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8 章(1 / 2)

第178章

重陽節一過,廣東的事項都進行順利,四爺帶著一家人來到小琉球海域和福建省海域,除了繼續和日本一方扯皮以外,還要忙乎大琉球的事情。

當然,一邊招募水師士兵,一邊整頓這一帶的沿海,也在進行中。

按照四爺的意思,直接將大琉球並入大清國。

“不知道,大琉球那邊是什麼意思?”

四爺在心裡默默地思考,看完手裡有關大琉球的風俗民情、服飾醫藥樂器宗教等等都是這兩百年來和中原學,除了每年朝北京派遣學子之外,更是受到福建特彆是泉州的影響巨大。

除了佛教、道教、新興的基督教之外,東南沿海一帶的媽祖、拿公、拿婆、臨水夫人、陳尚書等神亦為琉球人所崇敬。鳳獅崇拜、石敢當、端午節、祀灶君公、正月初四接神等風俗多與福建相仿,包括琉球人的墓狀如龜甲,也是從閩南傳過去。

恰好福建巡撫陳瑸來見四爺,兩個人就直接討論起來。

“下官認為可行。”巡撫陳瑸的態度是支持。

“據下官所知,琉球人的日常活動,都和福建類似。其所學習的語言,嚴格地說就是‘福州的官話’。漢字是琉球王國官方文字,文書、外交條約、正史、琉球士族的家譜等,都用漢文書寫。”

“而他們現在形成一個‘兩屬’狀態,國家裡的人都缺乏真正的國家歸屬感和安全感。我大清國接納他們,乃是天時地利人和,恰恰好。”

四爺沉吟不語。

琉球人的人心歸屬問題,也是四爺擔心的一個事情。琉球的地理位置重要,萬不能落入日本手裡,而日本這百年來在琉球花掉的心思,已經讓部分琉球人對日本有了認同感。

巡撫陳瑸等候片刻,偷瞄一眼小四阿哥,心裡暗樂。

亭子裡沒有人說話,四周安靜,唯有一陣隱隱約約的琴聲傳來。

一陣秋風吹來,落葉紛紛,一種秋天特有的,靜到人心靈深處的安寧在亭子裡彌漫開來,陳巡撫乾脆也坐下來安心等候。

小四阿哥聽著他阿瑪和福建巡撫說起大琉球的事情,好似沒聽到一樣,魂飛天際。一陣輕微的腳步聲響起,四爺回過神來,原來是下人送茶點上來。

芽毫金黃,香高味甜,條索細小俊秀,色澤烏潤,正是福建的正山小種。四爺和陳巡撫一起用茶點,輕輕抿一口,就是一臉享受和滿足。

四爺看兒子一眼,“感歎”地說道:“味醇厚甘爽,喉韻明顯,湯色橙黃清明、紅濃絢麗,細細體味其香、蜜、柔……這正山小種,不虧是紅茶中的‘祖茶’。”

陳巡撫發現四爺的用意,非常樂得配合。

“采自武夷山深處,天地精華所長,一芽一葉都是精挑細選,有當地的茶農用鬆針或鬆柴精心熏製,聞起來是非常濃烈的香味,配合煮茶的水,泡茶人的手藝,喝起來更是‘香高而不過於強烈,水細而含蓄,滋味雋永醇爽……’”

“誰能想到,當年隻是作為加工綠茶出來的‘次品’,現在居然是聞名中外。”

四爺“鄭重”地點頭。

“茶有茶道。草加人加樹,才是茶,才是我們的茶道。福建紅茶現在大量出口,屬於‘牆內開花牆外香’。在國內,卻是內涵雋永卻又無聲無息。”

“陳巡撫作為福建的父母官,可以將福建紅茶推廣到大清國的各個地方。這樣秋冬季節裡的午後,空閒來一壺紅茶,幾份點心,配合絲竹之樂,焚香插花,卻是可以。”

說著話,四爺還熱情地招呼陳巡撫用點心。

陳巡撫哈哈哈笑。

“王爺言之有理。秋冬季節,來一份紅茶更好,養生暖身解膩。下官卻有將福建、廣東、小琉球的紅茶推廣出去的打算。”

頓了頓。

“王爺這裡的點心好,瞧著就好看。”

四爺也是笑。

“沒有什麼技巧,就是花樣湊趣,小孩子喜歡。”

“陳巡撫回去的時候,可以帶一份回去。”

“下官謝王爺。”陳巡撫大方地接受。

…………

四爺和陳巡撫兩個用著香噴噴的正山小種紅茶,用著溫熱香甜的小點心,一邊聊家常,一邊說著大琉球的事情,弘晙阿哥的心神終於被吸引。

小耳朵動一下。

大琉球?

