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禩真覺得自己挺糊塗的,鑽了牛角尖。
八福晉一愣。
隨即眼睛濕潤。
掏出拍子擦擦眼角,輕聲說道:“我們是夫妻,什麼累不累的。爺能想通就好。”
胤禩心裡一歎,更覺得對不住自家福晉。
“你放心。”
…………
八貝勒一個人的改變,帶來他整個府邸人的改變,胤祥等兄弟自然都有感覺。
出發去蒙古的淳郡王胤祐和十二阿哥胤祹放心地出發,一眾兄弟來送行,都是滿滿的祝福話。
“到了蒙古,做一番大事業。七哥和十二哥‘加油’。”
淳郡王胤祐嚴肅著臉沒有說話;十二阿哥胤祹笑著接口,“以前不懂‘加油’的意思,現在五哥和九哥研究石油,弟弟算是明白了。”
“‘加油’‘加油’,一起‘加油’。”
一眾兄弟哈哈哈笑,他們敢保證,弘晙小侄子說的“加油”,不是因為“石油”。
誠親王胤祉看看時辰,說道:“兄弟就送你們到這裡,一路順風,蒙古氣候環境不適應,切記注意保重身體。”
“有什麼其他需要的,儘管來信。”
“一定寫信。”
一夥兒兄弟愣住,卻原來是淳郡王胤祐說得話,反應過來又是哈哈哈大笑。
恒親王胤祺樂哈哈。
“你說你和八弟這一夏天遭的罪……”你和八弟的想法能一樣嗎?你還就硬生生忍著,也沒想著寫信求一求幫助,“不是五哥說,這有些事情,就要學會和汗阿瑪告狀。”
傻乎乎地自己硬抗一個夏天,想想就想笑。
八貝勒也笑,一點兒也沒有什麼不好意思或者難為情。
“此一去,山高路遠,七哥多保重。”
胤祐看看這位和他合作一個夏天的兄弟,也算是半個難兄難弟,對八弟的能力很是欣賞,對八弟的這番變化,也讓他走得更為安心。
胤祐對八弟輕輕點一下頭,轉身打馬而去。
胤祹緊跟著七哥的身影,回頭看一眼還在不停揮手的親人們,一拍馬屁股,追上七哥。
胤祹沒想到他這輩子還能有做大事的機會,還能去蘇麻喇姑瑪麽的家鄉看看,親手將蘇麻喇姑瑪麽的家鄉建設得更好,離彆的愁緒並沒有多少,反而是期待和興奮多一些。
馬蹄聲漸漸遠去,後麵跟著的大隊人馬也陸續出發,官道上漸漸看不到人影子,一夥兒兄弟慢悠悠地騎著兩輪車回城,都問十阿哥胤俄一個問題。
“十哥/十弟,你看七哥/七弟,十二哥/十二弟都啟程了,你和二哥打算哪天啟程?”
“從十三哥/十三弟回來京城到現在,這都十天多了,還不出發?”
十阿哥胤俄一揚下巴,“是二哥說還要準備準備,我也不知道準備什麼。”
……哎呦呦。
九阿哥胤禟先開口,“行啊十弟,瞧你這聲‘二哥’喊得近乎的。連二哥準備什麼也不知道。”
十三阿哥胤祥也說,“是不是要拉一大波商者去?”
誠親王胤祉一愣,立馬反應過來。
去北方建設港口,和七弟、八弟去蒙古辦學修路等等基礎事務不一樣。建設港口,開港做生意,最需要商者。
“是要多準備,要有足夠的銀子。不過也不能再拖了。再拖下去,就入秋了。”
胤俄也知道入秋後北方太冷,“我晚上去問問二哥。”
一夥兒兄弟一邊慢慢地騎車一邊聊,回來皇城後各自忙乎。還在廣州的皇上、四爺、十四阿哥、小四阿哥也是忙乎。
忙乎著收拾他們打撈上來的沉船。
初秋的午後,皇上牽著乖孫孫的小胖手散步,望著忙乎的熱火朝天的各位古董愛好家,收藏家,鑒定家等等,“昨兒個堅定出來一套定窯白瓷的茶具,張廷玉還說,這一定是皇家沉船。”
弘晙阿哥的大眼睛“咻咻咻”地發亮。
“是南宋的沉船嗎?”
