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李氏財團對外情報負責人的王輝也把東歐目前的情況,尤其是華約成員國內部的情況向在座的高層進行了一番講訴。
目前華約成員國內部還是非常糟糕,其改革重心依舊是重工業,華約成員國內部外部債務居高不下,內部輕工業產品供需不足,通貨膨脹比較嚴重,盧布彙率也在持續下跌。
而且最為重要的還是以北約為首支持的一些反對派正在密集行動,多個國家都有著他們的身影,尤其是匈牙利、波蘭等國。
而蘇聯現在不僅沒有加強對華約成員國的控製,反而開始任由這些國家發展,並且還在不斷減少甚至是撤出在一些成員國的駐軍,隻是在和北約成員國交界地方保持著一定的駐軍。
王輝說道:“這樣發展下去,隻要華約成員國內經濟沒有得到根本改善,其國內人民生活幸福指數不斷降低,那麼這些國家很可能出現變動,現在那邊一些國家已經有了這樣的趨勢,所以這個時候七國集團才會跳出來阻止我們和華約成員國的交易。”
雖然這些高層基本都沒有去過東歐,聽了王輝的講訴,他們知道華約成員國是在劫難逃了,那邊隻怕要不了多久就會徹底的動蕩,那也將是驚天巨變,世界格局也就此改寫。
而這對李氏財團其實並不怎麼有利,美國一家獨大之後,今後對他們的打壓隻怕會更甚。
不過好處就是,一旦華約成員國倒下之後,西歐那邊隻怕不會再那麼聽美國的了,現在歐盟的成立正在持續推進,歐共體已經非常龐大,這一組織成立主要就是衝著美國去的。
裡麵合作的很多項目都是對著美國的,比如聯合成立的空客公司,這家夥就是西歐弄出以擺脫對美國波音的依賴。
李光宇出聲說道:“以物易物的交易模式是不能夠延續下去了,而且我們大量進口華約成員國的石油、天然氣、煤等資源也暫時不可能了,七國集團絕對不會允許我們這個時候給華約成員國輸送資金進去,大家對接下來有什麼建議?”
現在就是一個死結,李氏財團付不起損失七國集團的代價,而且也沒有幾個企業能夠承受這樣的代價,除非那種隻願意困守一地,隻想賺一點小錢混日子的企業才行。
而那樣絕對依賴一個市場,對企業是非常危險的,那樣的話隻會成為那一市場掌控者的一顆棋子,自己根本就沒有多大的籌碼。
彆看李光宇時常喊著核心市場在哪裡,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他是不會選擇放棄其它地區市場的,隻有自己市場範圍越廣,自身影響力才越大,這樣也才更安全。
李光宇可不願意年紀輕輕的就退位讓賢,更加不願意乾到最後企業卻變成彆人的了,雞蛋還是不要放在一個籃子裡的好。
李雪蘭出聲說道:“李生,這樣大規模的貿易是注定不可行了,我個人建議在維也納建立一個大型批發市場,我們隻管收錢賣貨,至於是誰買的,那就與我們沒有關係了,我們隻負責配送奧地利區域之內,其它地區由購買者自行運輸,這樣的話應該能夠避免很多問題。
現在最主要還是我們從華約成員國購買資源和產品的問題,這才是七國集團針對我們的根源所在,他們巴不得全球公司掏空華約成員國內的外彙,但是他們絕對不希望有企業幫華約成員國創造大量外彙和工作崗位。”
這又是一個死結,現在華約成員國本來外彙就不多,他們之所以和東華貿易公司進行大量貿易,就是因為這不需要增加他們內部外彙壓力。
要是李氏財團隻是賣產品給他們,而不選擇從他們內部購買產品,這交易根本就沒辦法做,主要就是華約成員國沒錢,他們又怎麼來購買他們的產品,李氏財團也不可能要他們國內的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