小鼻子翕動幾下。

紅茶的花香氣!

玫瑰花的味道!--

紅豆糕的味道!

草莓夾心的味道!

弘晙阿哥心中微動。

眼睫毛輕輕抖動一下,眼睛微微睜開。

他阿瑪和陳巡撫對坐一張小圓桌,桌子上,除了一茶壺,幾個茶杯,一些文書之外,還有三個畫功精美、做工精致的高足粉彩點心碟——

碟子裡幾份剛出爐的小點心。

夾心馬卡龍、紅豆糕、玫瑰糕,加上一壺正山小種的紅茶,這自然就是頂級的秋日下午茶享受。漂亮的小碟子和色彩繽紛,形狀可愛的小點心相映成趣,呼吸間更有一份甜香撲鼻,人看著就眼亮、心悅、手動。

弘晙阿哥當然也是心動,想要手動動。

心動就行動。

可是,阿瑪是故意的。

弘晙阿哥氣呼呼地鼓一鼓腮幫子,莫名委屈地吸吸鼻子。

福建巡撫陳瑸,大約五十歲的樣子,一身藏青色的便

服,標準的漢家文人氣質,身形消瘦,精神矍鑠。

他乃是廣東海康人,沿海務農家庭出身,康熙三十三年高中進士,康熙三十九年任古田知縣,先後做過小琉球主政、四川提學道、小琉球的台廈道等等官職。

每到一個地方,都是深入民間,明查暗訪,審理案件,釋放前任官員無辜扣押的囚犯……人人稱讚。尤其他在小琉球5年,革陋規,禁酷刑,恤番民,重教化,施政得體,民心向化,小琉球動蕩的局麵安定下來。<皇上就曾經說過,“……沿海務農之人,為官也不忘根本。既不是要做什麼世家大族,又沒有門生故吏。天下人都稱讚他清廉,如果沒有實際行動,哪能得到這麼崇高的聲譽呢?而他還有才能辦大事,國家有這樣的官吏,實在是天下的大好事……”

有功且清廉,從湖南巡撫到福建巡撫,堪稱一名“苦行頭陀”。這就是天下人對他的評價。

更難得是,他身為一方巡撫,還是心係家鄉,這次廣東改革他不光是大力支持,還提出幾條行之有效的建議,發動家鄉人大力支持,帶頭捐款資助家鄉的堤壩修建……

弘晙對他的印象非常好。

可是弘晙剛要和他打招呼,又想起那個“公鴨嗓子的變聲期”,心裡一“酸”,那個難受得來——

傷心難過之下的弘晙阿哥,拿出他從瑪法、阿瑪這裡學來的本事,“裝模作樣”的做派非常到位,陳巡撫沒有發現,但是四爺對兒子的一舉一動,眉毛一動都知之甚詳。

--

四爺眼角餘光看到兒子的動靜,差點沒忍住笑出來。

四爺非常“厚道”。

和陳巡撫又聊了不到半刻鐘,大致定下來薩摩藩和大琉球的事情,吩咐人給陳巡撫每樣打包一份點心,細細地寫好做法加上一套花樣模具,站起身來。

走到兒子的小榻邊,俯下身。

額頭貼著兒子的小額頭,笑著問道:“弘晙和阿瑪一起用茶點?”

弘晙……

生氣。

就見生氣的弘晙阿哥氣呼呼地碰一下阿瑪的額頭,眉眼耷拉,腮幫子也是氣鼓鼓的。

四爺“……”

這是還在鬨彆扭?

應該是擔心自己的小嗓子?

四爺笑哈哈地抱起來兒子,坐到小圓桌上。

“距離晚膳過去一個多時辰了,弘晙餓不餓?”

弘晙一頭埋到阿瑪的懷裡,更是委屈。

四爺趕緊“真誠”道歉。

“是阿瑪錯了。阿瑪不應該自己先用茶點。”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