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第 130 章(1 / 2)

()皇上找到乖孫孫,很是豪氣地問道:“弘晙來說,瑪法在什麼地方修建港口?”

弘晙阿哥正因為大人們對織布機的“熱情”蒙圈兒,聽到瑪法問話,順口就說道:“寧海縣和複州那裡,一年四季都可用。”

“再往北一直到庫頁島也有。庫頁島那裡冰天雪地,夏天可以通航。”

皇上哈哈哈大笑。

港口之事重大,自己對著地圖看一刻鐘琢磨出來的地方,乖孫孫張口就來,皇上那個高興。

“弘晙說得好。”皇上指著地圖給乖孫孫看,“瑪法要在北方修建港口,還要朝西部,北方修建可以跑機器的瀝青路麵……”將來不光是貨物賣到俄羅斯,他要出兵打俄羅斯,也是快速很多。

弘晙瞧著瑪法誌滿意得的樣子,懵懵懂懂。

“瑪法,織布機,很重要嗎?”

親瑪法一愣,隨即笑出來,“當然重要。”

“要辦作坊,就要有機器,否則光憑女子的一雙手,如何有那麼多的布料去出售做海貿?”

“而大清國的女子不用天天做紡織,可以做其他事情,這樣子一來,大清國的人力,不就是一下子多了很多?弘晙不是說,人不在多,在於‘靈’?”

弘晙……愣愣片刻,突然開口,“瑪法,弘晙畫一個自動繡花、做衣服的大機器圖紙,再去畫可以可以幫農民伯伯們種地的大機器圖紙。”

親瑪法……

反應過來後,抱起來乖孫孫就是哈哈哈大笑。

“瑪法的小弘晙,就是聰明!”

哈哈哈,哈哈哈,皇上一想起來乖孫孫的話就是高興的哈哈哈大笑,給工部和寧海縣所在的奉天省發完命令,再寫信催一邊五兒子和九兒子。

趕緊的,把大水法的動力係統搞明白,造出來。

五兒子胤祺,九兒子胤禟……阿瑪,兒子已經拚了老命了。

當然,皇上也知道其他人的聰明,距離乖孫孫的聰明,差距太大,他老人家也不要求太高,特意指出來,就那個蒸汽的,燒煤的,先湊活能用就行。

……?

當然,皇上還因此想起另外一件非常重要,非常重要的事情。

做大機器需要什麼?

銅、鐵、金、銀、鋁……各種金屬啊。

本來大清國的銀礦就特彆少,這幾年因為大清國人口增長等等就越發的缺銅和鐵,鑄幣的礦都不夠,這往後不是更缺?

皇上猛然意識到,派人出海去找那個治療痢疾的樹木,非常重要。可是,銅鐵金銀鋁,這才是大量造大船、火器、大機器的原材料,這才是迫在眉睫,最重要的事情。

皇上懊惱的一拍腦門。

心裡頭著急上火的皇上給工部再發緊急命令,然後緊急召來親近大臣開會。

在場的人,能跟來皇上南巡的人,那都是皇上的心腹大臣,對皇上的“雄心壯誌”了然於胸,對他們小四阿哥的“王道、霸道”非常熟知。

不光胤祥、胤禎、林達這些武將,就是張廷玉這些文官們,那也是熱血沸騰。

開疆拓土、建功立業、青史留名,哪個男兒不想?

張廷玉大人搶先出列,“啟奏皇上,出洋尋礦一時之間不解燃眉之急。大清礦產開發的區域性一直在滇、黔、川、湘、桂、粵等礦產大省,絕大部分位於山多的邊疆地區。臣以為,可以試著朝南勘測,交趾一帶必有。”

皇上沒說話,但是皇上的表情說明一切。

因為皇上有想起乖孫孫的那句,“這些地方和大清國相連,我們不管理好,西洋國家就會眼饞。”

西洋國家通過占領這些小國家打通向大清國的陸地,這就是大清國的大患之一,一向標榜“仁義道德”的皇上很是理直氣壯。

張廷玉瞧著皇上的表情,知道自己說到皇上的心坎裡,很高興,神色矜持。

趙弘燦和年希堯那個憋屈,廣南之地,一直沒有一個正經國家,那就是廣東的地盤,他們作為“主人家”,卻讓京城來的張廷玉搶先給皇上撓癢癢。

趙弘燦麻利地出列,“啟奏皇上,瀾滄江的下遊湄公河一帶,產糧極好,但是有交趾、緬甸、真仙、暹羅、馬來……幾個小國家連年爭戰不休,浪費大好土地。陸地上崇山峻嶺不好溝通,臣建議從海路運糧食。”

現在就有暹羅的糧食運來大清販賣,皇上心知肚明,想到直接占領湄公河的好處,還是沒開口,臉上的表情卻是更為“矜持”。

胤祥……

胤禎……

肚子都笑得打結。

大清要出兵,總要一個“必須”出兵的理由啊。

人家鐵礦好?

