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第 50 章(1 / 2)

小四阿哥感受到他們的善意和友好, 聽到誇獎, 還聽他們說也喜歡小四阿哥, 端著一張小胖臉“矜持有禮”地笑。( 小 說)

楚兒沁藏布蘭木占巴喇嘛瞧著小四阿哥的眉眼, 舉起右手麵容恭敬地打一個佛號,“阿彌陀佛,我佛保佑小四阿哥。”

小四阿哥連忙端正麵色, 朝楚兒沁藏布蘭木占巴喇嘛微微一鞠躬。

他阿瑪喜歡研習佛家, 他耳濡目染之下,雖然還是看景兒一樣懵懵懂懂,卻也對有真正有修為的和尚喇嘛們心存敬意。

小胖娃娃不信佛卻知道尊敬其他人的信仰, 知道感念其他人的功勞, 皇上瞧著乖孫孫的小模樣, 心裡頭驕傲自豪, 借著喝茶的動作掩飾一下笑意。

殿裡的人也跟著皇上用了一回茶點, 他們常年真正地行走大清, 都是胸懷寬廣之人,尤其來自西洋的傳教士們,遠渡重洋而來,年齡大,見多識廣,又是虔誠的天主教徒, 對小娃娃最有愛心, 都瞧著小四阿哥微笑。

十五人中最年輕的一位, 國子監學生, 來自蒙古的小夥子明安達,瞅著小四阿哥可愛的小樣兒沒忍住,臉上的笑容特彆大,偏偏他還皮膚黑黝黝的,牙齒特白,弘晙一眼就注意到他。

兩個人的眼神兒對上,明安達忍住笑對小四阿哥起身鞠躬行禮,用熟練的漢話說道:“小四阿哥的大名吾等如雷貫耳,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可愛得很。

一個偏殿的人都聽出來明安達後麵沒說的幾個字,都是一臉意味深長的眼神兒。

弘晙看看瑪法,也起身學著他的樣子微微鞠躬回禮,“謝謝明安達先生。”

小娃娃如此有禮,小嗓門好像玉泉山的泉水叮咚作響,眾人的笑容紛紛加大。等到皇上和他媽談起正事,他們發現小四阿哥乖乖坐著聽,不插話,也不哭鬨走動,還好像能聽懂的樣子,都是驚訝。

剛剛他們說“久仰大名”是真的。

說“感謝小四阿哥的喜歡,非常喜歡小四阿哥”“如雷貫耳的可愛”,也是真的。

皇上對小四阿哥的態度朝野上下人人皆知,皇上為了小四阿哥下定決心研究天花的事兒,傳遍了整個大清國;皇上和他們書信來往的時候,總是要提一提他的乖孫孫今天又做了什麼。

小四阿哥本人的故事也是被老百姓津津樂道地口耳相傳,比如逃學不耽誤學習,貪玩喜歡鬥雞養寵物,群毆俄羅斯大力士……

如今他們親眼見到小四阿哥,親自接觸下來,再次印證心裡那個小四阿哥的形象,一位出身尊貴不凡,受儘寵愛卻又教養極好,聰慧過人,可愛非常的小娃娃。

長得太好了,怪不得皇上這般寵著。

皇上發現他們看向乖孫孫的眼神讚歎歡喜,笑容是真正的“矜持有禮”。

“今天帶著弘晙和大家見麵,其實是有個事兒。弘晙喜歡雜學,喜歡新鮮物事,各位留在京城的這段時間,有空閒幫著朕教導一二。”

“遵皇上令。”

弘晙……懵。

他沒說要學天文和地理啊。

弘晙阿哥看看在“設計”他的瑪法,看看這些欣然答應的先生們,糾結得來。

他的時間剛剛安排好,正好有時間去玩玩,若是去學天文地理的測繪,肯定是沒時間了。

可他喜歡這些先生們,覺得他們來自五湖四海,一起用自己的腳步一步一步的丈量大清國的土地,山川河流,非常了不起。

弘晙阿哥小胖臉上的表情太明顯,所有人都注意到,其他人不明白,皇上卻是心知肚明,不動聲色地加碼。

“這些先生都是人品端方的實乾家,博學多識,學貫中西。雷孝思先生精通曆史算法天文,還精通漢文和法文,足跡踏遍長城內外,會講很多故事。”

