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大昭律(1 / 2)

現在私塾課程的安排是這樣:上午背書默寫,下午上半段描紅練字,下半段則由方思成一個一個叫過去根據進度講解經義,算學則每隔三天上一次課,天黑便放學生們回家。

學習過程無疑十分枯燥,但方長庚很喜歡練字,加上做算數,算是他唯二放鬆的時候。即便是神情單蠢的稚嫩小兒,一練字也多了幾分沉靜的氣質,可見中華文化的奇妙之處。

方思成雖屢屢落第,人也古板,但他教書的態度十分認真,隻是學生們對此卻多有抱怨。

“什麼時候下課啊?我肚子好餓……”後座的學生痛苦地小聲□□,光聽這有氣無力的聲音就知道他有多不情願繼續背書。

方思成下課的時間可謂隨緣,興致一來就沒完沒了,講到口乾舌燥了喝口水還能繼續,在他手下就沒幾個學生不叫苦的。

方長庚沉得住氣,縣試和府試考的本就是背的內容,他穿越的時候老天沒賞臉給個金手指,除了踏踏實實背書沒有其他捷徑。

倒是方思成十分喜歡方長庚的穩重好學,言語間時常表示對他寄予了厚望。

一個月下來,整個私塾十幾號學生的水平一目了然,方長庚和周其琛成績最突出,其他人都默認了他們兩人明年都能考上童生。

方萬明時不時晚上給方長庚開個小灶,和方沅君方沐君他們一起在方萬明書房接受教誨。方長庚也沒有再惦記跟著方萬明去王家一起上課的事,覺得現在這樣也挺好。

“‘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你們做吧。”

方萬明站在案前踱步,拋出了一題。

這是一道墨義題,此句出自《論語》裡孔子誇讚堯的一句話,意思大致是堯這個人非常偉大,功績卓越,百姓都想不到什麼語言來讚揚他雲雲。答題套路類似於現代所有的簡答題,先誇讚堯一番,然後列舉堯做了哪些事,用了哪些人才,然後向本朝君主拍個馬屁,說說他有多麼英明神武,最後總結升華,表述自己也要像堯那樣輔佐當代君王的決心和毅力,完。

再舉個例子,“水、火、金、木、土、穀惟修”,這是《尚書》裡的一句話,根據孔子嫡孫孔穎達的注釋,答出“水能灌溉,火能烹飪,金能斷割,木能興作,土能生殖,穀能養育”,聖人如果能把這些處理好,造福百姓,就叫“惟修”,再添加幾句“不違農時,穀不可勝食也”之類的四書五經裡的句子,那麼這題就算是做好了。

歸根結底,要對四書五經非常熟悉,每詞每句都能信手拈來,且知道這句話的意思,再加上做題的套路,那麼不管出什麼題都難不倒咱們莘莘學子。

但誰能做得到呢?

方萬明畢竟也隻是個老秀才,雖然對四書五經的見解足以讓他們達到考秀才的水平,但始終沒有總結出答題的模板和套路,而且本朝讀書人好於閉門造車,不喜歡互相交流經驗,這也導致很少有人能總結出一套適用每個人的方法,就算總結出來了,一旦出題者換個套路又不知道怎麼解了。

方長庚隻覺路漫漫其修遠兮,還不如開間教育機構專門研究做題攻略大賺一筆,想想都覺得爽快。

方長庚答完題,眼看方沅君和方沐君兩人低著頭冥思苦想,便出去上個茅廁。

走了幾步卻看見趙繡雲從不遠處背對著經過,他皺了皺眉,決定還是忍忍,轉身就要推門時,卻聽到裡頭方沐君的聲音。

“爺爺,長庚比我們學得快多了,以後你彆叫他來了,我和沅君多沒麵子啊。”

屋子裡安靜了一瞬,方沅君有些慍怒的嗓音響起:“你說什麼呢?自己學得爛還不準人家學得好了,你覺得沒麵子,我可不覺得。”

方沐君噎了一下,小聲嘀咕:“你是忘了被娘教訓的時候了?老被彆人拿來比,誰受的了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