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明秀家養了不少鵪鶉,而且她也願意教大家養鵪鶉的事,很快又成了孫敖屯的另一個熱點新聞
當大家聽說她家養了幾百隻鵪鶉,天天都能吃到鵪鶉蛋,隔三差五就能吃到鵪鶉肉時,都不覺跟著動了心。
現在,農民的日子越來越好了,再也沒有餓肚子,吃不飽飯的現象了。於是,大家就都對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都想吃點兒好的,想吃肉。
一提吃肉,大家潛意識裡想到的就是雞、豬、鴨、鵝之類的常見家禽,但是這種家禽個頭比較大,飼養的成本也比較高,就是饞肉的話也不會輕易殺來吃。
鵪鶉就不同了,鵪鶉個頭兒小,飼養的成本也不高,饞的時候殺幾隻吃也不會給家庭的經濟造成什麼大的損失。
而且,聽說鵪鶉蛋很有營養,比雞蛋都有營養,還比雞蛋都好吃,這麼好的東西,大家當然都樂意養了。
於是,韓明秀家熱鬨起來,不斷地有前來打聽鵪鶉的養殖方法和淘換鵪鶉的村民上門。
來的人多了,韓明秀乾脆跟隊長說了一聲,又組織大家上了一節課。主要是講怎樣繁殖鵪鶉和養殖鵪鶉。
另外,她還動員大家到她那兒借鵪鶉蛋,把蛋拿回去自己孵化養殖,等把鵪鶉孵出來,養個四五十天,鵪鶉就開始產蛋,等鵪鶉產蛋的時候,再把借她的鵪鶉蛋還給她就可以。
要是不願意孵蛋想直接養鵪鶉的話,也可以拿東西到她那去換,糧食,蔬菜,野菜,家禽……用什麼換都可以。
隻是,跟換東西相比,她更建議大家在她那兒借鵪鶉蛋,因為她不太想跟大夥換東西,免得多了少了的惹麻煩。
不過,儘管她不願意,絕大多數村民還是更願意拿東西跟她換鵪鶉。
現在是九月份,正是青菜滿園的時候,這個時候很多人家的青菜都有吃不了的趨勢,要是拿吃不了的青菜去換韓明秀那能下蛋的鵪鶉,多劃算啊,不比自己辛辛苦苦地孵小鵪鶉強多了嗎?
於是,屯裡的老娘們兒都忙碌起來了,紛紛在自家的園子裡摘青菜,準備到韓明秀那換鵪鶉去。
當然,也有不少家家的園子裡都種了糧食,沒有多少青菜的,於是家裡的老娘們就挎著筐跑到山裡去挖野菜去。
小秀兒不是說了嗎,也可以用野菜來換鵪鶉。
山裡的野菜也不少,挖一小天兒就能挖上一籃子,一籃子的野菜就能換一隻鵪鶉了,要是挖個十籃八籃的,就能換一群鵪鶉了。
這麼劃算的買賣誰不乾啊?有的人家還全家動員起來,一起出去挖野菜,挖滿了一籃後,就到韓明秀那兒換一隻鵪鶉。
換鵪鶉的時候,人的素質便都凸顯出來。
那些實誠的人,都規規矩矩地交上一籃子青菜或者一籃野菜,不僅分量足,質量也過關。
而那些心眼子多、藏著私心的人,交上的青菜或野菜不僅分量不足,而且裡麵還參了許多東西。
比如野菜,韓明秀交代過,她隻要婆婆丁,芹麻菜,苦麻菜,馬齒菜,小根蒜幾樣,可偏偏有人要在裡麵摻上車軲轆菜和灰菜等。
韓明秀把他們的那點兒小心思都看在眼裡,不過並沒揭穿他們,隻是給他們換鵪鶉的時候,換的都是老了,快要淘汰的鵪鶉。
這些老鵪鶉表麵上看起來跟其它的鵪鶉並沒有區彆,但實際上產蛋量明顯不如那些‘年輕’的鵪鶉產蛋量高,本來都被她收進空間裡準備宰了吃的,不過既然他們想糊弄她,她也不介意拿出這些老鵪鶉來糊弄糊弄他們。
很快,家裡的鵪鶉被換走了大半兒,不過卻多了好多的青菜,野菜和少許糧食。
拿糧食換鵪鶉的隻有個彆幾個,其餘大多數都是拿青菜和野菜來換的。
韓明秀把這些青菜挑好的收進空間裡,那些蔫巴點兒的歪瓜裂棗都被她切成絲兒或片曬上了,留著曬成乾菜吃。
野菜也都被她收進空間裡,彆看現在的野菜不值錢,但這可都是實打實的好玩意兒啊,以後農藥化肥橫行天下的時候,想吃這種純野生的綠色野菜都買不著了,現在多囤點兒,存夠一輩子吃的,就不用再擔心會有吃到被汙染的野菜的問題了。
韓明秀跟大家做交換的時候,大姐基本上都是在單位上班,所以也並不知道她到底換出去多少鵪鶉,換回多少青菜野菜,韓明秀就可以放心大膽的地把青菜和野菜都收進了空間裡,隻留下少許在外麵掩人耳目。
這股養鵪鶉的熱潮,從孫敖一直傳到了彆的村,於是,陸續就有彆的村的老娘們挎著一籃子野菜或者是青菜,來孫敖屯的韓明秀家找韓明秀換鵪鶉。
韓明秀本著來者不拒的原則,隻要她們的青菜和野菜過關,就把鵪鶉換給她們。要是她們的青菜和野菜質量不好,有參雜彆的野草的問題,她也換,隻不過換給她們的是老了,產蛋量低的鵪鶉……
十月份,韓明秀家的鵪鶉已經從五百多隻銳減到幾十隻,(這還不算她從空間裡偷偷拿出來的二百多隻老鵪鶉),這股子換鵪鶉的熱潮也漸漸地退了下去,因為已經開始秋收了,大家要忙著秋收,就沒工夫折騰著換鵪鶉了。
韓明秀家的苞米早就收回來了,現在種的大白菜還能在地裡長上一陣子,不急著收。那二分地的土豆也好收,都沒用高廣斌動手,韓明秀自己一個人用了兩天的時間,就把土豆都摳完運回家了。
在農村呆得時間久了,韓明秀的勞動能力越來越強,體能也越來越強。現在扛個一百多斤的東西在屯子裡走個來回,對她來說一點兒都不是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