼兒園到底誰最大。
這小姑娘剛說完,看管的老師就立刻上去調解。
段青生一見宋禾來,匆匆把香腸塞到嘴巴中,他想著吃都吃了,總不能讓自己吐出來。
宋禾帶著他出門,嚇唬他:“你不準再搶小茵的香腸了,你還想吃就找老師要,要不你的菜地就得分她一塊兒。”
幼兒園中有一片菜地,是讓這些孩子們上勞動課的,這些城裡生長的孩子們對這片菜地特彆新鮮。
段青生趕緊搖頭,烏黑的眼珠子轉溜溜,心中總覺得搶來的東西才好吃。
這孩子家裡爹媽都不常在家,隻有爺奶照顧,對他很是溺愛,所以在班裡有些霸道。
剛來的時候隻要是他玩的玩具都不準給彆人玩,甚至好幾個玩具都要搶到手中,老師廢了好大的力氣才把他這霸道勁兒消了點。
因為宋禾對他該凶就凶,所以他倒是挺聽宋禾的話。
時間又過幾個月,進入冬天,這些孩子們終於對上幼兒園這件事兒習慣了。
等到開春後,好些學生反而鬨著上幼兒園,因為幼兒園中玩伴多,好玩的遊戲也多。
這天,宋禾在辦公室中和大娃打電話,大娃在電話裡提起他交了一個女朋友的事兒,宋禾正激動呢,一個老師突然跑進辦公室,說是段青生不見了。
宋禾一驚:“怎麼會不見了,門口保安怎麼說?”
老師也著急:“不小心讓他跑出門,也不知道他躲哪兒去,幾間教室已經找過了,都沒找到人,不過保安說沒看到他,他應該就是沒跑出學校。”
學校平常門口是關得緊緊的,足足有兩道關卡,都有值班老師和保安在,學生確實跑不出去。
而學校裡高的地方都做了鐵網隔離,也不必當心孩子會爬到高處,宋禾擔心的是這孩子躲在哪個地方睡著了。
她趕緊讓人去各個教室找,自己則在室外轉悠,每個滑滑梯裡都檢查過去。
今日風和日麗,春光明媚燦爛,曬得人很是舒服暖和。
忽然,宋禾瞥到遠方菜園處有異動。
她放慢腳步,悄悄走了過去。
隻見在一顆顆大白菜中,有一個裹著棉襖的小孩兒躺在土地上,大白菜把他身影遮住,讓人難以發現他。
段青生手裡還拿著草莓,兜裡還裝著小餅乾,正眯著眼睛,享受著日光浴,舒舒服服地吃著零食。
宋禾:“……”
她呼一聲鬆了口氣,悄悄離開和老師們說一聲後,來到菜地中,坐在一旁陪著他。
“小禾老師好。”
這小孩兒雖然鬨騰,腦洞百出,但是很有禮貌。
宋禾撐著手坐下,笑眯眯說:“青生小朋友你也好。”
他不愛受管束,不愛待在教室中規規矩矩坐著,甚至喜歡一個人待在一個地方。
可他倒也不是孤僻,在幼兒園中交了許多朋友,這種孩子宋禾倒是很少見。
對於老師們來說,幼兒園中最大的挑戰就是每個小孩兒性格都是不一樣的。在和這些小孩相處時,要因人而異。
在半年的相處中,老師們大概也摸準了與每個小孩兒的相處方式。在他們做錯事時,知道該如何引導他們改正。他們忽然大哭大鬨時,知道怎麼讓他們安靜。
可段青生就屬於油鹽不進的這種類型。
隻要犯了錯被老師抓到,他一定是會承認的,並且還會乖乖接受批評,隻是他下次還會繼續犯同樣的錯。
這種孩子呢,就有些棘手。
宋禾安靜陪地他坐了一會兒,忽然問:“這個小餅乾好吃嗎?”
段青生十分大方地遞了一個給她:“小禾老師你嘗嘗就知道好不好吃了。”
宋禾接過來,哢嚓兩口吃完。
她拍拍手,又問:“你坐這兒乾啥呢,剛剛小蘇老師可著急,還以為你躲到哪兒去了。”
段青生又咬一口草莓,脫口而出:“那我等會兒給她道歉。”
宋禾在心中默默補充,這次道歉完下回你還敢。
她數了數這孩子的衣服,“你冷不冷,想曬太陽就躺到草坪去曬行不?”
段青生小腳丫翹著,點兩下:“不行,我得守著我的菜地,不能讓人來偷菜。”
宋禾故作震驚:“你這麼喜歡地裡頭的菜呢,得把它看得緊緊的嗎?”
“對呀,我奶奶說我媽要回來了,我得帶回去給我媽吃,這可是我親手種的!”
這小孩又遞一塊餅乾給宋禾,還知道要跟老師分享。
宋禾記下他的話,等這孩子的媽媽來接他時,特彆感動地跟他媽媽說了這件事兒。
段青生的母親在幼兒園門口就被兒子這話感動得忍不住抹眼淚了,連聲說是她們幼兒園教育得好。
緊接著呢,就因為兒子上課期間躲到菜地中的事兒揪了他耳朵,把這小孩兒疼得哇哇直叫。
宋禾看不過去,等這對母子走後,找到段青生的老師說了這事兒,讓她平時稍微注意一下這孩子和他媽的相處方式。
發現這一家對孩子是爹媽打罵配套,爺奶溺愛一條龍後,宋禾就找個時間把家長留下來談了談這事兒。
她忽然發現這會兒的父母和幾十年後的父母是不大一樣的,她們不但要做好孩子的工作,還不得不做好家長的工作。
因此,宋禾左思右想後決定開一個親子會,重點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講了講。
多數喜歡打罵的家長們不明覺厲,他們好些都是剛剛發家的人,在某種程度上,更聽老師的話。
幼兒園倒是這麼一會成名,嗯,在這些剛剛發家的,許多人稱之為“暴發戶”的群體中流傳開來。
幼兒園一屆一屆學生進來,又把一屆一屆的學生給送到小學去。
宋禾在三年後開設第一家分園,五年後又開設第二家分園。
禾苗幼兒園漸漸成為首都家長們送孩子上幼兒園的首選學校。
“哎,你家的也要送到禾苗幼兒園去?”
“可不嗎,我侄女就是送到這所幼兒園的,你們真彆覺得送哪間幼兒園都一樣,我侄女膽子小得很,如今上了小學,次次演講比賽都有她,英語可比一般小孩說得好,那天出門和外國佬說話都不帶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