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運道:“若是這樣,人人選的三篇策論都是十國、妖蠻和安民。但實際上進士不可能都選這三篇,聖院應該有什麼手段避免吧?”
董知府道:“自然。若強行選這三題,答得不好,那便是自不量力,不會取舍,在答題前就已經敗了。而進士又不是隻取主政一方的大員,工部、戶部和刑部等都需要大量的相關人才。寫滅妖蠻策論得乙的人去刑部,遠遠比不上寫法理策論得乙之人。若兩人評等相同,那麼後者成進士的可能更大,因為我景國缺精通司法的進士。若是兩人都落榜,那不出意外,後者有很大可能成為‘同進士’,即景國向聖院索要的追加進士的名額。”
“原來如此。若想成為進士前三,那最好寫這老三篇策論,若想更容易中進士,那便應該避開老三篇中的至少一篇。舉人試雖然和進士試不同,但為了日後的進士試準備,最好是舉人試選什麼,進士試就應選什麼。”方運道。
“不錯。你要爭的是狀元。”
“學生謹記。”方運道。
“另外,因文曲星動,今年的舉人試和進士試的名額有所增加,這對你來說有喜有憂。人多了,你爭狀元的機會就小一些,這是憂。至於喜,那便是我國今年額外多了三十個同進士的名額。”董知府道。
方運先是一喜,因為景國去年也隻錄取三十位進士,今年就算加倍取六十,額外的三十個同進士也是一個巨大的數字。隨後方運一愣,道:“喜?莫非這同進士的名額跟我有關?”
董知府笑道:“當然與你有關。在你出聖墟前,聖院的人說你第一次書山過了三山二閣,而武國和慶國的秀才不知為何大批失敗,惹得半聖認為兩國學子不堪造就,所以把另外兩國的同進士名額奪了一部分,分到咱們景國。不過現在我們才知道,你何止過了三山二閣。你都已經入了第四山!那三十同進士必然會銘記你的大恩,這是一份沉甸甸的人脈!”
方運點了點頭,這次沒有客氣或謙虛,景國這三十個同進士。完全是他在書山努力爭來的。
“這次封爵,也會考慮到這個因素。爵位可能隻是從三品文侯,但彆的賞賜會很重。好了,我們繼續說策論。策論中的十國、妖蠻和安民是大分類,而真正的考題有時候是一句話。有時候是半聖寫的幾百字,有時候甚至乾脆摘抄古書的故事。”
方運輕輕點頭。
董知府又道:“進士試和舉人試不同。進士試之所以出現老三篇,乃是因為進士試是為人族選人才,所以題目極大。但舉人試則主在為國選賢良,所以我便從曆年的策論中選三題,你在黃昏前快速答出,不求完善無缺,旨在讓我摸清你的長處和短板。等你答完三題,我評判完後,再給你留十題。明日晚間我會來評判。”
方運麵露苦色,彆人答三篇策論至少用十二個時辰,自己倒好,最多有三個時辰的時間。
“你少在那裡裝蒜,我知你文思敏捷,又有上品奮筆疾書,定然可以完成。準備好紙筆!”
董知府說完,從桌子上拿起毛筆,思索了十幾息,提筆書寫。一邊寫一邊道:“我選十九年前的舉人試題目三篇,你來作答。”
不多時,董知府寫完第一篇題目,遞給方運。道:“你先答這篇策論。”
方運接過一看,微微皺眉,這篇策論題目是雙問,開頭就是“聖教化,君國政。明德之君,知固本重農。治兵修備。”
這篇題目後麵就是圍繞前麵發問,眾聖負責教化,而國君負責政務,真正的國君應該首重農事與軍務,那麼作為一國讀書人,應該如何為國君獻策。
方運沒有立刻作答,而是先思索這農事與軍務的關係,因為這種題叫“雙問”。
方運心想雙問題在進士試中都不多見,那年的舉人試中竟然有這題,深覺十九年前的舉人倒黴。
十國重經義,所以經義已經被考生們研究到每一個細節,而詩詞和策論雖有研究,但書籍很不容易買,方運隻看過十七本有關策論的寫作指導書籍,而那些書中的解雙問之法太過模糊。
奇書天地中也不可能有雙問的解答之策,方運隻能靠自己。
當時,方運收集了能找到近年所有雙問類策論題目,共三十二題,然後找出這些題目的範文,共一百七十篇,然後反複優秀策論和差等策論,對比兩者之間的不同之處,再尋找優秀策論之間的相同之處。
經過一天的努力,方運終於發現雙問策論的要點在於“關聯”“並重”和“統一”,而明白了這個觀點,方運再對照那些範文,發現凡是這三點能寫好的,大都是甲等,而寫好兩點的,至少是乙等,那些差等策論除了答非所問的,大都是沒把握好兩點。
方運思緒紛飛,把自己總結的經驗用在這道策論題目上。
“若想得乙等,必須分彆對農事和軍務有良好的對策,並且把兩者聯係起來。但要想得甲等,就不僅僅是聯係那麼簡單,而是要站在更高的角度,站在一國之相的位置,把農事與軍務統一。那些甲等範文好則好,但稱不上妙,因為他們是強行把雙問的不同類彆統一。以此篇為例,農事就是農事,軍務就是軍務,強行統一起來,隻能是一些“屯田”之類的老套手段,但若要兩者更完美統一,應該添加一個紐帶!而這個紐帶在現如今的國家中,又不能強過農事和軍務,否則就是喧賓奪主,跑題,直接丁等。”
“所以,真正的甲等雙問好文,不僅要有‘聯係’‘並重’和‘統一’,必須還要有‘紐帶’!這就是方向,而具體如何獻策農事和軍務,則是道路。若要得甲等,兩者缺一不可!”