“馬國賢先生精通西方的繪畫、雕刻技藝,還精通地理上的經緯線表達法,知道很多西方的畫家故事。”

“杜德美先生和白晉先生一樣,都是精通幾何,天文儀器等等……”

十五個人,皇上挨個數了一遍,最後說了一句“他們待在京城的時間都不長。”

隨著皇上一個個說出來,就見弘晙阿哥的小胖臉越發糾結,最後直接皺巴成一團,好像很是艱難,很是“勇敢”地答應下來。

“弘晙知道了,瑪法。”

話音裡還有一絲絲不情願,一夥人結合自己對小四阿哥貪玩不喜歡學習的認知,似乎--明白了剛剛皇上和小四阿哥的談話。

噗--

明安達直接噴笑出來,發現失禮趕緊低頭--抖著肩膀繼續笑。

弘晙心疼自己失去的玩樂時光,聽到明安達的笑聲,氣鼓著腮幫子看他。

小胖娃娃賭氣的小樣兒也是可愛得很,一屋子的大人包括皇上都是笑得慈祥。

弘晙……

弘晙阿哥小小的忙碌,沒得玩樂,四月二十八這天休息回府的時候和親阿瑪說起這件事,自然是一肚子的委屈。

“阿瑪,弘晙要學天文地理啊,還要學經緯測繪啊。”

“阿瑪,馬國賢先生說達芬奇先生天天畫雞蛋,讓弘晙也天天畫雞蛋。”

“阿瑪,他們還和弘晙講基督教教義,佛教教義,道家教義,儒家教義。”

…………

弘晙阿哥覺得,他們都好像要把自己的知識一股腦地都倒給他一樣,就算自己過目不忘,聽過就能記住,也是辛苦。

委屈。

弘時瞧著四弟的樣子,心疼,雞蛋也要天天畫?!

親阿瑪聽完兒子的小不滿,看看兩個兒子的麵色,能說什麼?他當然也希望兒子可以多學一些知識。

咳咳,雖然四爺也沒聽過學畫兒要畫雞蛋的。

“阿瑪也認為機會難得。畢竟他們都是實地勘察,雷孝思先生他們,還是來自其他國家,肯定知道很多白晉先生不知道的故事。”

“他們的國家有很多我們沒有的物事和知識,比如現在的救命藥之一,金雞納霜,就是他們帶來大清。”

“那位達芬奇先生,阿瑪聽說,是一位非常偉大的西洋畫家,在西洋的地位和我們曆史上的黃公望先生、董其昌先生一樣。既然他是靠畫雞蛋學畫,那畫雞蛋就應該有道理……。”

親阿瑪一樣一樣地解釋,嚴肅地勸說兒子接受這次學習的機會,弘晙阿哥得到親阿瑪的安慰心情好很多,問題也隨之冒了出來,“阿瑪,大清國有多大?”

“先生們測繪完北方邊境,關外和長城,會去蒙古和西藏測繪嗎?還有南邊的大海,有荔枝,香蕉的地方,也會去嗎?”

“大清國……大約六千萬平方裡。會。這次測繪要把大清國的四周邊境,邊境上的國家,都測繪到。”

六千萬平方裡那麼多的地方?弘時也是詫異,“阿瑪,他們是實地測量,親自測的嗎?”

“實地測量,親自測。還有當地的地貌,地形,地質情況等等,都要知道。”

“他們好辛苦,阿瑪。”

弘晙聽瑪法說過一次,也知道這些先生們一點兒也不覺得累,可他此刻聽阿瑪說來,想象一下自己走路從城南到城北,都是累得慌,坐馬車也累,還是覺得非常辛苦。

“那他們可以騎馬嗎?阿瑪?”

“偶爾可以騎馬,有些地方不能騎馬。”

弘時聽著也覺得不可思議,“阿瑪,那要是遇到高山河流怎麼辦?”

“……沿著高山河流進行勘測,觀察山勢水勢變化。尤其是河流,大清國的幾條河流,必須測繪清楚,這是有關於河流水利治理,預防洪災,水災。”

“阿瑪,那先生們要爬山嗎?山上有老虎和狼嗎?河裡有大魚嗎?”

