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四爺家的紈絝嫡次子
第104章:第104章
“去杭州。”弘晙阿哥興奮地一揮胳膊,還撲到十四叔懷裡玩鬨。
皇上瞧著他們叔侄兩個親近,哈哈笑,“到了杭州,不光是西湖風光,吳山奇山,還有萬鬆書院。”
“王陽明先生講學的地方,弘晙阿哥要好好讀書這一路上。”
弘晙阿哥……手上忙乎抓十四叔懷裡的一樣東西,還不耽誤回頭替自己辯解。
“瑪法,弘晙一直都有讀書。”
親瑪法冷哼一聲,“一直都有讀書,推一推,翻一翻;逼一逼,背一背。”
十四叔……哈哈哈大笑。
弘晙阿哥……小鼻子皺巴,大大的不服氣。
“瑪法--弘晙保證背完《論語》。”弘晙阿哥答應南下一路背完一本《論語》,說到做到。
然而親瑪法不領情,端起來茶杯悠閒地用茶,語氣涼涼,“還有《大學》、《中庸》、《孟子》。五經,瑪法就不要求弘晙阿哥了,隻背四書就好。”
…………
十四阿哥胤禎爆發出震天大笑。
弘晙阿哥直接動作靜止,反應過來後氣呼呼地喊一嗓子“瑪法--”,滿滿的控訴和委屈。
隻背四書就好?
四書啊。
四本書!
弘晙阿哥顧不得去搶十四叔懷裡的小報,轉頭去看瑪法,氣鼓著胖臉蛋兒,好不委屈。
…………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詩》雲:“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如切如磋’者,道學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僴兮’者,恂傈也。‘赫兮喧兮’者,威儀也。‘有斐君子,終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弘晙阿哥一字一句地背完,然後逐字逐句地解釋,從蘇州到杭州的一路,雖然還有很有當地的美食用,還有運河兩岸的美景看,但是每天真的是“苦學不倦”。
小嗓門裡透著一股子“怨氣”,可是弘晙阿哥理虧,弘晙阿哥答應瑪法要背書,弘晙阿哥的阿瑪天天來信要他讀書,弘晙阿哥當然要在到達廣東之前,背出來四書。
五經之名始於漢武帝,四書之名始於宋朝,《大學》和《中庸》的篇幅較短,其實很好背,但是《大學》,論述讀書人長大之後的博學之道,儒家修身治國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禮記》第四十二篇,相傳為曾子所作,實為秦漢時儒家作品。
經北宋程顥、程頤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學章句》,最終成為“四書”之一。成為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必讀書,弘晙阿哥不喜歡程朱理學,當然不喜歡背誦《大學》。
張廷玉老師聽完弘晙阿哥的背書,又是小無奈,又是想笑,耐心地講解。
“阿哥應該喜歡《大學》才是,文辭簡約,朗朗上口。阿哥一天就背會了。”
小阿哥聞言,眉眼一皺。
知道小阿哥“心結”所在的張廷玉老師,差點兒沒控製住笑出來,麵對小阿哥對程朱理學的不喜,作為當世理學家之一的張廷玉老師真的是苦口婆心。
收斂表情,諄諄教導:“阿哥,大人之學和小兒初學不同,民間兒童大多八歲上初學,主要學習‘灑掃、應對、進退、禮樂射禦書數’之類的文化課和基本的禮節。”
“十五歲後進入大學課程,學習倫理、政治、哲學等‘窮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學問。但是不論初學和大學的區彆之處,都有‘博學’之意。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是為三綱領;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為八條目……”
弘晙阿哥安靜地聽完一番有關於修己和治人的關係,修己和治國平天下的關係,治國平天下和個人道德修養具有的一致性的探討,道德修養的基本原則和方法等等論述,還是不大樂意。
“弘晙知道,女子有‘三綱五常’,男子有‘三綱八條’。可是老師,男女不是一樣的嗎?為何要求不一樣?”
張廷玉老師……
懵了。
女子有“三綱五常”,沒錯兒;男子有“三綱八條”,這總結的,也沒錯兒。
可是張廷玉老師真的是從沒有過把他們並列的想法,也是第一次聽到有誰將它們並列地說出來,還問他,“男女不是一樣的嗎?”
