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4 章(1 / 2)

大宋第一衙內 素衣渡江 14023 字 9個月前

第174章

翌日,耶律大石將耶律敖盧斡的屍身火化,抱著骨灰壇子,翻身上了馬。

天空陰惻惻的,飄著冷風,並不是一個出行的好天氣,但卻十分契合他的心境。

高銘心中百感交集,他知道耶律大石是個很厲害的人物,若是跟這時候的宋軍對上,吃虧的是宋軍,他遠行,對大宋未必沒好處。

但同時,他西走,遼國那邊隻會變得更虛弱。

另外,多次接觸下來,許是都是為了本國命運奔波的人,多少有些惺惺相惜。

他眉間浮現著淡淡的愁苦之色,仰頭對馬上的耶律大石道:“你現在就要走了嗎?”

高銘看向他身後的隊伍,浩浩湯湯不見儘頭。

除了從國都帶出來的兵馬,還有大同本地,對耶律延禧失望,進而想追隨耶律大石的人。

而且西進這一路,沿途可能還有漢人、黨項人加入。

他會擁有一支人數不少的隊伍,這些人是他西去開疆擴土的基礎。

“這就走了。”耶律大石擠出笑容,“我有預感,我們會再相會的。”

高銘心情沉重,也儘量微笑,“一路順風,來日方長,終將再會。”

耶律大石單手勒了下韁繩,對高銘重重點頭,似是將這個承諾記在了心中,之後下達了起程的命令。

隨著他的號令,大部隊向著遠方出發。

等待他們的是未知和凶險。

行出了一段路程,耶律大石忍不住回頭看了眼身後。

看他的異國好友高銘,也看自己曾經熱愛過的國家,忍不住眼眶發熱。

不過,他還是將頭轉了過來,再也沒回頭看過。

從今之後,他隻需為追隨自己的將士們而戰。

耶律大石帶著大部隊離開後,整個雲州空虛,對耶律延禧失望,導致追隨耶律大石而去的契丹人不在少數。

高銘深知馬上遼國的鐵騎就要過來重新接管,便迅速收拾行囊離開了當地,返回東京。

這次出使,他铩羽而歸,也是第一次無功而返。

但這不能怪他,誰叫當事人耶律敖盧斡死亡了呢。

唉,耶律延禧這廝,高銘都想罵他了。

因為頻頻出發,高銘的騎術越發精湛,這次從大同回來,一路快馬,並沒覺得有什麼不適。

可見人命在於鍛煉,一回生二回熟,熟能生巧,乃真理。

當然這個放在彆的地方也成立,高銘回到東京的時候,他爹和花榮已經回到了東京,都在家等他。

於是,高銘就跟花榮好好熟悉了一番,進行了深刻的交流。

等高銘睡醒,發現外麵的天,竟然是黑著的,他覺得有點不對勁。

因為他記得很清楚,他和花榮睡下的時候,外麵的天色已經蒙蒙發亮,怎麼可能越睡越黑?難不成時光還能倒流。

呆了呆,才想通,根本是又睡了一整個白天,難怪肚子這麼餓。

便爬起來,叫丫鬟端吃的進來補充體力。

高銘進行自我檢討,“這日子過得太墮-落了,以後可不能這樣。”

花榮笑道:“這不像你說的話啊,這就墮-落了?我還打算怎麼也得三天起步呢。”

高銘雙手合十做告饒狀,“花哥哥,你可饒了我吧。”說完,自己都笑了,“其實不饒也行。”

花榮對他實在喜歡得緊,當即撲倒摟在懷裡,笑道:“以後你可彆在沒我的陪同下離開東京了,我回來後聽說你去了遼國西京,不知多擔心。本來都打算收拾行囊去接你了。”

提起大同,高銘又想起耶律敖盧斡了,不禁歎氣,“我發現不少昏君都有好兒子。”

“咱們還是比遼國幸運,那就是先帝跟官家的父子情是好的。要是像遼國那樣,父子離心,還不知怎麼樣?”

“要歸功於金國人打馬球傷了趙桓。”如果走向不變,趙佶跟趙桓的關係更惡劣,把整個國家都帶累了。

花榮道:“還要歸功於先帝死得及時,對了,你說先帝之死到底是怎麼回事?是公孫勝的手段嗎?”

其實關於趙佶之死,高銘跟他爹和花榮三個人都分析過多少次了,最後還是沒定論。

他們這些近臣都沒確切的結論,估計後世的史學家更研究不出什麼結果來。

沒準趙佶之死將會被編入宋史幾大案之中。

高銘撇嘴,“反正我覺得是。對了,我在路上聽說崔念奴已經從良了。不知道李師師會怎麼樣。”

這倆人,有錢有名,作為皇帝的女人,爭著要娶她們的人一大票。

說起趙佶去世的影響,崔念奴和李師師是其中的兩個,對百姓的影響也不少,花榮道:“他駕崩了,不用運送花石綱了,江南百姓肯定都鬆了一口氣。”

“對啊,即是說江南應奉局要被撤掉了,那麼燕青就能回東京了?也好,也好。”高銘道:“他也是百伶百俐,以後在皇城司任職,對國家和他都是不錯的安排。”

花榮刮了高銘的鼻子一下,“那你呢?”

