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運撕裂!
裂雲徐徐消散,天地恢複平靜。
數不清的史家讀書人紛紛提筆,記載此事。
京城北郊的大校場,彩旗飄揚,刀槍林立,超過三十萬大軍列陣以待。
大元帥陳知虛站在閱兵台的一側,在閱兵台的對麵,則是國君、太後以及文武百官所在的觀禮台。
清晨的陽光灑落,仿佛為寬闊的大校場鍍了一層金,士兵的武器與兵甲熠熠生輝,晃得人眼疼。
軍威衝霄,覆壓八方。
柳山徐徐登上觀禮台,文相居高臨下,怒目而視。
“柳相,景國危急,生死存亡,為何裂我國運!”
柳山神色淡然,拾級而上,邊走邊道:“景國昌盛,本來無事,偶有小恙,老夫亦能妙手回春。方運小兒,鼠目寸光,激怒半聖狼戮,引億萬蠻族南下,生靈塗炭,一國悲號。自今日起,凡方運所行之事,老夫必一力阻之。吾與方運,勢不兩立!”
薑河川平靜地看著柳山,晨光灑落,白須飄蕩。
“狼子野心,路人皆知,不足為奇。”薑河川變得格外平靜。
陳知虛立於對麵閱兵台,雙目更冷。
觀禮台上空,元氣湧動,大將軍周君虎右手緊握佩劍,數息後,緩緩鬆開。
劍柄碎裂,落地成灰。
景君雙目怒瞪,牙齒緊咬。
太後以簾遮麵,右指輕顫。
景國未崩,卻已天裂,血影漫天。
不多時,身穿青衣騎乘白馬的方運帶領上千蠻族私兵從大校場的門外進入。
陳知虛手持鼓槌,敲響秋日第一聲。
咚!
咚!咚!咚!
號角長鳴,鐘鼓齊動,大校場上空回蕩著昂揚的軍樂。
方運登上閱兵台,先朗聲誓師,然後各軍出動,正式閱兵。
妖鐵騎兵、重騎兵、機關軍、長槍陣、樸刀營、弓弩手等等代表京營最強力量的各軍陸續出動,最後則是一支最低由秀才組成的文韜營,整整三千人,皆騎乘蛟馬,有少許舉人進士,由一位翰林統軍。
文韜營一出場,全軍歡騰。
在文曲星降前,隻有少數幾個強國有這種完全由讀書人組成大軍,而現在,景國也終於組建這樣的強軍。
之後,國君賜甲胄和虎符,大元帥陳知虛親自將一套工家打造的金色甲胄幫方運穿戴好,隨後再給方運穿上能在北方禦寒的貂皮大衣與厚實的帽子。
最後,陳知虛交給方運虎符,有了這虎符,方運便可統帥除京軍和玉陽關以外的北方所有大軍。
大閱完畢,所有人起身,準備為方運送行。
方運身前浮現筆墨紙硯,執大儒文寶筆,蘸飽龍血墨,提筆看向對麵的觀禮台。
“今日本王北上,壯誌與悲憤共存,浩氣與戰意同在,特書一首出征詞,為我軍壯行!”
大多數人沒有特彆在意,但讀書人們卻翹首以盼,屏息斂聲,因為昨日就聽說過,今天方運要作一首新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