張廷玉老師麵對弘晙阿哥求知,好奇的眼神兒,麵對弘晙阿哥這雙屬於孩童的眼睛,天真爛漫,純淨無暇,突然語塞。
就是民間三歲的孩子,在周圍成長環境的影響下,也已經有了男女不是一樣的概念,開蒙進學後,壓根兒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皇家的阿哥也一樣,小阿哥要學習弓馬騎射等等,小格格學學詩詞歌賦就好。
可是偏偏弘晙阿哥不一樣。
回過神來的張廷玉老師不知道怎麼和弘晙阿哥說,他感覺這是一件大事兒,一件教導弘晙阿哥的大事兒。
瞧著弘晙阿哥乖巧等候的小模樣,心裡頭酸軟一片,直接說道:“阿哥提出的問題,老師也不知道,老師沒想過。”
“老師去想想,再回答阿哥,好不好?”
弘晙阿哥點小腦袋,很開心老師沒有用“阿哥還小,長大了就知道了”來哄他,很是友好地表示,“好。”
“謝謝老師。”
…………
《大學》的學習告一段落,開始《中庸》,弘晙阿哥聰明,拿出十分的功夫,兩天就完成《大學》《中庸》的背誦,《論語》和《孟子》他都學得差不多了,頓時渾身輕鬆。
弘晙阿哥收到阿瑪的來信,一個小雨綿綿的傍晚,迫不及待地拆開。
阿瑪在信裡表揚、鼓勵弘晙進學,弘晙阿哥小模樣驕傲,弘晙阿哥打算寫信告訴阿瑪,他最近都有乖乖讀書。
阿瑪和弘晙“哭訴”自己也不能多吃一顆荔枝,要忌口養身,弘晙阿哥很是心酸,心疼他阿瑪的“辛苦”。
阿瑪在信裡提出弘晙可以和瑪法、額涅要求“勞逸結合”地學習,弘晙阿哥吸吸小鼻子,阿瑪最好。
開心、感動、心酸、心疼……的各種情緒交雜的弘晙阿哥,再看到阿瑪在信裡說,不能對長輩用“不講道理”的話,立馬小跑去找額涅。
“額涅,弘晙和額涅道歉啊。”弘晙阿哥知錯就改,小小的難為情窩到額涅的懷裡,但還是很勇敢地和額涅做保證,“額涅,弘晙乖啊。”
四福晉也剛剛看完四爺的來信,正在琢磨,聽到兒子的腳步聲才趕緊放好,此刻摟著“乖乖”的兒子,臉上的笑容慈愛溫柔,“弘晙乖,嗯,額涅知道。”
“我們的弘晙阿哥最乖。”
弘晙阿哥突然小小的不好意思,在額涅懷裡蹭蹭小腦袋,抬頭“大聲”說道:“額涅最好,謝謝額涅。”
說著話,人就跑走了。
四福晉知道兒子這是去找他瑪法“道歉”,望著兒子的背影,笑得一臉驕傲。
皇上正因為四兒子的來信蒙圈兒,不敢相信四兒子會這般嚴厲地對待小弘晙。
《六韜》《幼學瓊林》《齊民要術》……這都什麼?這是要小弘晙學成書呆子不成?
雖然皇上也認為這些書很好,應該看,可是他老人家說著對乖孫孫嚴厲教導,還真沒哪回真的“嚴厲”教導過。
皇上正納悶兒,就聽到乖孫孫的聲音響起。
剛把信件放好,就見到乖孫孫進來船艙。
“瑪法--瑪法--”弘晙阿哥一溜兒小跑來到瑪法這裡,發現正在書案後麵處理看書,一頭撲到瑪法懷裡,“瑪法,弘晙和瑪法道歉啊。瑪法,弘晙不應該說‘瑪法不講道理’。”
親瑪法抱住乖孫孫,還沒反應過來,就見乖孫孫抬頭,他又聽到一句。
“瑪法,弘晙喜歡美人兒姐姐,弘晙也和瑪法一樣不喜歡她們的小腳,弘晙堅決反對美人兒姐姐們裹小腳。下次弘晙看到,一定和她們說不要裹腳。”
“瑪法,美人兒姐姐好看,不裹腳一定更好看。”
弘晙阿哥在瑪法懷裡仰著胖臉,信誓旦旦地表示,美人兒姐姐不裹腳,瑪法就喜歡了,美人兒姐姐們也更好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