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蘭懷著失落心情離開了李光宇的辦公室,她一直把恒宇超市集團作為自己的根基所在。
這次能夠出任內部貿易協調辦公室主任,最主要還是因為她曾經是恒宇超市集團總裁的原因,恒宇超市集團發展的越好,她在李氏財團的影響力才越大。
對於地產方麵的利潤,李雪蘭相信不僅僅自己看到了,各大總裁同樣心裡有數,這次為什麼周誌剛會提出這樣的建議,還不是因為日本樓市引起的。
就比如飛羽集團,旗下員工是星光地產集團的幾十上百倍,但是集團利潤卻還不急星光地產集團三分之一,這如何能讓周誌剛甘心。
特彆是他這次從鵬宇集團調任飛羽集團,雖然飛羽集團市值遠遠高於鵬宇集團,但是論其地位,鵬宇集團總裁的位置要比飛羽高的多。
很多高層都清楚,估計要不了多久謝濤就會成為執行團成員了,而他周誌剛很可能一生都沒有機會了,這讓他如何甘心,鵬宇集團可是他從無到有慢慢發展起來的,在內地很多集團的產業發展都有他的心血。
而現在他卻被調回香江,徹底失去了晉升執行團成員的機會,要說周誌剛內心沒有一點兒想法,李雪蘭是不相信的。
隻是站在李光宇和財團高層的角度,這樣並沒有錯,第一,周誌剛資曆要遠遠低於謝濤,在周誌剛還隻是日本分公司經理的時候,謝濤已經是集團副總裁了。
第二,周誌剛是日本籍,哪怕他是日本華裔,這依舊是阻擋他晉升的門檻,目前為止,李氏財團執行團成員全部是香江籍,沒有任何一位其它籍的執行官。
李雪蘭估計藤原慧茵一直被卡著也有這方麵的原因,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有人打破這一局麵。
經過多年發展,李氏財團已經逐漸穩定,實力也足夠強勢,現在各大總裁都,有著自己的小算盤了,要想在如同前些年那樣不在乎集團少盈一點兒利,同心協力為財團發展隻怕不太容易了。
目前李氏財團一是高層比較穩定,二是一些集團已經過了高速擴張期,這個時候維護各自集團的利益的事情就自然而然的出來了。
李氏財團內部同樣山頭林立,要不是李光宇的威望夠高,加上李家對這些集團絕對控股,要想各大集團聯合起來真不太容易。
就比如甘慶林,這次居然想著弄一個日本那種商社模式的貿易公司,不知道有多少執行官和總裁對此不滿。
就李雪蘭知道的,就有鵬宇集團總裁秦鵬、恒宇超市集團總裁陳霖文、香宇文化集團樂易玲、佳藝集團石少鳴、星源集團趙小燕都是有意見的。
至於李雪蘭為何清楚,這些人可都是她這邊的,這些人都特意詢問了她的意見。
她相信陳東下麵的服裝係以及杜月梅下麵的賓利集團和兩大通信集團高層同樣有意見。
至於周曉寧旗下的財務係和清洪旗下的法務係和甘慶林自己的地產係估計對此無所謂,這還影響不到他們。
袁天凡下麵的金融係高層同樣對此無所謂,甘慶林的貿易公司還威脅不到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