方運有生活在一個高度發達社會的經驗,自然知道什麼是一個萬能的紐帶。
在想好紐帶後,方運就根據景國的現狀分析,然後思索對策。
一刻鐘後,方運提筆,在開頭就直指統一,回答:“臣對:無農不穩,無軍不固,無商不富。農者……”
董知府就站在方運身邊,僅僅看了前十二個字,目光一閃。
策論最忌諱跑題偏題,明明是農事與軍務,卻加一個地位不如兩者的商,寫好了則罷,寫不好恐怕直接丁等。
不過董知府沒有輕易下結論,而是繼續看下去。
方運經過五次才氣灌頂,又得文曲星照,思維極其敏捷,很快把自己所知所見所聞的一切聯係起來,然後迅速分門彆類,再挑選出適合此篇策論的內容,最後再進一步精煉。
那些普通舉人書寫過程都是下意識進行,但方運得文曲星照後,思維已經達到進士的程度,這些過程都非常清晰地在他腦海中出現。
在農事方麵寫了幾句,方運臉上突然浮現一抹微笑,因為他在寫的過程又有新的發現,這策論和經義不同,經義是分析聖人之言,必須要麵麵俱到,主要表現聖人之道,自己還在次要位置。
而策論根本是在獻策,是在向君上和考官展示自我,那麼麵麵俱到反而落了下乘,一專多能才是策論答題的第二個要素。
於是,在寫農事的時候,方運沒有學策論指導書籍那樣用洋洋灑灑數千言來獻策,而是在寫了一些問題對策後,筆鋒一轉,寫到:“無農不穩,何以穩農?”
接著,方運就通過自己的所見所聞,把農事的重點落在“穩農”上。
董知府一看,差一點拍案叫絕,在農事方麵,很多人都提出重農思想和對策,但是“穩農”卻比“重農”更加具體,更加精確,不僅能抓住考官的眼光,也更符合策論的理念。
董知府盯著方運的頭,很想知道這個家夥腦子裡裝的是什麼,怎麼會這麼機敏,因為“何以穩農”四字一出,哪怕是方運寫的穩農之策和彆人的重農之策一模一樣,但就憑這四個字也能穩壓其餘考生。
寫完農事,方運又開始寫軍務,景國邊患嚴重,景國的考生若是答題,必然會圍繞對付妖蠻進行,但方運則秉承專精的答題理念,不寫軍工,不寫兵將,而寫“軍紀”,然後從軍紀稍稍延伸到軍心,明明白白寫隻有軍紀才能讓軍人有心有魂。
寫完軍務,方運鬆了口氣,稍稍穩住自己心神,重新一遍前文,最後點點頭,確定自己寫的和自己所想一致,神態更加沉穩。
董知府一直在觀察方運,看到這一幕,他在心中暗歎真是名不虛傳,方運剛才的舉動看似普通,卻已近“明己”。一個人活得越久,越知道了解自己最難,而“明己”還要高於“自省”,自省隻是提醒自己的過失,“明己”卻能準確地知道自己的錯與對,不僅要改正自己的錯,更要堅持自己的對。
董知府一直沉浸在“穩農”和“軍紀”兩策之中,他沒想到一個少年舉人竟然能寫出這般深刻的道理,不僅遠超他這個進士,而且很具有可行性。
“董大人,我答完了。董大人?”方運道。
“哦?”董知府脫離思索兩策的狀態,然後歎息一聲,看著方運。
“十九年前你若在密州,解元必非我。”
方運恍然大悟,原來這是董知府當年的考題,他不僅在十九年前參加了舉人試,而且還是密州的舉人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