人家產糧好?

這不是強盜土匪了嗎?

禮儀之邦的大清國,可不能這麼做。

張廷玉、趙弘燦、年希堯……都是愣怔、著急,他們也知道需要找一個好名目,這不是都在想嘛。

到底是年希堯這些日子專注於看周邊地方誌,腦袋瓜子轉得最快。

“啟奏皇上。世上本沒有交趾國。從西漢到唐朝長達一千多年,一直就是交趾郡,為中原政權領土,前前後後有大量中原人移民居住。北宋王朝嫌棄地方貧瘠不想收複,但也沒有承認他們建國。”

“前朝時期他們犯我邊境,永樂皇帝才去領兵攻打,永樂皇帝寬仁,冊封為藩屬國。可是明末清初,之前的一些年頭,交趾的鄭家政權,阮家政權,居然膽敢以下犯上,掠得前朝的河內、涼山一帶,並繼續北上,至今還沒有歸還大清……”

年希堯大人一番慷慨激昂的話語,將交趾的地方窮人窮,人人嫌棄一一說來,將那當地人的不思報恩,還數典忘祖說得頭頭是道。

我們大清國作為大家長,能怎麼辦?該打,該罰,該教導,該自己接管……眾人聽得連連點頭,發揮學富五車、學貫古今的才華,唾沫橫飛、舌燦蓮花。

比如下南洋的人在河仙之地建立獨立的小國家,居然受到緬甸、真仙、暹羅……政權的連番攻打,那是他們大清國的子民,不剃頭是該打,但是輪不到這些番邦小國打。

比如當年明末皇子皇孫逃到交趾和緬甸,居然受到侮辱,一副價值萬金的古董字畫才換來一碗米飯,該打,該罰,該教導……該追回來屬於華夏的祖傳寶物。

比如順治十七年,交趾黎家王朝派遣使節來朝貢,朝廷冊封黎維棋為安南國王,歸屬清朝藩屬。但是如今交趾北方有鄭氏集團控製,南方有阮式集團控製,阮氏集團還完全吞並南方的占城國,這是不服大清的分封,該打,該罰,該教導……

一人一個理由,包括這些年鄭氏集團進貢之心不誠,是為大不敬等等,那個憤慨之情,那個正義凜然,四爺聽著,居然覺得,還真像那麼回事兒,跟著“慷慨激昂”一回。

明朝亡於各種原因,但它是絕於李自成之手,當年大清是用打壓李自成,幫前朝複仇的名義進關,而番邦刁民對上邦國人,前朝皇家的不仁義之舉,他們很應該懲治一番。

現在交趾大亂,民不聊生,他們作為上國,不應該嫌棄他們,應該慈悲為懷,過問過問……

好吧,打吧。

連四爺都覺得不打就是不夠仁義禮儀之國,對不起天地,對不起曆朝曆代先人,對不起交趾百姓……胤祥和胤禎當然更是,都想要請命領兵出征。

皇上覺得火候差不多了,終於開口。

“大清承天命,安萬民,朕自登基以來,矜矜業業,垂拱而治。然有南方交趾刁民,不服教化,不順民心,實為可惡。今有各位愛卿一片愛民之心,幾番懇請,朕-同意,大清國,作為上邦大國,‘興王師,證王道’!”

皇上勉為其難、語重心長的一番話,配合水師進功的命令就八百裡加急朝安南駐軍發送,並調動福建、廣東水師協戰,四爺督軍,林達和藍日寵等將軍們領兵出征。

弘晙阿哥……蒙圈兒啊啊。

瑪法說打就打,不對,怎麼不讓弘晙去打?

弘晙阿哥著急啊,咚咚咚跑來拉著阿瑪的胳膊,就要和阿瑪一起出征。

“阿瑪,弘晙也要去。弘晙要去打仗。”弘晙急得來,胖臉蛋兒都微微發紅。

親阿瑪……臉色一黑。

好想抱住屁孩子打一頓屁股。

十四叔趕緊抱過來小侄子哄道:“十四叔馬上就要開始征兵,練兵,弘晙不跟著?”

十三叔也馬上跟著哄,“還有弘晙要做的大機器,那可都是阿瑪打仗的必要條件,衣食住用行關係天下民生,隻有大清國真正強大了,才能去打仗。”

就連他瑪法也說,“弘晙的阿瑪一輩子讀書學文,學習治理國家,哪裡知道打仗?可是弘晙的阿瑪有新大船新火器,打一個小小的交趾而已,手到擒來,瑪法連弘晙的十三叔和十四叔也沒派去,哪裡需要弘晙跟去?”

十三叔、十四叔……臉一板。

汗阿瑪您說得對。

四爺……臉更黑。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