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那句‘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便可以水到渠成意譯為:因為沒有真正施展所學,不被他人知曉和理解,可即便是這樣,我們的所學所得讓我們不去生氣,這便是良好的品德和修養,不就是達到君子的境界了嗎?所以,孔子是在說,隻要認真學習,或者有機會一展抱負,或者有誌同道合的人去做這件事,或者讓自己的修養得到提高,無論怎樣都會有好處,沒有壞處。”
“如此三句一氣嗬成,而不是支離破碎。”
“這也是為什麼《論語》開篇是這一段,先聲奪人,開宗明義,莫過於此!”
話音剛落,山穀之中聖氣起伏,混混冥冥的聲音從四麵八方湧來,好像有無儘眾生在誦讀方運之前說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可細聽之下,又聽不明切。
這聲音像是聖道之音,卻又並不相同。
血樹之下,方運講完《論語》的第一篇第一章,長長鬆了一口氣。在寫完這段的意譯後,精神無比疲憊,好像用儘一整天的精氣神,但在疲憊之後,隱隱有通達之念,自己似乎得到一個前所未有的方向。
方運早就口含天言,再加上教化聖道的力量,在場的妖蠻聽得如癡如醉,已經完全忘記了血脈和種族的區彆,全都如同人族學子一般,沉浸在孔聖與方運的教化之中。
那蛇湎皇稍微清醒,聽後驚得目瞪口呆,身為祖神一族的聖子,從小被逼著學習人族重要的經書,雖然他後來看人族兵法多一些,可也早早就能背得下《論語》。
有關《論語》的注解,他細看不下三種,粗看不下十種,可沒有一本像方運說的如此簡單明了,偏偏又如此深刻透徹。
蛇湎皇有種感覺,不僅是妖界,甚至對人族大多數讀書人來說,聽完方運的授課後,以前的《論語》可以說白讀了!
“這才是讀經解經啊,這才是循循善誘啊……”蛇湎皇喃喃自語,臉上不由自主浮現絲絲笑意,這是學有所成的本能反應。
注音,訓詁,直譯,意譯,四步完成。由於這一章沒有涉及曆史或古典文獻,所以方運沒有進行第五步的議論,但後麵的《論語》中經常涉及到一些古人和曆史,就必須展開議論才能更好解經。
寫完這一章,方運先是重新《論語新注》的正文內容,改了幾個地方,讓語序更加流暢,語感更好,然後閉上眼,心中回味方才講課的過程,之後才提筆,準備注解第二章。
接下來,方運便開始一章一章地為妖蠻講解《論語》,同時書寫《論語新注》。
這個過程,便是誨人不倦,是學習最後一個有效的步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