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大士的臉龐栩栩如生,眼瞼微合時眼角顯現一些小小的細紋,嘴角上翹時腮邊露出一些笑渦,都與真人的皮膚質感一模一樣。能用繡線做到這種程度,非方繡娘的開臉針法不能實現;金毛犼的鬃毛蓬鬆柔軟、根根分明,宛如實物,這分明是蘇繡娘獨創並已經失傳的鬅毛針法;觀音大士頭頂隱約有光暈閃耀,繡線齊平勻密,光滑如鏡,這是采用了撒針;金毛犼遍體覆蓋鱗片,質感凹凸不平,顏色暈染自然,這是戧針和蹙金技法。除此之外,怒放的蓮花和熊熊燃燒的火焰分彆使用了摻針、施針、旋針等技法……
這幅繡作幾乎囊括了現世已知的所有繡技,色彩運用大膽熱烈,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構圖布局有緊湊亦有留白,曆數當世頂尖繡娘或畫師,再沒有誰的作品能與之比肩。在它的襯托下,那幅黑白交雜的駿馬圖竟顯得那樣單調乏味、平平無奇。而孟思的繡技與林淡神乎其神的繡技一比,亦顯得平庸至極。
“開臉針法、鬅毛針法、葉氏針法……我細細一數,竟數出來三、四十種針法!你快告訴我,是不是我看錯了?”一位繡娘拉住同伴問道。
“我也正迷糊呢!我還以為是我看錯了!”
“我們都沒看錯,那就是真的了?”二人互相對視,表情震撼。
“了不得,當真了不得!林大福生了一個好女兒啊!有這樣一手超凡的繡技,林家早晚有一天能恢複昔日的鼎盛!”幾位布莊老板聚在一起竊竊私語,並暗暗下定決心,今後再不能與林淡為難。
孟思早就看呆了,過了好一會兒才踉踉蹌蹌跑下樓,奔到近前,仰頭看著那幅繡畫,然後一一分辨林淡采用的針法,臉色越來越白,直至完全失去血色。她眼裡的恐懼已經快凝為實質,看著這幅繡畫就仿佛看著一座大山,滿心都是難以逾越的無力感。
孟仲將妹妹拉到身後,想說幾句話安慰安慰她,或者貶損林淡幾句,張開口卻發現自己竟然找不到詞彙。就是再眼瞎的人也能看出來,林淡的繪畫造詣和繡技,早已超越孟思太多。當孟思還在臨摹彆人的畫作時,林淡已經能夠獨立創作,當孟思還在琢磨孟家的家傳繡技時,林淡卻連失傳的繡技都已經摸透。
兩幅繡畫麵對麵地掛著,一幅無人問津,一幅卻圍滿了觀者;一幅隻有文人才能看懂,一幅卻人人讚不絕口。究竟哪一幅更好,這還用說嗎?
看見雙眼通紅,幾欲暈倒的妹妹,孟仲深恨自己為何要把她的繡畫掛出來。若是不掛出來,妹妹就不用受到這種打擊,眼下的情景,與公開對她處刑有何區彆?她的畫工與繡技,被路人一一拿出來與林淡做比較,然後貶得一無是處。從今以後,她還能拿起繡花針嗎?還有信心坐在繡架前刺繡嗎?而孟氏繡莊沒有她這塊活招牌,又該何去何從?
一時之間,孟仲想了很多,但不等他想出一個頭緒,之前拍下孟思繡畫的京城富商卻訕笑道:“孟老板,你這幅繡畫我不買了,你自己留著吧。”話落急急忙忙衝到對麵,高聲喊道:“這位掌櫃,我出八千兩銀子買這幅觀音大士圖!”
聽見他的叫價,眾人這才清醒過來,繼而轟然大嘩。這樣一幅佛光普照、靈性逼人的作品,誰不想帶回家收藏?都說越是逼真的畫像就越有靈性,這幅觀音大士像連眼珠子都在動,座下的金毛犼抖抖鬃毛便似要活過來,若是掛在家中好生供奉,定然能產生靈韻!
駿馬圖買回家隻能束之高閣,這幅圖若買回去,那就是鎮宅之寶,可世代相傳,且越傳越顯神異!買,一定要買!
之前還隻是純看熱鬨的一眾貴婦坐不住了,紛紛跑出淡煙繡莊,接連競價:“八千兩算什麼,我出一萬兩!”
“我出一萬一千兩!”
“我出一萬兩千兩!”
“……”
杜如煙直接看傻了,林淡情不自禁地搓搓手,按捺住內心的小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