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拉海鎮是個大鎮子,光主街道就有兩條,街道兩旁都是國營的商鋪,有供銷社、五金商店、藥店、飯店、旅店、糧店等等。
每個鋪子上都掛著一本正經的牌匾和很有年代特色的口號標語,比如供銷社上麵,就貼著“發展經濟、保障供給”的標語,紅紙黑字,可能是日子久遠,紅紙已經褪色了,還有的地方被風刮壞了,呼呼噠噠的貼在供銷社的窗戶上,跟個招魂幡似的。
韓明秀先在鎮上溜達了一圈兒,把鎮上都有啥商鋪看得差不多了,才提步子去了糧店兒。
她的油所剩不多了,打算把她那三斤油領回去。
糧店是一溜五間土胚屋,上麵還寫著“抓革命,促生產”的標語,一進去就聞到一股子糧食發黴的味道,屋裡紅磚鋪地,裡麵的糧食倒是很多,一袋一袋的糧食把屋子堆得滿滿的,還有好幾個一米高的大桶擺在門口兒處,應該就是裝豆油的。
打量了一番後,在櫃台處看到了幾個正坐在一起嗑瓜子嘮嗑的工作人員,韓明秀走過去,拿出她那三張珍貴的油票,遞了過去。
“同誌,我要領油。”
幾個正在嘮嗑的工作人員瞅都沒瞅韓明秀一眼,還依舊熱火朝天的聊著。
韓明秀很生氣,但是她也知道,生氣也沒用,這個時代跟後世的規矩可不一樣,後世裡顧客是上帝,做服務員都全程微笑的對待顧客,全心全意的為顧客服務。
這個時代的售貨員都是公家人兒,吃皇糧的,貨賣多賣少跟他們一毛錢的關係都沒有,就算一分錢的貨都沒賣人家也照樣開工資。所以,這幫人一個個都牛的二五八萬似的,根本不拿顧客當回事兒。
韓明秀看他們不理不睬,隻好又說了一遍,“同誌,我要領油。”
“聽著了,我們又沒聾。”其中一個胖女人不耐煩的喊了一聲,隨手接過韓明秀的票兒,看了一眼說,“豆油兩毛五一斤,三斤豆油七毛五分錢。”
韓明秀這才知道,光有票還不行,還得交錢啊,原來她還以為隻要有這油票,到這兒了就能直接拿油票就能換三斤豆油呢。
看來是她想多了!
她拿出錢,從裡麵數出七毛五,遞給了胖女人。
胖女人子接過錢數了數,彎腰從櫃台底下拿出個漏鬥和一個油葫蘆瓢,懶洋洋的走到一個大油桶前,擰開油桶。
韓明秀把自己的油壇子蓋兒打開,遞了過去。
那葫蘆瓢是一斤裝的,每一瓢油都代表一斤。
胖女人給她打油的時候很氣人,她拿著瓢往漏鬥裡倒油的時候,那瓢裡的油還沒滴儘呢,她就又是開始舀第二瓢了,就她這種打法,三斤油至少得少給半兩,而那半兩油最後也肯定是落到這些工作人員的手裡了!
韓明秀雖然很看不慣他們這種明眼就看出來的偷盜行為,但是也沒說什麼,世風如此,她也無可奈何。這年頭可沒有投訴之說,能在糧店裡當工作人員的,肯定都是跟上頭有關係的,就算去投訴了也是白扯,上頭指定護著她,再說,她也犯不上為了半兩豆油跟人去犯口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