…………

父子三個回府的一路上,弘時和弘晙拿出各種問題來問親阿瑪,興致勃勃;親阿瑪憑實力回答兩個孩子的各種問題,隻有一個感覺,絞儘腦汁的辛苦。

皇宮在皇城裡裡頭,雍親王府在皇城和外城之間的內城,內城城東東直門這裡,相對其他王府算是偏遠的,可四爺每天往來王府、皇城,皇宮之間,已經習慣了,這還是他第一次感覺這條路很漫長。

兩個孩子心滿意足地去見各自的額涅,去和弟弟妹妹們玩耍,四爺和烏先生三個人坐下來喝茶聊天,很是有感而發。

“‘路漫漫其修遠兮……’我這第一次覺得,幾十年的學問太淺,慚愧得慌。”

兩位先生哈哈笑,烏先生大誇特誇,“四爺這是學識淵博,烏某就不知道大清國有多大。”

四爺心累地擺擺手。

麵對他兒子那個旺盛的求知欲,黑葡萄一樣的大眼睛,崇拜的小眼神兒,他就是硬撐也要撐住。

“讓幾位先生見笑。天下學問太多,老話兒說‘活到老學到老’真沒說錯。”

可以想象弘晙阿哥那些奇奇怪怪,想人所不能想的問題,幾位先生瞧著四爺的模樣,還是樂嗬,文覺和尚儘情笑完,提起另外一件事兒。

“小四阿哥的小廝,那位劉大魁,最近接觸下來,甚好。小四阿哥聰明,看人準。”

四爺……四爺不能說,他兒子看劉大魁很有大哈巴的特質,聽聲音像小鸚鵡好聽,喜歡。

烏先生和劉大魁接觸兩次,隱隱約約地察覺到小四阿哥喜歡他的原因,還是笑,“劉大魁有才,人品也好,而且,他出身桐城。”

文覺和尚點頭附和。四爺手下沒有正經的文人幫忙,是最大的缺陷,劉大魁是一個很好的突破口。

“小四阿哥的新老師,方苞先生,四爺可有接觸?”

四爺搖頭,“沒有接觸。他也沒有和弘晙提起南山集一案,更沒有讓弘晙幫忙給戴名世一家說情的意思。”

這是什麼情況?烏先生不相信方苞先生能放著戴名世在大牢裡頭不管。

“此案到現在還沒有定論,是不是……”

是不是皇上也在考慮通融一二?

皇上在案子沒了解的情況下把方苞先生放出來,還讓他呆在弘晙阿哥的身邊,這本身就是一個信號。

四爺聞言,放下手裡的茶杯,望著眼前青花瓷的倒鐘小茶杯沉吟不語。

這個案子鬨得這般大,如果想要通融,那麼拖延下去,讓世人淡忘,等到沒有目光關注了再處理,是最好的方法。

可是四爺想不通,皇上真能寬容戴名世?

“四爺,戴名世……的家人?”

烏先生認為,皇上不會寬容戴名世,不管對錯,既然事情鬨出來了,皇上就要做出一個態度,一個警醒世人不要妄議先皇和南明政權的態度,可是戴名世的那些親友家人,卻是可以有很多說法。

文覺和尚也不相信皇上會放過戴名世,頂多饒過他的親友家人。

四爺當然也明白。

可按照四爺的認知,就算是單單饒過戴名世的親友家人,對他汗阿瑪來說也是一個非常艱難的決定。

“這些我倒不擔心,我就是……擔心弘晙……”劉大魁,方苞,四爺眉頭皺成一個大疙瘩,擔心兒子最終還是會被拉扯著,參與進去。

烏先生思索片刻,突然眼裡精光一閃,“四爺不用擔心。”

“小四阿哥和我們不同,他就算是不知不覺地參與進去,也不一定就會有困擾,說不定……還是一個大的轉機。”

烏先生和文覺和尚的意思,都是看看能不能借著這次拉攏一些漢家的文人士子。

可四爺隻想讓兒子開開心心地長大,沒有讓兒子幫忙的想法,而且,說實話,四爺本人做孤臣做習慣了,做事風格又一貫和那些個文人合不來,對那些圍繞在三哥和八弟身邊的文人士子,也沒多少好感。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