芽芽樂當皇帝(三)(1 / 2)

美人榻上的少年沒多久就睡熟過去, 蓋在身上的外袍堪堪遮住印子,賀續蘭坐在榻邊看了一會,才起身去批改奏折。其中一封奏折讓賀續蘭多停留了一段時間。

尹青懸擁立酈朝太子元思在寧奉自封南帝, 繼位儀式辦得轟轟蕩蕩。

翌日早朝, 群臣也提起此事。

“臣認為應讓鎮國大將軍即可出兵,儘早收複寧奉, 時間若是長了,就怕寧奉羽翼漸豐, 馬上又要到藩國進貢的日子,藩國此時定在觀望, 我們應收複寧奉,讓藩國知道我們明承才是他們該跟隨的。”

這話剛出,另外一個大臣立刻走出來,“臣認為此時不是出兵的好時機,如今天下剛遭戰亂, 國庫空虛,若現在出兵, 必定要向百姓多征稅,新朝剛立,當務之急應是穩定人心。”

大臣們分成兩派, 各有各的道理,賀續蘭見他們得不出統一結論, 出聲打斷爭論, “現下正是百廢待興之際, 的確不適合再打戰, 但也不能什麼都不做。禦史大夫,你擬一份勸降書, 內容要通俗易懂,易於傳頌,這份勸降書不僅要讓人送到寧奉,還要讓天下幼童都能背。”

禦史大夫接下任務,花了三日時間將一首打油詩形式的勸降書寫出,不過七日,上京幼童人人都會背。

勸降書到尹青懸手裡前,寧奉民間已有百姓會背誦。

勸降書大概的意思是無意挑起戰亂,暴君已死,明承大赦天下,也能寬待崔氏皇族子弟,若元思能歸順明承,會封他一個南王,並將寧奉作為他的封地。

尹青懸看到這封勸降書都被氣笑了,南帝改為南王,寧奉作為封地,已經在暗喻元思現在算不得皇帝,最多算個有封地的王爺,還是賀續蘭他那邊額外開恩給封的王爺。

不日,寧奉這邊也回了一封勸正書,意言賀續蘭建立的明承名不正言不順,其中還大肆提到忠孝仁的觀念,直接把賀續蘭貶為不忠不孝不仁之輩。

兩邊像打嘴炮一般,一來一回,誰都不準備出兵,都想利用輿論先壓垮對方。一時之間,兩邊倒也算上相安無事,而賀續蘭此時也在大力推進改革,開恩科,大量選拔寒門優秀子弟,不以出身論英雄。

古來皆有重文輕武,重仕輕商的傳統,這次改革,賀續蘭還大大提高了武將的地位,將他們的俸祿與文官俸祿等齊,於是民間不乏有棄文投武之人。除此之外,對於商人這一塊,賀續蘭沒有急著提高商人的地位,商人輕賤的印象,已深深刻在人們腦海裡,務農的百姓們也要通過這句話來安慰自己不如商人生活得好的心。

賀續蘭一邊減輕對商人的重稅,對他們進行扶持,另一邊把皇商的年限從五年改成兩年,競價者高得,翻譯過來就是誰讓利讓得越多,誰就能成為皇商。

皇商可不得了,直接能負責官鹽、礦采、航運等,其中利潤不容小覷。

農業方麵,賀續蘭額外恩許工部大臣無須每日早朝,儘早創造出惠民利農的農具才是正事,一旦創造出,該官員的連續半年的俸祿翻倍。

這種改革顯然是過於突破的,尤其是那些文官知道不論出身選拔人才,武將地位又要提高時,個個都要變成鬥雞。

這意味著多年來形成的階級即將被打破,於是他們紛紛上奏勸賀續蘭收回成命,可賀續蘭對他們雖然溫溫和和,但一個條件都沒答應他們,而且賀續蘭還在他們臨走前,表示如今改革十分花費心思,若不是朝中丞相一位空懸,他也不必那麼辛苦。

這些文官裡的有些人先回過神,賀續蘭心意已決,沒有再可以盤旋的地步,不過賀續蘭似乎在暗示他們誰先倒戈同意這場改革,說不定就能成為丞相。文官中最大的官就是丞相,原先他們被尹青懸這個年輕又古板、不講一點情理的人壓在下麵,心中早有怨言,如今丞相位空懸,是一個再好不過的機會。

其中這些官員又分為兩派,一派是酈朝舊臣,另外一派是康武郡跟過來的新臣,兩派都想讓自己的人當丞相,於是兩邊都開始大力推進改革,深怕自己推慢了,把丞相之位送給另外一派。

但他們沒有想到,改革順利進行後,丞相之位落到一個他們聽都沒聽過名字的鄉野村夫身上,不過這是後話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