高銘得意的清了清嗓子,“咳咳,不瞞你說,我可能要做宰相了。”

花榮一點不意外,笑道:“那咱們先好好慶祝一下罷。”

-

第二天,高銘滿臉疲憊的去見趙楷。

其實,他剛一到東京就來找趙楷複過命,當時趙楷見他神情疲憊,就叫他先回去休息,等過兩天再來請示不遲。

沒想到的是,高銘休息了兩天,還一副沒睡醒的樣子。

趙楷還是很擔心高銘的身體的,“你身體不要緊吧?要不你再歇歇?”

“謝官家,真不必了。”就是你讓我歇,花榮也不會讓我歇的,還是工作吧。

趙楷見高銘態度認真,便也沒堅持叫他再休息,和他正式聊起了此次出使的情況。

趙楷雖然之前就聽高銘簡短的陳述過出使的結果,也知道遼國皇子自我了斷了。

但今日提起,仍忍不住歎氣,“可惜了。遼國皇長子自儘,耶律大石西走,遼國內部必然更加分裂,不知道他們能跟金國耗多久。”

高銘道:“不過,聽說遼國嫁了正式的公主給金國,雙方短時間也不至於撕破臉。”

趙楷頷首:“宋江的在那邊的活動,要全力支持,不可短了他的銀兩。

正麵戰場不知什麼時候就會潰敗,敵後工作要發揮作用了。高銘重重點頭:“我明白。”

趙楷便說了起了另一件重要的事,“朕打算過段日子,賜‘趙’姓給西夏太子,叫他改名做趙仁愛,回去做皇帝。但是朝中亦有人反對,覺得將他囚在汴梁,派大宋官吏接管興慶府。朕想聽聽你是怎麼看的。”

“臣覺得,官家你的看法是對的。叫趙仁愛回去做皇帝,有利於穩定當地局勢,免得黨項人的部落群龍無首,兵亂四起,先把他們穩住不要造反,再跟幽州城一樣,往當地移居漢民,接管養馬跟鹽池兩個最重要的西夏支柱,把這兩項牢牢握住,就能鞏固大宋在當地的統治。”

趙仁愛好歹是根紅苗正的黨項太子,至少他還活著,在做“皇帝”,其他的黨項貴族殘部就沒臉打出自立為帝的旗號。

趙仁愛雖然才十一歲,但不出意外,他注定是不會有後代的。

趙楷心道,就知道朕的決策是對的,“你還有哪些想說的沒有?”

高銘清了清嗓子,“臣以為,趙仁愛才十一歲,又失去了父母,實在可憐。所以咱們大宋應該給與他無微不至的關懷,叫他重拾快樂的日子。像蹴鞠、戲劇、飛鷹遛狗、美女歌舞啊,都給他安排上。至於讀書授課,對一個孩子來說太苦了,都停了吧。”

說句難聽的,對他實行“快樂教育”。

也是為了趙仁愛自己好,他如果又聰明又有野心,大宋也不會留他的性命,他自己無力改變現狀,也會很痛苦。

這樣對大宋和他自己都好。

等過幾天就提議,叫從江南回來的燕青做趙仁愛的“導師”,帶著這位小皇帝玩物喪誌。

趙楷自然明白高銘說的是什麼意思,笑著頷首,並沒有點破,“這個意見不錯,朕會認真考慮。如今西夏已經屬於大宋,對他們的貿易攔截也會解除,朕會鼓勵兩邊商人之間互通有無,叫西夏的百姓過上好日子的。”

西夏產馬,還有鹽池,這兩項入了大宋兜裡,馬匹不愁了,大規模騎兵就能組建起來了。

鹽池,可是蔗糖貿易之外,另一個來錢的大項目。

某種程度來說,鹽池就是錢坑。

高銘使勁點頭,“官家,您說得太對了。”說罷,輕笑道:“臣可不是拍馬屁。”

趙楷搖頭笑了笑,須臾,他起身來到高銘跟前,拍著他的肩膀笑道:“朕知道,從今以後,你可以卸去偽裝了,不用再行奸佞之事,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你當了丞相,可以堂堂正正做事了。”

高銘一愣,遂即看著趙楷道:“臣當鞠躬儘瘁,不負皇恩。”

這句話,他之前也說過,但那是對趙佶,多多少少有些敷衍,但現在不一樣,他是真的相信趙楷,想君臣一心,有一番作為。

趙楷心中亦有千言,但皇帝嘛,不像做皇子時那樣方便,有些話不方便明說,隻眼神信賴地看高銘,一切都在不言中。

相位上走了一個蔡京,來了個高銘。

之前朝中隻是猜測,官家不會扶持年紀輕輕的高銘登上相位吧?

肯定不會的,官家比他爹靠譜,應該不會這麼亂來的。

結果,萬萬沒想到,官家居然還這麼乾了。

高銘做丞相的消息一傳出來,許多官員是想噴的,後來發現民間對這項任命一點抵觸都沒有,反而覺得高銘做了宰相,說不定能將雲州也收回來。

而高銘身後有他爹高俅跟征西功臣花榮做後盾,還有官家的偏袒。

最重要的是,高銘本人是什麼人?

剛入官場就敢鬥楊戩,翅膀硬了就敢跟蔡京對著乾,還把王黼整得就剩半條命的“佞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