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甚至感覺這一掌若是不意之間直接擊中她,那哪怕是她也逃脫不了粉身碎骨的結局。
嫦娥仙子不由得咬了咬嘴唇,眼神中閃爍著堅毅之色。
“太極陰陽魚,破!”
嫦娥仙子嬌叱一聲,兩隻手捏著法訣,隻見兩道光芒從她手掌中迸射而出,瞬間沒入那太極陰陽魚之中。
太極陰陽魚的速度快到了極致,在天穹上劃出一道長虹,瞬間與巨大魔影的巨掌撞在一起。
轟隆隆!
天崩地裂,大片山脈化為廢墟,大片大片的河流崩塌,整個世界都陷入到了末日的景象中……時間在破碎,空間在塌陷,一切都在崩塌。
“噗嗤……”
兩道身影同時噴出鮮血,倒飛出去,有些踉蹌。
黑衣青年臉色蒼白,嘴角溢出一抹猩紅。剛剛的一擊,使得他受傷頗重。
而嫦娥仙子也好不到哪去,雖然她用孤陰化陽法將太極陰陽魚催發到了極限,但
卻遭到反噬,身體受創。
這一刻,嫦娥仙子眼中滿是駭然,她也有些慶幸自己領悟了孤陰化陽法,不然今日恐怕就真的要栽在這裡了。
同時她也堅定了要將對方在這裡解決的念頭。
這魔修的實力實在是有些太誇張了,自己幾乎全力以赴的一擊竟然隻能和他打成平手。
這個魔修簡直比她此前遇到的所有魔道修士都要可怕。
關鍵他還如此年輕,若是給他時間,恐怕他是能夠在這一世崛起的,屆時又是一場無天魔災。
這樣的人物,她必須防範於未然。
嫦娥仙子深深的吸了口氣,臉上的表情卻沒有任何變化。
“不愧是修煉成了太極陰陽魚的存在,確實有些棘手!”黑衣青年擦掉嘴角的鮮血,露出了一絲詭異微笑。
嫦娥仙子不知道對方是否還藏著什麼後手,不敢懈怠,決定先下手為強。
於是暗自再次施展孤陰化陽法,將太極陰陽魚催動到了極致,再一次向著黑衣青年撲去。
這一次,兩人的攻勢再一次碰撞在一起。
轟隆隆!!
又是一陣驚天動地的聲音響徹整片天際,震耳欲聾。
兩股恐怖的力量碰撞在一起,仿佛有無數道雷電在碰撞一般,一道道電蛇亂竄,讓人不寒而栗。
這股力量足以將任何大羅金仙以下的存在都撕裂,即便是大羅金仙級彆的強者,稍有不慎也會重傷。
嫦娥仙子麵色凝重。
“我倒要看看,這一招,你還能不能擋得住!”
而此時,黑衣青年眼中精芒一閃,隨後雙手一揮。
隻見無儘魔氣凝聚在雙臂之間,隨後一條條黑龍盤繞其上,栩栩如生,散發著一股恐怖的煞氣。
“吼!!”
一聲龍吟,隻見黑衣青年所化的魔影頓時再次發生變化,化為一條巨大黑色的蛟龍,張牙舞爪,向著嫦娥仙子頭頂的太極陰陽魚撲去。
這一幕看得眾人目瞪口呆。
這是一條黑色的蛟龍,長達萬丈,渾身漆黑如墨,透發著邪惡的氣息。
一股無邊的凶悍之氣從它的身上爆發而出,使得周圍的虛空都發出劈啪作響的脆響聲。
它俯衝之時,天穹都仿佛要塌陷下來。
那種磅礴的氣勢,使得周圍的空間都在顫抖,仿佛要承受不住而崩潰。
就仿佛它是天地的主宰,一切的生命在它的麵前都渺小如螻蟻,根本不值一提。
“那位同修居然還有這種手段?不但能化魔影,還能化魔蛟?”
“若非親眼所見真的不敢相信,這等威能就是大羅金仙稍有不注意也得殞命吧,那名女修能夠撐到現在也是了不起!”
“那可不,不過那名女修的手段也不差,看到她頭頂上的陰陽魚了嗎,那可是隻有將陰陽之道修煉到極高深層次才能修煉出的,在這位之前整個三界就隻有兩位修成。”
“哦?哪兩位?”
“太清彼岸和玄都大法師。”
“嘶!那這麼說這位是三界唯三修出了太極陰陽魚的存在?她會不會與太清彼岸有什麼關係?”
“不清楚,但我想多半是有的。”
“不過這些和我們沒有關係,我們還是快快遠離吧,這等存在交戰的餘波太可怕了,萬一再波及到我們便糟糕。”
“也是。”
幸存的生靈和附近的生靈議論著。
同時也不約而同的遠離。
也就在這時,忽然見一座九色蓮花寶座。
那蓮花寶座顯化。
有無邊偉力自其中爆發。
無論是嫦娥仙子所驅使的太極陰陽魚,還是黑衣青年所化的魔蛟的威勢都被化解,甚至連同附近仙域所有的生靈都被定在了原地。
“這……這又是發生了什麼?”
“難道又有某位存在降臨了麼?”
“可能是,那九色蓮花寶座一看便不一般,要說不是某位大能的法器我都不信。”
“但如果是又有大能降臨,情勢豈不是要變得更糟糕?”
“是啊,現在那兩位都打得天崩地裂了,若是再添上一位……我簡直不敢想象。”
“不過現在降臨的這位所散發的偉力雖然無邊,但卻寧靜祥和,我想也有可能是來調停的。”
“那也不是沒有可能,畢竟這兩位的戰鬥已經波及甚廣,不可能不引來其他大能的注意,有大能現身於此太正常了。”
“隻是不知道這蓮台背後的主人究竟是誰,居然有如此偉力,僅憑一座蓮台便幾乎將那兩位和我等都鎮壓。”
眾生都是大驚,但還不待他們反應。
便見那九色蓮花寶座上猛然浮現一道人影,威嚴非常,垂十絕鶴蓋。
所有眾生無論認不認得,腦海中都頓時響起一道神咒:
靈觀大帝,睿聖聰明。日光菩薩,氣射帝宸。
金刊聖像,三目聖明。黃裳錦袍,足踏火輸。
金磚金槍,按行乾坤。名山大川,靈洞真君。
火瓢火鴉,氣焰威靈。斬妖滅邪,如電如霆。
護國砥柱,衛民靈神。德億萬世,福億萬民。
輔靈助順,二聖將軍。順風千裡,百萬神兵。
救度災厄,如響應聲。變禍成福,如影隨形。
護佑臣身,何求不應。神光洞照,永處吉慶。
奉大帝勑,急急如律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