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8章 眾官彈劾(1 / 2)

儒道至聖 永恒之火 4926 字 9個月前

這意味著,許多官員連走路都要小心。

如果說眾官把送禽畜當作笑話的話,那對這第十四禮則充滿了警惕。

因為,任何一個官員都不可能保證在正式場合保證這種細致的動作,而一旦無法保證這種動作,就意味著違禮,就算禦史不參奏,其他官員也有資格參奏,從而成為彆人的把柄。

在這些天,監察院和一些官員已經檢舉了許多官員,不少支持皇室的中低層官員被吏部定為違禮。

所以,在討論這第十四禮的朝會之上,官員的言辭格外激烈,當麵指責方運。

“方相此等行徑,堪稱屍位素餐,身為左相,竟然利用落後的古禮禁錮官員,比當年趙高指鹿為馬有過之而無不及!”

“此禮隻在《禮記》中,史書上從未記載一朝官員皆能如此。”

“若官員將精力放在環佩之聲上,何來心思為國為民?您方虛聖有一心二用,可我們沒有!簡直何不食肉糜!”

“方虛聖,本官未曾想您是如此食古不化抱殘守缺之輩,若您一意孤行,本官將誓死抗爭!”

“方相,你連柳山都不如!”

當一個禦史說出這番話,金鑾殿中立刻靜了下來。

這話太重了,柳山之罪罄竹難書,方運若是連柳山都不如,那應該受到什麼樣的懲罰?

但是,許多人心中卻又覺得,若是讓方運繼續執掌相位,真可能鬨得天怒人怨,最後不如柳山。

這時候,每個官員都發現,之前無論方運頒布什麼命令,朝堂之上支持方運的人都不會少於一半。

而今日,反對方運的官員數量,竟然是為方運辯解之人的五倍還多。

平時一些特彆支持方運的官員,竟然都沒有開口。

那禮殿來的大學士,今天格外沉默,沒有點一次頭。

這一次,幾乎所有官員都感受到人心所向。

方運始終麵色平穩,無論那些官員說什麼,都沒有惱怒。

在金鑾殿平靜了幾十息後,方運道:“啟稟君上,微臣有本要奏。”

眾官一愣,眾人罵了那麼久,方運竟然還有彆的事要參奏?

待景君同意,方運道:“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孔聖既然說以追求利益為標準做事,會惹來怨恨,那為了平息百姓的怨氣,為了萬眾一心,本官啟奏,以禮代利,以仁義代利,革除一切與利相關的衙門,讓禮教與仁義的光輝,普照天下。”

一些官員眼皮直跳,都有種不好的預感。

那景君道:“還請方愛卿詳解如何以禮代利。”

方運道:“本相有一事問眾官,白手持墨,焉能不黑?”

無人回答,這個問題太簡單,誰去拿手去碰觸墨錠墨汁,也必然會被染黑。

方運道:“仁義禮教,如那白手,而那利,如黑墨,為了避免仁義禮教被汙染,朝廷應當去禮存禮存仁與義。不過,利墨之黑,已經滲透到各個衙門,我等應徐徐去除各衙門中的利。隻有祛除了利,景國才能恢複禮教,才能真正成為一個仁與義的國度,我們每個人,才能是仁人義士。”

盛博源冷哼一聲,道:“不要繞彎子,直說吧,你到底想如何?”

方運道:“去利存禮教仁義,當從六部開始。禮部乃是發揚禮教之地,暫時無須實行。兵部乃國之重器,也不可妄動。刑部隻談法,不講禮教,但也不論利,也不會涉及。那麼,便從吏部、工部與戶部開始。三部之中,戶部管理田賦、關稅、俸祿、糧餉等等,其中之利最多,應當首先去利。”

曹德安愕然看著方運,沒想到自己對方運絕無二心,方運竟然一把火燒到自己頭上。但是,曹德安想起最近的種種言論,並沒有氣惱,而是靜靜地聽著。

一些官員看到曹德安的神態,幸災樂禍,在心中暗笑,這可是大水衝了龍王廟。

輔相楊旭文道:“敢問方相,戶部如何去利?”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