“還不確定,當年南宋的寶物到底有沒有,藏到哪裡,現在還沒有明確的說法。”
弘晙阿哥小小的失望。
不過寶物隻要存在,就一定能找到。
正待說話,張廷玉大人抱著一箱子跑來。
“皇上,小四阿哥,這應該是一套宋徽宗禦用的汝窯天青。”
皇上一愣。
汝窯天青他也喜歡,可是存世的實在不多。
手裡的小瓷碗在陽光下發出純淨的天青色,一種自然含蓄,淡泊質樸的美撲麵而來,皇上小小的激動。
汝窯一向被人們列為宋代五大名窯之首,而宋徽宗趙佶執政時期,正是汝窯是其燒造史的全盛時期,其產品胎質細膩,灰中泛黃,俗稱“香灰黃”,汝瓷釉麵有細微的開片,釉下有稀疏氣泡;汝窯青瓷釉色淡青高雅,造型講究,不以紋飾為重。
加上宋徽宗信奉道教,這一時期的汝窯瓷器正是這種道教審美情趣的反映,皇家的一應用具俱是反映出道家清逸、無為的思想境界,那個時候的朝野上下都隨著這個風尚。
皇上捧著小瓷碗正要說話,就見年希堯樂哈哈地捧著一個大瓷瓶過來。
“皇上,那邊一個大箱子,應該都是正宗的鈞窯瓷器,包裝的好,一個都沒有破損。”
皇上眼睛一亮。
弘晙阿哥也是眼睛一亮。
張廷玉大人也是眼睛一亮。
鈞窯也是宋代著名窯址之一,在宋代也被稱為“花瓷”。因為它的燒成工藝不同於其它,為二次燒成,其第一次為素燒,然後施加釉彩,再進行第二次窯燒。
瓷釉則是利用鐵、銅呈色不同的特點,燒出藍中帶紅,紫斑或天青、月白等色,具有乳濁不透明的感覺。常見的釉色有玫瑰紫、海棠紅、梅子青等等,花盆、盤、爐尊、洗、碗等等都有。
釉麵的特征則是常出現不規則流動狀的細線,被稱為“蚯蚓走泥紋”,加之鈞釉在燒製造過程中變化無常,不為人工所控,所以後人難以仿製,有“鈞瓷無雙”之說。
皇上小心翼翼地接過來這個小瓷瓶,細細端詳,一副愛不釋手的樣子,讓弘晙阿哥更為好奇。
難得張廷玉大人還記得他的老師身份,眼睛望著那個小瓷瓶,對小四阿哥說道:“唐代的花釉突破一件作品一種釉色的傳統規律,但花釉僅僅局限於黑釉器物,到宋代,複色釉的技藝得到很大發展。”
“就其瓷釉的基調來說,仍然屬於青瓷係統,它的天青、灰藍、月白諸色隻是濃淡不一、色度差異。瓷器上所出現的紅紫色相是在釉中加入銅,銅紅對窯溫和燒成氣氛比較敏感,它必須在一千度以上的高溫,才能出現美麗的效果……”
弘晙阿哥聽得連連點頭,尤其他瑪法說道:“自從有了玻璃,很多人家都用玻璃,玻璃確實好,但瓷器也不能丟棄。”
“瑪法,弘晙都記得。弘晙喜歡瓷器。”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在2020-02-2810:41:18~2020-02-2815:59:54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27972315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天使落翼無淚10瓶;綠綠綠綠蟻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